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硒多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副作用小,其在抗肿瘤、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本文对硒多糖在调节免疫、抗病毒、抗炎、保护神经活性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为其在研发及应用中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梦媛  任安  尹长森  李红旗 《安徽医学》2018,39(12):1443-144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8例)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并对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R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9.91±3.55)、(3.35±1.25)和(6.55±2.72)μmol/L,均低于NDR组,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77±4.85)年、(9.19±1.78)%、(4.25±0.72)和(2.61±0.66)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是DR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红素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性作用,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简称亚临床甲减)对高龄老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8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118例,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8例,亚临床甲减组40例。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及亚临床甲减组易损斑块检出率及两组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用logistic回归探讨高龄老人易损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52.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为30.8%,亚临床甲减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2,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临床甲减、总胆固醇增高与高龄老人易损斑块形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可能影响高龄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应关注高龄老人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及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脂的特点。方法收集2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性别、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组后,比较各组血脂的差别,应用相关分析研究TSH与血脂的关系。结果 (1)女性TSH、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高于男性(P0.05)。(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P0.05)。(3)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TSH2.5 mU/L组相比,TSH为2.5~4.0 mU/L组男性HDL-C降低,女性TC升高(P0.01)。(4)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TSH均与TC、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对血脂异常应注意甲状腺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壳聚糖护肤液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方法 在大鼠背部伤口模型上用药,对壳聚糖护肤液组(A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组)、生理氯化钠溶液组(C组)进行两两对照,肉眼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并于伤后3、7、14 d,取皮肤修复组织行光镜观察。结果 A组愈合时间为(17.3 ± 1.35) d,B组为(18.2 ± 1.15) d,C组为(24.0 ± 1.37) d。A组与B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B组与C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壳聚糖护肤液在伤口愈合的早期促进毛细血管芽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中期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生成,后期使胶原纤维排列有序。结论 壳聚糖护肤液具有较好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梦媛  任安  尹长森  李红旗 《安徽医药》2018,39(12):1443-144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8例)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并对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R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9.91±3.55)、(3.35±1.25)和(6.55±2.72)μmol/L,均低于NDR组,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77±4.85)年、(9.19±1.78)%、(4.25±0.72)和(2.61±0.66)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是DR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红素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性作用,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生活方式指导联合膳食纤维补充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改善效果。方法 前瞻性的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便秘门诊就诊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2例,调查患者膳食、运动及便秘情况,通过一对一的交谈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同时给予复合膳食纤维口服10d干预,每月定期电话督促其日常饮食与运动。随访治疗开始后一个月及六个月便秘改善情况,评价患者膳食、饮水量及运动变化,评价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排便困难感觉评分及便秘症状评估量表评分等。结果 82例纳入患者7例失访,对最终纳入研究的75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饮食结构以荤素适宜为主,主食以精粮与杂粮混合为主,治疗后动物性食物每天摄入量100~150g、每日吃一份水果、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的患者比例以及每周规律锻炼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每周排便次数分别为(1.40±0.77)次,(3.67±1.20)次和(3.62±1.17)次,与治疗前比,P值均<0.05。排便困难感觉评分下降,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增加分别为(1.99±1.34)分,(3.89±0.95)分和(3.87±0.99)分,与治疗前比,P值均<0.05;PAC-SYM评分下降,分别为(2.21±0.42)分,(1.43±0.57)分和(1.51±0.46)分,与治疗前比,P值均<0.05。便秘改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分别为88.00%和86.67%,患者自我满意度分别为85.33%和80.00%。结论 应用生活方式指导联合膳食纤维补充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便秘患者症状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是否直接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及脂肪储存,以及该过程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rotein-likeprotein4,ANGPTL4)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ioprotein-likeprotein6,ANGPTL6)分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SCFAs与脂肪细胞成熟及脂肪储存过程中ANGPTL4和ANGPTL6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光镜及油红O染色观察SCFAs(乙酸或丙酸)干预对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及脂滴形成的影响;并在诱导过程中(第0、4、8、12日)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GPTL4、ANGPT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i-RNA转染技术检测是否ANGPTL4参与了乙酸和丙酸对脂肪细胞分化成熟的作用。结果光镜及油红O染色显示2 mmol/L乙酸或4 mmol/L丙酸干预明显抑制3T3-L1细胞的分化成熟及脂滴形成;在3T3-L1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ANGPTL4、ANGPTL6的mRNA...  相似文献   
19.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自创建日期至2016年8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棘球蚴病临床表现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R 3.2.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棘球蚴病分型、脏器出现率、严重程度分级及其构成和病死率。结果共纳入165篇文献,总计18 613例患者。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分别占93.74%(17 447/18 613)、5.78%(1 076/18 613)。病灶出现率最高的脏器为肝(63.70%,11 857/18 613),其次为肺(24.13%,4 492/18 613)。棘球蚴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中)症、重症,分别占6.17%(1 139/18 458)、66.12%(12 204/18 458)、27.71%(5 115/18 458),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高于细粒棘球蚴病(χ2=164.560,P0.05)。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0.83%(155/18 613),其中多房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2.27%(19/842),高于细粒棘球蚴病的0.70%(102/14 587)(χ~2=24.811,P0.05)。提示棘球蚴病以肝为主要病灶器官,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索并提取乳腺癌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运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制定检索策略,进行文献筛选及文献评价,检索范围包括美国国立指南网、UpToDate、BMJ循证证据综合知识库、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中华医学会、美国癌症协会、美国营养与饮食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脉通临床指南网、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0日。通过提炼最佳证据,形成乳腺癌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7篇系统评价。总结了体重目标、体重监测管理方式、营养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5个类别的相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乳腺癌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士工作提供了依据。建议应用此证据时,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和习惯,制定适当的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