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352篇
预防医学   10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40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FC椎间融合技术在下腰椎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钢  刘艳武  罗卓荆 《海南医学》2006,17(5):97-97,14
目的回顾性分析CFC(CONTACTTM Fusion Cage--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技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定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组共32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平均年龄50岁,腰椎退变性不稳者17例,腰椎椎弓崩裂伴滑脱者15例,术前病程平均21.3月.所有病例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CFC椎体间融合术,其中全椎板切除者7例,双侧椎板间扩大开窗者25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9.3个月,最后随访时复查X线片均获良好的骨性融合,无明显不稳定征象.结论CFC椎间融合技术能提供良好的骨性融合,维持良好的椎体间高度和腰椎的生理性前凸,同时因其本身并不具有即时稳定性,故应在坚强内固定的保护下应用,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对手术适应症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2.
杜牧  王栋  杨柳  罗卓荆 《骨科》2024,15(3):282-288
椎间盘退变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很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是导致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异常,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细胞死亡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异常。椎间盘是高度节律化的器官,每日经历着运动和休息状态产生的周期性力学载荷变化,而工作倒班或者飞行时差等节律扰乱行为,增加了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这提示生物钟破坏可能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生物钟紊乱如何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总结了靶向生物钟基因调控网络各个环节的干预策略,为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时间治疗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脊髓爆震伤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脊髓爆震伤后早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 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2) ,6 h实验组(B组,n=12)及24 h实验组(C组,n=12),采用0.9 g单质金属炸药黑索金(RDX)将B,C组家兔炸伤,分别于伤后6 h及24 h两个时间点取材,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银浸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形态学改变. 结果:脊髓爆震伤后6 h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可逆性改变,部分神经元坏死,死亡均数为12.58±2.23,而伤后24 h脊髓运动神经元大量坏死,死亡均数达到了31.52±2.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脊髓爆震伤后6 h内脊髓运动神经元以可逆性改变为主,提出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4.
使用Edwards套棒可提高Harrington装置对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率,但同时使Harrington棒各点应力值呈线性增加,尤以套棒所在点受影响最大,然而总体应力分布趋势不变,棒体——齿棘区交界处应力集中为棒的危险断面,棒前侧应力值高于后侧;齿棘部高于棒体部。实验结果提示,临床应用Ebwards套捧时应注意将其安置在尽量远离危险断面处,并使危险断面尽量靠近上钩,以减少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造成的Harrington棒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5.
Edwards套棒装置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复位率,但套棒的不同位置对Harrington棒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利用光弹性实验技术在实验载荷下可直观地观测到Harrington棒模型各部的应力情况。当套棒位于Harrington棒的齿棘区,光滑区交界处时,齿棘区应力集中最为严重,平均应力值分别高于套棒在Harrington棒工作长度内中点及远端1/4点时的23.9%,32.9%(棒前侧点)及31.3%、43.6%(棒后侧点)(P<0.01)。无论套棒位置如何。Harrington棒前侧点的应力值均高于棒后侧相应点(P<0.01)。实验结果提示使用Edwards装置时应尽量使套棒远离齿棘区,或选用齿棘区短的Harrington棒以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Harrington棒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56.
临床上经常遇到严重黄疸及溶血标本,在用硝酸汞滴定法直接测定血清氯化物时,终点不易观察,误差较大;虽然可以用钨酸法制备无蛋白血滤液除去干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对 1例中国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软骨瘤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is, HME) 家系临床资料的整理及在 EXT1 8q23~ 24.1, EXT2 11p11~ 12的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寻找 HME 的致病基因,为发现该病临床表现的遗传学特点及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以期待此研究可能预防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软骨造成患者肢体功能残存的发生. 方法 在 EXT1、 EXT2基因内设计引物,经 PCR和 DNA测序对基因编码序列及其临近内含子进行突变检测. 结果 在 EXT1、 EXT2的编码序列内没有发现突变. 结论 排除了 EXT1、 EXT2为该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软骨瘤家系治病基因的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的基因突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生脉散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10在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完成。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失血性休克模型组、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和假手术组3组,每组12只。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于放血前1d灌胃给予生脉散1mL,放血前1h加服一次,于放血后4,8h及处死前1h再分别灌胃给予生脉散1mL(生脉散由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局提供,人参、麦冬、五味子按2∶3∶2的比例组成,煎制为含生药1kg/L)。假手术组颈动脉插管后不放血。失血性休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灌胃生理盐水,注入量、次数、时间均与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给药相同。3组动物均于放血12h后快速断头处死,每组中6只参照谭金兴等方法制备肝细胞液,以3H-地塞米松为放射配体,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进行检测。制图求解离常数值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容量,同时测定血浆皮质酮浓度。另每组6只采用一点分析法测定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用受体特异结合量和受体特异结合位点表示。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失血性休克模型组和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大鼠血浆中皮质酮含量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29.6±4.7),(12.3±4.5)μg/L,t=6.51,P<0.01];[(34.4±3.8),(12.3±4.5)μg/L,t=9.19,P<0.01];失血性休克模型组与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皮质酮含量差异无显著性(t=1.95;P>0.05)。②失血性休克模型组和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解离常数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1.21±0.46),(0.59±0.23)nmol/L;t=2.95,P<0.01];[(1.30±0.53),(0.59±0.23)nmol/L;t=3.01,P<0.01];失血性休克模型组与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差异无显著性(t=0.31,P>0.05)。③失血性休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容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352.2±20.1),(519.7±27.1)pmol/g;t=12.16,P<0.01],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容量明显高于失血性休克模型组[(516.9±31.5),(352.2±20.1)pmol/g,t=10.79,P<0.01],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t=0.16,P>0.05)。④失血性休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特异结合量和受体特异结合位点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526.1±46.7),(978.5±53.3)pmol/g;t=15.64,P<0.01];生脉散加失血性休克组明显高于失血性休克组[(672.6±47.1),(526.1±46.7)pmol/g;t=5.41,P<0.01],但低于假手术组(t=10.57,P<0.01)。结论:生脉散可升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糖皮质激素含量,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容量和受体特异结合位点,并增加糖皮质激素受体解离常数。生脉散的抗休克作用与其减轻休克时糖皮质激素受体且不影响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9.
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95- 07~1999- 02,经EB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 例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EBCT、超声心动图结果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7个病例,男性4例(57.1% ),女性3例(42.9% ),年龄从5个月至42岁,平均21.6岁。所有病例同时行单层增强和电影序列。结果:7例心脏非粘液性良性肿瘤,包括2例浸润性脂肪瘤,2 例纤维瘤,1例横纹肌瘤,1例淋巴管瘤,1 例间皮瘤,EBCT不但能够明确肿瘤的位置、附着、大小、范围、运动,而且以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在6个病例显示肿瘤病理学特征,提示正确的病理学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7% ;2 个病例术后提示肺不张与胸腔积液。同组病例中,超声心动图无1例做出正确组织病理学定性。结论:EBCT具有优良的时间、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在对超声心动图难以准确定性的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诊断中具一定优势,同时可展示邻近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小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与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及增殖特点,比较两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发育时期上的异同,寻找更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方法 利用显微解剖、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孕14 d小鼠的胎鼠的脊髓及纹状体中分离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nestin)抗原和诱导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并比较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在培养及分化方向上的异同点.结果从胎鼠的脊髓和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均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nestin.脊髓血清诱导分化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β-tubulinⅢ阳性细胞(13.5±0.8)较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17.4±1.1)减少,而nestin、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45.7±0.3vs 39.2±1.2;25.2±1.3 vs 18.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据细胞增殖特点和分化结果的区别,证实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更适合用于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