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张树军  李雅富  李军  王金兰  赵明 《中草药》2014,45(5):608-610
目的 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丁香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β, 3α- diethoxy-7-oxo-8β-methyl-1, 3, 4, 4a, 5, 6, 7, 7a-octahydro-cyclopenta [c] pyran-4β-carboxylic-p-hydroxyphenethyl ester(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丁香苦素F。  相似文献   
102.
中华苦荬菜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军  王丹  许策  王金兰  赵明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89-3093
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 等方法对中华苦荬菜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 15 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chinensioide G(1),chinensioide B(2),10α-羟基-愈创木烷-12,6-内酯-3-酮(3),chinensioide C(4),10α-羟基-11βH-4(5)-愈创木烯-12,6-内酯(5),3β,10α-二羟基-4βH-11(13)-愈创木烯-12,6-内酯(6),3β,10α-二羟基-4βH,11βH-愈创木-12,6-内酯(7),3β,10α-二羟基-4(15),11(13)-愈创木二烯-12,6-内酯(8),咖啡酸(9),对羟基苯乙酸(10),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1),对羟基苯乙酸乙酯(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ixerin D(15)。其中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hinensioide G,化合物 6,7 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3.
控制性肺膨胀对不同病因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SI)对两种不同病因急性肺损伤(ALI/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60例ALI/ARDS患者按病因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I:肺部疾患导致ALI/ARDS(ARDSp,primarily from pulmonary diseases)。组Ⅱ:肺外疾患导致ALI/ARDS(ARDSexp,primarily from extra—pulmonary diseases)。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实行肺保护性通气,如指氧饱和度(Sp02)低于90%,予控制性肺膨胀治疗,于治疗前后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SI后可见CVP、HR升高及MAP降低,组I较组Ⅱ变化明显,但SI后5分钟恢复SI前水平。结论SI可影响ARDS患者HR、CVP、MAP,尤其对肺内疾患引起的ARDS患者影响更大,但均为一过性。  相似文献   
104.
财务管理学认为:资产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管理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现行报表系统不能有效提供相关信息,提出要求医院会计报表增加现金流量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王金兰  马耀玲  王美娇  易智聪  李军  赵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8,49(16):3758-3762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柳蒿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methoxy-tanapartholide(1)、dehydroleucodin(2)、4β-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3)、4α-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4)、2β-羟基愈创木-3,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5)、artanomalide(6)、5-epi-seco-tanapartholide A(7)、seco-tanapartholide B(8)、iso-seco-tanapartholide(9)、3-epi-iso-seco-tanapartholide(10)。结论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柳蒿中分离得到,它们对He La细胞增殖均显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7的活性最强,作用48、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均小于7.8μg/m L。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比研究卡托普利(CPT)与阿替洛尔(ATL)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均在60岁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2例,随机给予CPT75~150mg/d或ATL50~100mg/d,分别于服药前后4周应用三维经颅超声多普勒测定患者颅内血管射血速度.结果服药前患者颅内血管平均流速均异常增高,服药4周后均明显降低,其中CPT组患者降至正常水平,ATL组患者却降至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结论 CPT可明显改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的脑血流量,而ATL则可使其异常减少.  相似文献   
107.
1982年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市医院,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共同研制的ZS—4型盲人增视镜通过鉴定以来,已在临床应用和市场销售。但由于该产品存在着镜筒长,体积较重,病人戴后感到不便,加上倍率单一,不能因人而异选用不同倍率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neurit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euritin基因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癌、正常肺石蜡及新鲜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neuritin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新鲜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neuritin mRNA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neuritin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itin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提示neuritin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 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 phenylethanol,Ⅳ)、橄榄苦苷(eleuropein,Ⅴ)、(8E)-gstroside(Ⅵ)、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2-(3,4-dihydroxy)phenyl ethyl acetate,Ⅶ]、七叶内酯(esculetin,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Ⅷ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Ⅳ、Ⅵ、Ⅶ首次从该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110.
赵英楠  赵明  李军  时志春  王金兰  王丹  孙立秋  张树军 《中草药》2021,52(20):6152-6156
目的研究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桦树皮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α,20R)-20,29-二羟基-28-降羽扇豆-3,7,16-三酮(1)、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4-烯-3-酮(2)、5-甲氧基-1,7-双(4′,4′′-羟基苯基)-庚烷-3-酮(3)、(2S)-4-对羟基苯基-2-丁醇(4)、对羟基苯丙醇(5)、对羟基苯乙醇(6)、反式肉桂酸(7)、儿茶素(8)、3,5-二羟基-1,7-双(4′,4′′-羟基苯基)-庚烷(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白桦素B,化合物3、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