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建立可以个体化预测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04年至2016年确诊并登记的B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簇选后共纳入360例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评价不同亚组生存差异的显著性,并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由校准图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80岁、肿瘤最大径>5.0 cm及T4期是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前或术后)辅助化疗或联合放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所建列线图预测确诊后1、3、5年CSS的预测精准度分别为0.79、0.72和0.71。结论基于SEER数据库,本研究确定了非转移性B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建立了可以个体化预测非转移性B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这将有助于设计临床试验和促进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52.
林凌  张更  林巧梅  林清 《解剖学报》2016,47(6):738-743
目的通过缺氧、缺血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MI)模型,评价大鼠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变化。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WMI组,应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于术后4周、8周与12周分别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MBP在大鼠脑内的定位定量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WMI组大鼠出现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病理改变。WMI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MI组各时间点的MBP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4日龄SD大鼠发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后,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均减弱,MBP蛋白表达均减少,推测学习记忆能力减弱可能与MBP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总结肾脏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并根据肿瘤最大径分为肿瘤≤4 cm组(5例)和肿瘤>4 cm组(7例),比较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2例肾脏平滑肌瘤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25~71岁,其中8例为体检发现,4例因腰背部疼痛或酸胀不适症状而发现。1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前有11患者肾脏增强CT提示恶性可能性大,1例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肾脏平滑肌瘤。术后平均随访(58.0±46.1)个月,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另外,肿瘤≤4 cm组与肿瘤>4 cm组相比,在年龄、性别、BMI、临床症状、肿瘤位置(左、右侧肾脏)、手术方式、增强CT结果、术前血红蛋白、Ki-67、SMA、Desmin、H-cald及术后是否复发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脏平滑肌瘤临床上罕见,术前容易误诊,其...  相似文献   
154.
目的:采用前房灌注加压法制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对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进行免疫组化反应,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和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的变化。方法: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室完成。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1h再灌注1h组、缺血1h再灌注2h组、缺血2h再灌注1h组、缺血2h再灌注2h组,每组18只。缺血再灌注各组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每组取8只大鼠视网膜组织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标记,测定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每组取10只大鼠测定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浓度的变化。结果:9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网膜微血管基膜的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缺血再灌注各组比正常对照组小(P<0.01)。②视网膜微血管基膜阳性产物呈不连续线状的数量:缺血再灌注各组比正常对照组多(P<0.01)。③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缺血1h再灌注1,2h组,缺血2h再灌注1,2h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1.82±1.97)μg/g,(40.45±3.92)μg/g,(43.68±4.01)μg/g,(68.76±5.37)μg/g,(13.37±1.23)μg/g,(F=6.634~8.987,P<0.01)]。随缺血再灌注的延长,大鼠视网膜线粒体钙含量逐渐增高。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升高,并可能激活细胞外的蛋白酶,降解微血管基膜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破坏血视网膜屏障,导致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5.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测定。方法 取新生小鼠脑组织,通过匀浆、过筛、胶原酶消化、差速粘附等技术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待细胞铺满瓶底时,用0.125%胰酶-0.02%EDTA消化,离心收集内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原代、传代各取8例,吸取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试TPA活性。结果 经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相似文献   
156.
吴琳  宋艳  王靖雯  张更  乔逸 《中国药师》2015,(1):113-1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移植术围术期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受者围术期的药物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的免疫抑制、抗乙肝病毒、保护胃黏膜、腹泻、急性排斥等治疗方案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有助于完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使用药更合理、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7.
人体解剖学中心实验室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原有的若干子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大大了改变了解剖学教研室陈旧、简陋的教学设施,给教学、科研带来了生机,本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人体解剖学中心实验室建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8.
目的:分别以二氧化碳、氦气模拟气腹动物模型,观察其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中气腹状态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6-12在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完成。①实验动物:清洁级幼猪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二氧化碳气腹组、氦气气腹组、正常对照组,10只/组。②实验方法:幼猪麻醉后,于剑突下正中作小切口,刺入气腹针后连接气腹机,二氧化碳气腹组、氦气气腹组分别注入二氧化碳和氦气,保持气腹压力为1.33~1.60kPa,气体流量为0.3L/min,持续性膨腹30min。正常对照组未进行造模。③实验评估:造模后1,4d,ELISA法检测各组幼猪腹腔灌洗液中细胞数量及其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各组幼猪分别于造模前1d、造模后1,4d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高倍镜下计数200个红细胞,以1个红细胞上结合2个或2个以上酵母菌为阳性花环)、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判断同前)、肿瘤红细胞花环率(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癌细胞,以结合3个或3个以上红细胞为阳性花环)。结果:幼猪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腹腔液细胞数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检测:造模后氦气气腹组腹腔液中细胞数明显多于二氧化碳气腹组、正常对照组[(10628±326),(5721±271),(5648±262)个/L;t=1.7×10-23,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腹腔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比较,二氧化碳气腹组明显减少,氦气气腹组明显增多[(462±51),(273±28),(785±68),P均<0.05]。②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造模前各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均基本相似(t=0.61~0.92,P均>0.05);造模后1,4d,二氧化碳气腹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均显著低于氦气气腹组和正常对照组(t=8.22×10-5~1.2×10-3,P均<0.05)。二氧化碳气腹组造模后1,4d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均明显低于造模前(t=1.9×10-6,1.7×10-4,6.12×10-4,P均<0.05)。结论:不同气体产生的气腹对机体及腹腔内局部免疫功能影响各异,二氧化碳气腹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腹腔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功能强于氦气气腹。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探讨尿穿孔素、粒酶BmRNA检测在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价值。 方法 应用竞争PCR方法对 34例肾移植患者 4 5份尿样中的穿孔素和粒酶BmRNA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组 (n =10 )尿中穿孔素mRNA值 (1.2± 0 .4 )fg/μg总RNA ,粒酶BmR NA值 (1.1± 0 .5 )fg/μg总RNA ,显著高于非排斥组 [n =2 4 ,分别为 (- 0 .6± 0 .3)fg/μg总RNA和(- 0 .8± 0 .2 )fg/μg总RNA],P <0 .0 0 1。尿中细胞毒性分子mRNA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 (Banff分类级别 )无显著相关。当穿孔素mRNA值为 0 .9fg/μg总RNA时 ,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 %和 83% ,粒酶BmRNA值为 0 .4fg/μg总RNA时 ,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1%和 78%。 结论 尿中穿孔素及粒酶BmRNA水平检测可以监测和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0.
肝胰肾联合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1例存活超过1年的肝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I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施行原位背驮式肝、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采用二剂巴利昔单抗(舒莱)诱导,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四联维持治疗。结果 术后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周内逐渐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于术后第16天因消化道大出血致肾脏血流下降,切除移植肾脏,于原移植部位进行第2次肾移植,术后第3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已健康存活超过1年,移植肝、胰、肾功能良好,生活自理。结论 肝胰肾联合移植术前后采用二剂舒莱诱导,同时用ATG、FK506、MMF及泼尼松作为免疫维持治疗安全有效,用药期间进行移植物功能、血药浓度及T细胞亚群(CD4^+,CD4^+)监测是防治排斥反应、感染及药物中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