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评价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根据肾移植术后所用免疫抑制方案将18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环孢霉素A(CsA)十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B组:普乐可复(FK506)+MMF+Pred;C组:CsA+硫唑嘌呤(Aza)+Pred。术后随访18~62个月,观察3组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A、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P%0.05)。在胃肠道反应、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感染发生率方面,A、B、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7,P〉0.05);而在肾毒性、高血压发生率方面,A、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高于A、B组;在多毛、牙龈增生、骨髓抑制、高血脂、肝毒性的发生率方面,A、B、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以FK506、MMF、Pred组成的免疫抑制方案较CsA、MMF、Pred方案和CsA、Aza、Pred方案相对专伞。  相似文献   
132.
背景: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是肾移植后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他克莫司组,移植后分别给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与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疗法。结果与结论:他克莫司组的1年人/肾存活率、治疗逆转率高于环孢素A组(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及1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6,8和血糖水平高于移植前(P〈0.05),低于环孢素A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10低于移植前(P〈0.05),高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个月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移植前(P〈0.05),但低于环孢素A组(P〈0.05);移植后1年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环孢素A组(P〈0.05)。说明他克莫司可通过抑制肾移植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糖脂代谢等途径降低患者的排斥反应,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3.
余斌  张更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223-1224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视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醛糖还原酶 (Aldosereductase ,AR)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及氨基胍 (Aminoguanidine,AG)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AG治疗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in ,STZ)诱发糖尿病模型 ,分别于第 3 0天和第 90天测定视网膜组织AR含量 ;并在第 90天时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视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AR含量随糖尿病时间的增长而增多 ;糖尿病 90天大鼠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排列紊乱 ,间隙扩大 ,内节线粒体水肿 ,有的空泡化 ;AG治疗组大鼠视网膜AR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未治疗组 ,糖尿病 90天大鼠视网膜视细胞外节膜盘少量排列紊乱 ,内节线粒体正常。结论 :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视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AR含量变化有关 ,AG可通过抑制AR活性而保护视细胞  相似文献   
135.
胎儿侧脑室室管膜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智  康仲涵  张更 《解剖学杂志》2004,27(4):390-393,340
目的:探讨胎儿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放射状胶质细胞、伸展细胞和普通室管膜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胎儿侧脑室室管膜组织。结果:12w时可见放射状胶质细胞和位于室管膜层的神经干细胞样细胞。少数放射状胶质细胞有单纤毛;20w时室管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呈阳性,伸展细胞出现在室管膜层;28w大量GFAP阳性的星状胶质细胞位于室管膜下层和中间层;以后GFAP阳性强度和细胞数开始下降。39w时GFAP阴性,无法见到伸展细胞。结论:放射状胶质细胞主要转变为星状胶质细胞,少量转化为普通的室管膜细胞。伸展细胞可能来源于神经干细胞,部份转化为普通室管膜细胞;部分可能转化为其他细胞,可能是室管膜瘤中伸展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6.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视细胞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病),早期视细胞(视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病变,为糖网病光感受器功能障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月(DM1)、3月(DM3)和6月(DM6)。按60mg/kg腹腔内注射链脉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每组12只,取大鼠视网膜透射电镜观察。处死前每月测血糖和眼底镜检查1次。结果:病程1个月:视杆、视锥细胞的外节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略有扩大,椭圆体内中心粒和纤毛仍清晰可见,线粒体规则的排列在周围。病程3个月,视细胞外节膜盘间隙明显扩大,纵横交错,排列紊乱,并发生局灶性断裂,椭圆体内有部分线粒体肿胀、脱嵴。毛细血管扩张,神经纤维中心微管也有水肿。病程6个月:视细胞外节内膜盘断裂溃变,颜色淡,并出现许多泡沫状结构,椭圆体内的线粒体变小,排列不规则,有的脱嵴、水肿,毛细血管已有部分由扩张转为狭窄。结论:糖尿病早期毛细血管由局部扩张转为狭窄,视网膜因缺血、缺氧的加重导致视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并随病程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7.
林凌  张更  林巧梅  林清 《解剖学报》2016,47(6):738-743
目的通过缺氧、缺血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MI)模型,评价大鼠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变化。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WMI组,应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于术后4周、8周与12周分别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变,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MBP在大鼠脑内的定位定量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WMI组大鼠出现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病理改变。WMI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MI组各时间点的MBP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4日龄SD大鼠发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后,各个生长时期的学习记忆能力均减弱,MBP蛋白表达均减少,推测学习记忆能力减弱可能与MBP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TNF-α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肾癌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人肾癌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TNF-α和多西紫杉醇的联合作用下观察其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基因mRNA表达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TNF-α组、多西紫杉醇组及对照组相比,TNF-α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组可抑制肾癌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且肿瘤体积明显减少(P<0.01).Bax mRNA表达上调,而Bcl-2表达水平下降,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TNF-α和多西紫杉醇对肾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引起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高,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加速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9.
前列腺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Survivin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的 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 方法检测5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Survivin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例数 分别为43(78.18%)和27(49.09%),并且均与肿瘤的病理 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5).在前列腺癌中两种蛋白的 表达密切相关(r=0.629).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p53 突变对凋亡抑制的协同作用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0.
陈少强  陈瑞华  黄焱  张更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88-5989,F003
背景: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一氧化氮存在正相关,但糖尿病时视网膜组织的VEGF和一氧化氮是否发生变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上海SIPPR-BK实验室提供,合格证:152),在福建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喂养。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完成。干预: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糖尿病3月和糖尿病5月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in,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②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OS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VEGF免疫阳性反应仅见于内核层细胞,NOS和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36.11&;#177;1.83)μkat/g和(36.77&;#177;2.33)μmol/g;3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强,NOS和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15.19&;#177;31.5)μkm/g和(68.34&;#177;5.46)μmol/g,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43,8.15;P&;lt;均0.01);5个月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表达进一步增强,NOS和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72.35&;#177;16.34)μkat/g和(50.62&;#177;3.01)μmol/g,与糖尿病3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76,4.19;P均&;lt;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过度表达和NOS活性、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