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制备Tum5蛋白多克隆抗体并纯化。方法利用pQE30-Tum5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抗Tum5多克隆抗体,ELISA方法检测抗体滴度,亲和层析法纯化兔抗Tum5多克隆抗体。结果利用pQE30-Tum5重组质粒,经原核表达和亲和层析获得Tum5蛋白;利用Tum5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纯度大于95%。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的Tum5蛋白成功地制备了兔抗Tum5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及药物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简称糖网病 )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为糖尿病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并早期试用中西药治疗 ,观察疗效。 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 (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川芎嗪组、氨胍组及川芎嗪 +氨胍组 (n=12 )。喂养 3个月 ,每月测体重、血糖 ,3个月后处死 ,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川芎嗪和氨胍组血糖检测均降低 ,两药相比 ,后者优于前者 ,两药合用疗效大于单独用药。糖尿病 3个月时大鼠眼底可见小动脉瘤形成 ,无出血、渗出 ,视细胞外节的膜盘排列紊乱 ,纵横交错 ,自成多个螺旋体 ,有的膜盘间隙有大量糖原颗粒沉淀 ,椭圆体内线粒体排列稀疏 ,有的空泡化。早期色素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 ,细胞膜内褶极少 ,内质网扩张 ,但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存在。川芎嗪或氨胍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川芎嗪 +氨胍组视网膜超微结构基本正常。 结论 大鼠糖尿病早期眼底和视网膜超微结构已有改变。早期用药对防止糖网病病情的进展 ,减轻视功能的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报告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治疗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对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胰液空肠内引流及原位背驮式同期尸体肝、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顺利,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周内逐渐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第16天因移植肾血流下降,切除移植肾脏,于原移植部位行第2次肾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至2005年11月随访10个月,患者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明显感染,移植肝、胰、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技术安全,术后因各脏器对功能恢复所需内环境各不相同,矛盾较多,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得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3例辅助靶向治疗,术后随访3~69个月,5例无瘤存活,3例复发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亚型,成年患者预后欠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密切随访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血尿的可能病因,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不明原因血尿的效果。方法: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200例不明原因血尿,随访半年,并对不明原因血尿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结果:200例中,经治疗1个月随访半年痊愈138例,好转48例,无效14例。对好转者再经过一个月治疗后又有38例痊愈。总有效率93%。结论:血瘀可能是不明原因血尿的根本原因,通过活血使血液畅通可以治疗大部分慢性的不明原因血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及其与视网膜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 1h再灌注 1h组、缺血 1h再灌注 2h组、缺血 2h再灌注 1h组和缺血 2h再灌注 2h组。每组各取 10例测试视网膜组织TPA的活性和含水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组织TPA的活性和含水量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 01)。 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视网膜组织TPA的活性升高和视网膜水肿,是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移植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iNOS抑制药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和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5只,供、受鼠均为SD大鼠)和异基因移植组,后者又分为急性排斥组、AG治疗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为5只,供鼠为SD大鼠,受鼠为Wistar大鼠)。术后第7 d取移植物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运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肾组织中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排斥组iNOS表达呈强阳性,与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大鼠原位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iNOS表达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移植物损伤有明显关系。应用AG和他克莫司可抑制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移植肾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及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时机。方法以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时间为分界点,总结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特点,分析患者血流开放前、多尿期及恢复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护,并依据输液方案进行治疗。结果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的输液应以胶体如浓缩红细胞、血浆及清蛋白为主,多尿期应规律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尿量稳定后应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结论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内环境复杂多变,及时有效地维护水、糖、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包皮环切术后疼痛缓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泌尿外科专用型)缓解包皮环切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包皮环切术后,对30例患者(试验组)将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泌尿科专用型)灭菌水润湿后包裹于手术创面,之后按常规包扎伤口,另30例术后常规处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随访七天。结果 试验组患者随访的疼痛观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术后第l、2天差异显著(P〈0.01),术后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泌尿外科专用型)可以有效缓解包皮环切术后创面疼痛,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合适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探寻疾病的发生以及防治至关重要.方法 本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CCA)永久性结扎法、双侧椎动脉(VA)电凝并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法、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并全身低血压3种不同的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处理大鼠,并于术后15 d、30d、60d、90d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两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30d以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双侧VA电凝并双侧CCA反复夹闭法和双侧CCA反复夹闭并全身低血压制作的模型组最差[术后30d,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9.23±5.39)s,(30.03±8.84)s;综合得分:(766.20±173.55)分,(610.20±73.81)分];脑缺血30~60d,以双侧CCA永久性结扎法和双侧VA电凝合并双侧CCA反复夹闭法制作的模型组最差[术后60d,逃避潜伏期为:(18.56±4.15)s,(20.61±4.87)s,综合得分:(449.4±95.45)分,(437.4±80.22)分];60d以上,以双侧CCA永久性结扎法制作的模型组成绩最差[术后90d该组的逃避潜伏期:(16.63±3.00)s;综合得分:(410.8±92.37)分].结论不同脑缺血方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和不同的缺血时间密切相关,适合于不同病因诱发的脑缺血梗死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