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足病修复师足部综合干预在降低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发生率中的作用。 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足病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8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综合干预。由足病修复师对糖尿病足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宣教及专人干预,对患者足部外观、足部周围神经及周围血管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微信群、复诊、回访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足部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建立患者管理档案,开展糖尿病足分级管理;对糖尿病足高危因素进行筛查,依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状况确定血糖的控制目标并将其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调节患者血压和血脂,戒烟,制定合适的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方案。根据以上内容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对筛查发现有足部疾病的患者,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分别于患者入院时、足部综合干预1年期间每个月对患者足部外观异常情况(有无足癣、甲癣、胼胝、鸡眼及足部畸形的发生),足部周围神经(触觉、温度觉、震动觉、痛觉、跟腱反射)以及周围血管情况(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胫后动脉搏动、足部水肿、足部青紫、足部溃疡及足部麻木或疼痛)进行检查并记录,对患者入院时及足部综合干预1年后末次检查时的上述指标情况进行比较。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末次检查时,患者足部的足癣、甲癣、胼胝的发生率分别为35.66%(138/387)、59.17%(229/387)、24.81%(96/387),均明显低于入院时[77.52%(300/387)、72.35%(280/387)、53.23%(206/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81、14.974、65.754,P<0.05);末次检查时,患者足部周围神经检查结果中10 g尼龙丝触觉、温度觉、震动觉、痛觉、跟腱反射检查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4.47%(56/387)、37.73%(146/387)、13.70%(53/387)、14.47%(56/387)、17.05%(66/387),均明显低于入院时[60.72%(235/387)、81.91%(317/387)、29.20%(113/387)、40.31%(156/387)、42.64%(165/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03、157.235、27.658、65.015、60.530,P<0.05);末次检查时,患者足部周围血管检查结果中皮肤温度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异常、胫后动脉搏动异常、足部水肿、足部青紫及足部麻木或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2.40%(48/387)、28.17%(109/387)、34.11%(132/387)、28.94%(112/387)、30.23%(117/387)、11.11%(43/387),均明显低于入院时[32.30%(125/387)、64.34%(249/387)、62.53%(242/387)、77.00%(298/387)、78.30%(303/387)、17.83%(69/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8、101.918、62.655、118.143、180.159、7.106,P<0.05),而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末次检查时为6.72%(26/387),低于入院时[9.82%(3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足病修复师综合干预可以通过安全有效地降低足癣、甲癣、胼胝的发生率以及降低足部周围神经和周围血管检查相关项目结果异常的发生率,从而延缓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损伤,进一步防止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探讨UMU互动移动学习结合PBL+CBL教学在肿瘤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3名肿瘤科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4月入职的47例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将2016年7月入职的46例新护士作为观察组(n=46),采用移动学习结合PBL与CBL教学法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t=15.14,P<0.01; t=21.04,P<0.01);观察组对培训教学方法评价高于对照组。结论 UMU互动移动学习结合PBL+CBL教学应用于肿瘤科护士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对理论及技能知识的掌握,提高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对肿瘤科工作适应能力,从而胜任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34.
[例1]女,45岁。因持续排便带血,乏力1年半来诊。患者曾因便血、大便带黏液、排便次数多于2012年12月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炎,按直肠炎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该患者来我院就诊时,复查结肠镜。进镜15cm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现一占据肠腔近4/5的肿物,呈分叶状,表面凹凸不平,糜烂坏死,基底部呈鱼鳞样改变,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结肠癌。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研究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激活情况。方法:纳入19例健康成人受试,在fNIRS采集过程中执行经注射器小口吞咽及经吸管连续吞咽任务,分析不同吞咽任务态前额叶皮质激活模式的差异。结果:在执行小口吞咽任务态,前额叶中显著激活的亚区为双侧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ventrolateral prefrontal,VLPFC);执行连续吞咽任务态,前额叶中显著激活的亚区为右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双侧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及双侧的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其中右侧额极区(frontopolar prefrontal cortex,FPC)激活呈边缘化显著。经配对t检验发现,连续吞咽任务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及右侧额极区(FPC)中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小口吞咽任务(P<0.05)。结论:fNIRS可应用于吞咽相关的脑功能研究。前额叶参与吞咽过程,并且以接近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Gef26对果蝇原代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培养野生型、gef26突变体(gef266/+和gef263/+)以及gef266/+;Abl4/+双突变体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对细胞骨架F?act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的分布。结果:在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中,野生型肌肉细胞形态正常,gef26突变体的肌肉细胞形态明显异常。gef266/+;Abl4/+双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正常,即阿贝尔森酪氨酸激酶(Abelson tyrosine kinase,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异常的表型。野生型肌肉细胞中的F?actin呈现规整的形态和连续排布,而两株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中的F?actin排布却呈现出不规整形态和不连续排布。gef266/+;Abl4/+双突变体细胞中的F?actin呈现出规整的形态和连续的排布,即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F?actin组装紊乱的表型。结论:Gef26可能通过Abl信号通路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装。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广东省2016年1—12月32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2323例临床确诊的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其中1224例阳性,涂阴培阳率为9.9%。经菌种鉴定,1177例(96.16%)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47例(3.84%)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1177株菌株进行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PAS)等9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2323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培养,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29.57%(348/1177),耐多药率为2.38%(28/1177),广泛耐药率为0.08%(1/1177),单耐药率为17.42%(205/1177),多耐药率为9.77%(115/1177)。男性耐多药率(2.94%,25/849)高于女性(0.91%,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0,P=0.040)。多耐药谱有52种类型,其中耐INH+Sm者最多,占20.87%(24/115);其次为耐Sm+Km者(9.57%,11/115)。结论 广东省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强监测与管理,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群PBMC基因表达谱差异,以寻找与肺结核发病相关的基因.方法:分离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人群PBMC,提取总RNA,并制备cDNA文库,通过接头序列固定在Flow cell上进行桥式PCR扩增,再用Illumina测序仪进行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方法分析两类人群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情况.结果:测序产生的原始数据经过滤、比对、注释后得到肺结核样本36 390类标签12 270个基因,正常对照样本35 009类标签12 244个基因.按照FDR≤0.001,l log2 Ratiol≥1筛选标准,筛选出3 097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 601个,下调基因1 469个.增大筛选标准至4倍,并对表达量进行控制,筛选出33个差异极显著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6个,下调基因17个.结论:差异基因大部分位于细胞内,起着连接功能(蛋白质连接),具有酶催化活性,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主要位于MAPK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中.这些差异基因可以为今后肺结核领域筛选诊断标识和药物作用靶点做参考.  相似文献   
39.
麻醉剂的使用对于手术病人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使用麻醉泵 (一种能长时间约 48h缓慢释放镇痛剂的装置 )后 ,虽然给病人减轻了疼痛 ,也相应的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如病人心情烦躁、肠蠕动恢复时间长、腹胀明显等 ,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采用耳穴压豆后 ,症状相应缓解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1 一般资料80例病人 ,年龄最大 64岁 ,最小 1 9岁 ;其中子宫肌瘤 30例 ,子宫腺肌病 6例 ,子宫颈癌 4例 ,子宫内膜癌 3例 ,宫外孕破裂 1 9例 ,卵巢瘤 1 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为 4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 41 .5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 42 …  相似文献   
40.
核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是一个大的转录因子家族,调控着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它在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哮喘、肿瘤等疾病的发展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NF-κB活化的调控机制,包括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并对NF-κB信号通路在以上相关疾病发生过程的作用及中药对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尤其着重论述了NF-κB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和相关中药通过阻断或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治疗此病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