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海洛因和吗啡对猴的致依赖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吗啡依赖猴作对比,对恒河猴海洛因依赖形成的时间、累计剂量、催促实验戒断反应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及自然戒断反应出现的时 -效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洛因sc恒河猴,起始剂量为2.5mg·kg-1 ,tid ,每2d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11.25mg·kg-1 后,改为每日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到20mg·kg-1 时,维持该剂量到用药时间为3mon。给药d5,当海洛因累计剂量为17.5mg·kg-1 时,催促实验中,猴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以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戒断反应呈显著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反应强度在给药头10d内增加最快,以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注射满3mon,突然停药,可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其时 -效关系与吗啡组基本一致。与吗啡组相比,在依赖形成初期,海洛因具有形成依赖时间短,用药量少,戒断反应程度严重,戒断症状稍有不同,有兴奋表现等特点。海洛因组Emax=100分,ED50 =20.9mg·kg-1;吗啡组Emax=104.2分,ED50 =80.7mg·kg-1,二者的等效剂量比为1∶3.9。自然戒断实验中,二组均达最大反应强度,且戒断反应程度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53.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月余,加重伴大汗1h"入院。患者缘于1月前工作时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发作时伴大汗及肩背部放散痛,持续时间约30min,由急救120送当地医院救治,心电图Ⅰ、aVL,V1~V3导联ST段压低0.5mV,肌红蛋白120ng/ml(正常值范围:0~107ng/ml),肌钙蛋白0.8ng/ml(正常值范围:0~0.4ng/ml),CK-MB3ng/ml(正常值范围:0~4.3ng/ml),  相似文献   
54.
替米沙坦(telmisartan)单独和与雷米普利(ramipril)联用的全球终点试验(Ongoing Telmisarta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Ramipril Global Endpoint Trial,ONTARGET)是一项关于替米沙坦对雷米普利非劣性设计的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药物长期毒性试验血液和生化指标的统计处理。方法:分析长期毒性试验血液和生化指标错误的统计处理,为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合适的统计方法。结果:应用t检验进行啮齿类长期毒性试验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会加大犯I类错误的概率。非啮齿类长期毒性试验中血液和生化指标是重复测量的资料,应先用球对称检验判断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然后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结论:啮齿类长期毒性试验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非啮齿类长期毒性试验中血液和生化指标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分期“经筋刺法”对于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损伤层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分期针刺组(对照组)和分期针刺加经筋组(治疗组),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个疗程对House-Brackmann(H-B)量表(总体评分Global Score,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进行评价。结果 急性期介入治疗,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2.0%,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而对于静止期或恢复期介入治疗,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针刺方法对鼓索以下神经定位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鼓索以下损伤患者的痊愈率优于普通针刺组。结论 “经筋刺法”能显著提高急性期及损伤层面在鼓索以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痊愈率,较好地促进患者面部功能(尤其是口角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7.
卢剑波  孙晓川  朱继  张晓冬 《吉林医学》2011,32(22):4549-4551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准备、穿刺方法,导管操作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止等问题。方法:对收治的91例脑血管造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1例造影显示:动脉瘤73例(包括单发58例,多发15例,合并烟雾病4例,合并颅内血管母细胞瘤1个,合并颅内脑膜瘤1个,合并脑血管畸形1例,共检查出动脉瘤90个),动静脉畸形10例(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烟雾病6例(包括单发1例及合并颅内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及阴性结果4例,阳性检出率95.7%。其中4例右侧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左侧重新穿刺后成功,3例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术中出现大脑中动脉远端栓塞,1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皮下瘀血17 cm×15 cm,无一例远端血管异常。结论:DSA是一项有较高风险的操作技术、需要医、技、护、患等多方面密切协作。术前教育、穿刺部位麻醉、穿刺方法、导管操作、术后压迫止血、并发症防止、术后护理等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有关大脑前交通动脉瘤临床报道病例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方法:用关键词途径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前交通动脉瘤介入和夹闭治疗对比的病例报道资料进行检索,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无异质性.对比...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比分析长春地辛(VDS)与长春新碱(VCR)治疗小儿初发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初发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VDS组和VCR组,每组30例。给予VDS组常规治疗+长春地辛治疗,给予VCR组常规治疗+长春新碱,所有患儿1次/周,依据患儿自身情况用药3~4次。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VDS组完全缓解率为93.33%,VCR组完全缓解率为8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S组的住院费用少于V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S组的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外周神经毒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个月期间,VDS组存活率为90.00%,VCR组存活率为93.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S与VCR治疗小儿初发型ALL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状况,但VDS的住院费用少于VCR,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狗牙花总生物碱的身体依赖性潜力。方法采用小鼠催促戒断和大鼠自然戒断模型对狗牙花总生物碱进行身体依赖性实验。结果在小鼠催促实验中,给予狗牙花总生物碱低剂量(140mg/kg)、高剂量(430mg/kg),连续注射7d,而后经纳洛酮激发,实验小鼠未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跳跃次数增加和体重下降现象。在大鼠自然戒断实验中,给予狗牙花总生物碱低剂量(210mg/kg)、高剂量(775mg/kg),连续注射30d,停药后未见大鼠出现戒断反应和体重下降现象。结论狗牙花总生物碱无身体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