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SWI)技术检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脑微出血(CMBs)病变,评估SWI序列在检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微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50例腔隙性梗塞患者,同时收集同期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共100例。两组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包括T2WI、T2FLAIR、T1FLAIR)及SWI检查。图像评价:对常规序列及SWI显示CMBs的例数、部位、数量及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SWI及常规序列上腔隙性梗塞灶数目与微出血灶严重程度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24例腔隙性梗塞在SWI序列清楚显示CMBs病灶,仅3病例在T1WI序列显示,5病例在T2WI上显示,SWI、常规T2WI及T1WI序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WI序列中,对照组、腔隙性梗塞组的微出血阳性率及微出血灶数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腔隙性梗塞组中,腔隙性梗塞数目与微出血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SWI序列显示腔隙性梗塞患中微出血灶优于常规序列,对腔隙性梗塞患者怀疑脑内有微出血时,SWI序列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改良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例)和对照组(n=10例),前者给以改良外侧小切口入路处理,后者给以标准后外侧Gibson入路。分析两组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随访6周,比较两组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以及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的切口长度为(9.13±0.45)cm,髋臼前倾角为(13.26±2.51)°,VAS评分为(14.92±3.31)分,Harris评分为(91.06±3.69)分,对比对照组的相应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臼外展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侧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10岁,体重39kg。因右眼睑下垂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右眼睑下垂、复视、视物不清及活动后全身乏力。查体:胸廓无明显畸形,纵隔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入院后胸部X线片见前纵隔一巨大肿块影。磁共振成像(M R I)显示:前上纵隔两侧均有块状混杂信号影,前上纵隔有一巨大肿块影,边缘整齐,密度均匀,肿块包绕纵隔内大血管,升主动脉及肺动脉后移,双肺内未见明显异常(图1)。术前准备1周,予新斯的明0.2m g肌肉注射每日1次,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探查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见肿瘤位于前纵隔,分左右两叶分别向双侧…  相似文献   
25.
26.
3DTOF-MRA和3DCE-MRA是快速,无创以及有效的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脑血管疾病,它们能提供治疗计划的总体信息以及能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首要选择方法;3.0T磁共振的运用、进一步增加MRA的敏感性,在脑血管疾病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头痛1月+,加重伴头晕、眼花1周+"由门诊以"鞍区占位"收入住院,患者入院前外院磁共振示:蝶鞍区域、枕骨斜坡区域占位病变累及双侧桥前池、桥小脑角区.入院症见:头痛、头晕、眼花,无意识障碍;体格检查:共济运动相关实验、病理反射征及脑膜刺激征均为阴性,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行颅内血管...  相似文献   
28.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勾画一幅雄伟的蓝图,作为一个执政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展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层党支部是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结合部,从井冈山时期到当今的八十多年的实践,都充分证明基层党支部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8例RCCC、30例癌旁非癌肾组织、18例正常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HMGB1和MMP2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58例RCCC中,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24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18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3例、Ⅱ期15例、Ⅲ期21例、Ⅳ期9例.结果 HMGB1在正常肾组织、癌旁组织、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36.6%、82.7%,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在RCCC中,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高于Ⅰ期和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直径≥5 cm组高于肿瘤直径<5 cm组,肿瘤有坏死组高于无坏死组,HMGB1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所在部位均无关(P>0.05).MMP2在正常肾组织、癌旁组织、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33.3%、79.3%,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在RCCC中,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高于Ⅰ期和Ⅱ期,低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MMP2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所在部位、大小、是否坏死均无关(P>0.05).结论 HMGB1和MMP2蛋白的高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MT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0例肺癌组织中MT蛋白表达。结果110例肺癌中MT蛋白阳性表达为71.8%(79/110),MT蛋白高表达与肺癌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MT蛋白表达与肺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基因表达产物均可作为预测肺癌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