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2篇
  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们在筛选新杀虫抗生素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物质时,发现一些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和除虫菊酯的特性化学反应试剂——HgO-硫酸试剂作用,经杀虫活性测定,具有杀虫活性的发酵液中很多含有杀粉蝶素类(piericidin)抗生素,其中从江苏省吴江县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的417菌株和已经报道的杀粉蝶素(piericidin)产生菌不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阎逊初先生协助鉴定,定名为色褐链霉菌417(Streptomyces chromotuscus417),本文报道色褐链霉菌417的分类鉴定及所产抗生素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12.
贺红  樊明文  边专  张旗  熊卫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122-8123,F003
背景:牙本质非胶原蛋白(NCPs)参与牙本质基质的矿化及第三期牙本质(tertiary dentin)的形成过程。牙本质磷酸蛋白(DPP)是其主要成分,为矿化组织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NCPs中存在多种蛋白水解酶体系,对DPP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推测NCPs中可能存在阻止蛋白质降解的物质系统。目的:探讨牙本质磷酸蛋白的稳定性及其形成机制。设计:非随机非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为雄性日本长耳白兔75只,70~90d龄,体质量2000~2200g(中国科学院实验动物室提供)。干预:从兔切牙牙本质非胶原蛋白NCP中提取DPP,应用凝胶过滤及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纯化磷酸蛋白。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加入多种蛋白酶抑制剂时DPP降解的抑制作用。结果:钙离子能够启动DPP的降解系统,而该作用可被巯基蛋白酶抑制剂N-顺丁烯二酰亚胺(NEM)所抑制,从而阻止DPP分解。结论:NCPs中可能存在钙离子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体系,能对牙本质层龋坏迅速扩展起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3.
EDTA在根管冲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琴  张裕  张旗 《广东牙病防治》2007,15(9):429-430
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次氯酸钠(NaOCl)是临床常用的根管冲洗液.本文通过对EDTA与NaOCl联合使用机理的阐述,就其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不同操作时间及不同种类EDTA的盐溶液,对去除玷污层效果的影响和对牙本质硬度的影响,及其渗漏至根尖孔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4.
目的:研究胞内信号转导分子LIM矿化蛋白-1在人牙周膜细胞体外矿化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矿化诱导剂,对照组不加矿化诱导剂。培养14 d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骨涎蛋白的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培养期间,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监测LIM矿化蛋白-1、碱性磷酸酶的表达,SPSS11.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培养14 d,实验组骨涎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呈阳性表达,von Kossa染色阳性,矿化结节形成;对照组骨涎蛋白表达阴性,von Kossa染色阴性。RT-PCR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LIM矿化蛋白-1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段均表达。培养期间,实验组LIM矿化蛋白-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培养第3 d、14 d时表达分别达到两个高峰,约为对照组的1.4倍、1.5倍。培养期间,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显著增高,其中培养14 d时约为对照组的1.5倍。结论:首次发现LIM矿化蛋白-1与人牙周膜细胞的体外矿化过程相关,提示LIM矿化蛋白-1可能在牙周膜细胞的分化、矿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这对于认识其在牙本质基质中的特殊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就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的来源,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与牙本质发生缺陷的关系及染色体定位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旨在研究骨唾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和骨边疆蛋白(osteonectin,ON)在正常年轻恒牙和龋患牙中的表达,以了解这两种蛋白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5μm厚连续切片,用于BSP和ON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并通过图像分析,将这两种蛋白在牙髓中央和牙髓周围组织的表达强度进行比较。结果:BSP和ON均在正常恒牙的成牙本质细胞及前期牙本质中表达,且在牙髓中央和牙髓周围组织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在龋患牙中BSP牙髓外层着色依然显著高于中央区,且BSP抗体在第2,3期牙本质交界处呈强阳性反应。ON则在龋患牙中普遍表达,在第3期牙本质中表达不明显。结论:BSP和ON可能参与第2期牙本质的形成。第3期牙本质形成可能与BSP有关,与ON无关。  相似文献   
117.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扩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脐血的细胞组成 ,研究加入细胞因子培养前后脐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探索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并进行表型鉴定。选择正常成人外周血 9份 ,脐血 12份 ,分离单个核细胞。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GM CSF、IL 3、SCF和EPO ,培养 4周。应用流式细胞仪和CD4、CD8、CD19、CD34、CD38、CD1a、CD11c及CDw12 3单克隆抗体测定正常成人外周血、培养前后 1,2 ,3,4周脐血细胞表面抗原及树突状细胞情况。结果表明 :正常成人外周血CD34 细胞 0 .0 2× 10 5 ml,CD1a 细胞 0 .0 1× 10 5 ml,CD11c 细胞 4 .32×10 5 ml,CD83 细胞 1.31× 10 5 ml,CDw12 3 细胞 1.4 1× 10 5 ml。新鲜脐血中CD34 细胞 0 .2 2× 10 5 ml,CD1a 细胞 0 .2 7× 10 5 ml,CD11c 细胞 5 .87× 10 5 ml,CD83 细胞 1.94× 10 5 ml,CDw12 3 细胞 2 .73× 10 5 ml。加入细胞因子GM CSF ,IL 3,SCF ,EPO后培养 1- 4周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a ,CD11c ,CD83 ,CDw12 3 树突状细胞 ,在培养的 2 - 4周 ,脐血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此后逐渐减少。通过培养 ,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 ,CD1a 细胞达 11.0 2× 10 5 ml,CD11c 细胞 2 8.2 4× 10 5 ml,CD83 细胞 10 .5 7× 10 5 ml,CDw12 3 细胞 18.7× 10 5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于嵌顿痔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治疗,并配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调护、疼痛护理、排便护理等方法治疗60例嵌顿痔患者,疗程为7 d,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8.3%。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凉血散瘀汤内服外洗配合中医全程系统护理对嵌顿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分离鉴定双黄连粉针剂中的化学成分,丰富了双黄连粉针剂的物质基础,为阐释该制剂的致敏成分组和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方法:双黄连冻干粉通过大孔吸附树脂AB-8,反复硅胶柱色谱,反相ODS和制备HP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MS,1D NMR,2D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连翘脂素(1),千层纸素A(2),(+)-表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落叶松脂醇(4),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5),Chrysin-7-glucuronide methyl ester(6)和咖啡酸乙酯(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复方得到,且化合物6和7在双黄连粉针的原料金银花、黄芩、连翘也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价被动超声冲洗在弯曲根管内碎屑清理能力和根管偏移量。方法: 选取下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36个,弯曲度在25°以上,以机用 XP-endo Shaper根管锉预备根管。根据弯曲长度(curved length,CL)和冲洗方式分为A1组(CL>3 mm,注射器冲洗)、B1组(CL>3 mm,超声K锉冲洗)、C1组(CL>3 mm,irrisafe超声锉冲洗)、A2组(CL<3 mm,注射器冲洗)、B2组(CL<3 mm,超声K锉冲洗)和C2组(CL<3 mm,irrisafe超声锉冲洗),每组6个样本。对所有样本冲洗前、后进行Micro-CT扫描,计算冲洗后根管内体积增加量和根管偏移量。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CL>3 mm的根管根尖区,PUI+irrisafe组的根管体积增量显著高于PUI+K锉和注射器冲洗(P<0.05),并且在距离根尖孔5 mm处PUI+irrisafe形成的根管偏移量显著低于PUI+K锉(P<0.05);与注射器冲洗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CL<3 mm的根管中,PUI+irrisafe组和PUI+K锉组的根管体积增量均显著高于注射器冲洗(P<0.05),但根管偏移量与注射器冲洗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弯曲长度较大的根管中,被动超声冲洗结合预弯锉可获得更好的清理效果;而在弯曲长度较小的根管中,被动超声冲洗结合K锉和预弯锉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