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难经》提出的有关心损病证从营卫调治的治疗大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通过分析心与营卫的功能及两者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结合有关方证资料和临床治疗有效案例,探讨心损调营卫的学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头痛,久治不愈,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文报道临床治疗的3则验案,以供参考.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47岁.头痛2年余.2011年9月15日首诊,头痛经多方治疗无效,头部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每逢情绪激动或焦虑烦心时则犯,全头或偏左侧痛,有胀感,以后脑及巅顶部明显,痛甚则呕恶,伴入夜吐涎沫或晨起咯痰,畏寒喜温,月经后错1个月方至,经血暗,舌偏淡暗苔薄,脉濡弱而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时免疫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凝血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血小板障碍等方面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导致宿主免疫血栓的致病机制。结果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失控的免疫血栓形成与细胞因子风暴、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补体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糖萼损伤等有关,是造成患者重症及死亡的关键原因。结论 深入研究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免疫血栓的发病机制,开发并评估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该病的急性和远期后果,对未来应对其他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肝郁、脾虚和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应用疏肝健脾方后的效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郁组、脾虚组、肝郁脾虚组、肝郁柴疏四君子汤组(肝郁治疗组)、脾虚柴疏四君子汤组(脾虚治疗组)、肝郁脾虚柴疏四君子汤组(肝郁脾虚治疗组)7组,每组10只。肝郁组、脾虚组、肝郁脾虚组及其各治疗组大鼠分别采用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慢性束缚+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3个模型治疗组分别于造模第2周末(即造模第15天起),按3.57 g·kg-1给予大鼠柴疏四君子汤颗粒灌胃,连续2周;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实验第29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和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郁组、脾虚组和肝郁脾虚组大鼠血清T3,T4,TRH均显著降低(P<0.05),TSH均显著升高(P<0.05);脾虚组和肝郁脾虚组大鼠下丘脑TRH均显著降低(P<0.05);肝郁组大鼠下丘脑TRH无明显变化。与肝郁组相比,肝郁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4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血清T3TRH和下丘脑TRH无明显变化;与脾虚组相比,脾虚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3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下丘脑TRH有升高趋势,血清T4,TRH无明显变化;与肝郁脾虚组相比,肝郁脾虚柴疏四君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T3,下丘脑TRH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TSH显著降低(P<0.05),血清T4,TRH无明显变化。结论:肝郁、脾虚、肝郁脾虚三证模型大鼠存在甲状腺功能减低并伴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异常,其中肝郁证存在下丘脑TRH的释放障碍,脾虚和肝郁脾虚则同时还存在TRH合成的抑制。柴疏四君子汤对3个证候模型的甲状腺功能及其轴调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以对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症结合模型,动物选择多使用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等。结论 总结已有AR动物模型的种类、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在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为后续A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量组,高剂量为11 g·kg-1·d-1(相当于生药52.8 g·kg-1·d-1)、中剂量为5.5 g·kg-1·d-1(相当于生药26.4 g·kg-1·d-1)、低剂量为2.75 g·kg-1·d-1(相当于生药13.2 g·kg-1·d-1)。使用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小鼠,建立肺炎模型。通过检测肺指数和肺部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散寒化湿颗粒对冠状病毒肺炎小鼠的药理作用。结果 散寒化湿颗粒在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肺指数,并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  相似文献   
18.
张钢亭  冯石强  张敬升 《中国药师》2012,15(9):1253-1255
目的:发掘柴胡类方中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设置关联规则的支持度、概率、重要性3个参数,探索柴胡类方中满足条件的药物关联.结果: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27条,涉及到27味药物.结论:关联规则可以发现柴胡类方资料内部隐含的药物关系,健脾、渗湿、化浊,理气、化痰,清热、解表,泻下、通腑,补血、活血类功效药物之间的关系从大量类方资料中被发掘出来,同时可以反映柴胡类方在上述方面的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多种治法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钢亭  冯石强  张敬升 《中国药师》2012,15(8):1194-1196
恶性肿瘤在古代医学论著中属于"积聚"、"癌"的范畴,其形成的病因大多是在正气不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前提下,外邪入侵或七情内伤,导致痰浊、瘀血、毒邪凝聚而成"癥瘕"。临床上恶性肿瘤的中医辨证多属于虚实夹杂的证候类型,所以在治疗上,通过辨证论治多采用祛除邪实和扶助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与流感病毒核蛋白(NP)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研究其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以及栀子环烯醚萜苷(IGE)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对异质核糖核蛋白(HNRNPD)、氨基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1(GNPDA1)、Poly/rC结合因子1(PCBP1)、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1抑制因子(PIAS1)进行验证;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比较PIAS1和HNRNPD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并检测在转染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RNP)及PIAS1敲低的情况下,给予栀子环烯醚萜苷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和IG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滴鼻感染甲型流感病毒FM1株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IGE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0、25、12.5 mg?kg-1 IGE灌胃,达菲组给予27.5 mg?kg-1达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4 d。实验结束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PIAS1、NP、磷酸化(p)-STAT3、STAT3、p-STAT1、STAT1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酵母双杂交实验中,发现了16个流感病毒NP的潜在互作宿主靶点;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HNRNPD和PIAS1可以与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PIAS1敲低和过表达都可明显影响IAV RNP活性(P<0.05,P<0.01),HNRNPD对IAV RN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E高、低剂量组均可使流感病毒复制减少(P<0.05),并可逆转PIAS1敲低导致的流感病毒复制增加(P<0.05,P<0.01)。IGE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降低感染小鼠肺组织PIAS1、NP、p-STAT3、p-STAT1、STAT1的表达量(P<0.05,P<0.01)。结论 PIAS1和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栀子环烯醚萜苷可能通过PIAS1/STAT1通路抑制IAV RNP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