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4年,我们首次完整总结出中医经络理论实质经络细胞生物场十大特点[1],其后4年,该假说相继被研究者引用[2-3],或被专业统计源网站中国知网作为推荐论文或作为引证文献[4-6].之后经络细胞生物场相关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已涉及到包括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中西药物,以及预防医学、人体环境医药学等非常广泛的领域.根据该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场相关技术,开展学术研究与理论论证工作,尽快论证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理论,并真正找到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文章将涉及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概述.内容包括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理论简介、物理场的基本概念、中医阴阳学说与波粒二项性理论、日本良导络学说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电子针灸仪的发明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超声波穴位治疗与经络一细胞生物场效应、光针灸仪的应用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生物共振技术(仪)与经络细胞生物场效应、生物共振的诊疗原理、生物共振技术在医学防治中的临床应用前景、生物共振技术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前景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2.
患者女,57岁,因双眼睑、颈部及前胸部黄色皮疹3年余于2009年5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3年前患者双眼睑部出现黄色皮疹,无自觉症状,未经治疗.皮疹逐渐扩展至颈部、前胸部,融合成片,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患者4年前因胆囊炎和胰腺炎,做过胆囊和胰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因躯干肿物1年,于2007年2月24日来本院就诊.患者出生时躯干、双腋窝、四肢即见米粒至钱币大咖啡色斑点及斑片,右侧腰腹部皮损密集,部分融合成大片,无任何自觉症状.1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发现右前胸出现两个蚕豆大皮疹,触之稍有波动感.随后的1年时间,患者先后于右上肢伸侧出现一黄豆大丘疹,质硬;右腰腹部及会阴右上方出现蚕豆大囊性结节,触之有波动感.患者均无自觉症状.患者父母及亲属均无相同皮损表现.  相似文献   
24.
4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其疗程长、减药困难、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同样存在.1我们通过回顾分析4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口服阿维A的同时给予中药针剂(清开灵针、生脉针)静滴,不仅提高疗效、有助于减药,还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5.
黄瘤病伴高脂蛋白血症二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男,27岁。患者出生时,臀部、双肘关节伸侧面可见零星的隆起性黄色小皮疹,3岁后逐渐增多,且双膝天节也见相同的皮疹,皮疹逐渐增大,部分融合。家族中其叔叔有类似病史。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呼吸21次,血压15/10kPa。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肘膝关节伸面可见直径5cm大小的斑块,色黄,质硬,对称分布,与皮肤粘连。  相似文献   
26.
“军卫一号”工程中特诊相关字典的准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俊燕  张怀亮等 《医学信息》2001,14(11):763-763
特诊系统是“军卫一号”工程 (高级版 )的一大组成部分 ,做好基础数据准备 ,不仅是特诊系统能否顺利开展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好坏、统计和医疗收费的准确性。本文就特诊相关数据准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做一概述。1 特诊相关字典的初始化1.1 做好前期数据准备 科室字典、门诊收据费用分类字典、住院收据费用分类字典、病案首页费用分类字典、会计科目字典、核算项目分类字典是价表字典的基础 ,因而在检查项目对应的价表项目字典编写之前 ,必须完成这些字典的编写。根据辅诊专业的分类方法 ,编写检查类别字典和对应…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灯盏花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4月,通过Co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 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的临床试验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3 312例患者。与单用常规西药比较,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 24,95%CI (1. 20,1. 28),P<0. 000 01],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MD血浆黏度=-0. 67,95%CI (-1. 28,-0. 07),P=0. 03;MD全血低切黏度=-1. 20,95%CI (-1. 65,-0. 75,P <0. 000 01;MD全血高切黏度=-0. 56,95%CI (-1. 07,-0. 05),P=0. 03]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NIHSS=-4. 15,95%CI (-5. 00,-3. 30),P <0. 000 01],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加味归脾汤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和药物靶基因;通过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OMIM)建立失眠和焦虑的靶基因集;通过STRING 11.0软件分析交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Cytoscape_3.6.1软件分析和马修斯相关系数(MCC)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基于网络分析结果,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配为空白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片组(0.2 mg·kg-1·d-1),加味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0.31,1.25,5 g·kg-1·d-1)。采用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失眠伴焦虑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然后进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大鼠活动的次数、时间和路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结果:从TCMSP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28个化合物活性成分;经与GeneCards和OMIM综合数据库比对,共获取181个疾病与药物的交集基因;STRING软件和MCC算法共获得MAPK3,MAPK8,Akt1,IL-6等9个关键基因。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归脾汤高、中剂量组的活动次数、时间和路程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MAPK3,MAPK8,Akt1,IL-6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归脾汤治疗阴火失眠伴焦虑作用机制,可能与对MAPK3,MAPK8,Akt1,IL-6基因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能够客观评价痤疮患者相关知识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专家访谈和专家评议法,形成初始问卷。选取403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信效度进行评价,形成问卷终稿。结果最终形成的痤疮相关知识问卷包括5个维度、24个条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907%,问卷内容效度为0.961,Cronbach’sα系数为0.829,重测信度0.897。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痤疮患者痤疮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30.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大部分发生在婴儿和童年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异常、菌群改变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补充适当的数量对宿主产生益处,作为一个免疫调节剂,已证明其安全性,临床上可以治疗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