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5例正常淋巴结60个,20例良性肿大淋巴结72个及30例恶性肿大淋巴结85个的L/S比值,内部回声特点、CDF I、DP I表现及PW D频谱特征。结果:良性肿大淋巴显缩小或消失,皮质非均匀性增宽。正常淋巴结L/S比值2.47±0.26;良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2.2±0.2;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为1.61±0.24。CDF I显示良性淋巴结内血流较丰富,较规则的树枝状分布,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DP I比CDF I显示更为敏感。门髓质动脉干Vm ax分别为(8.1±1.6)cm/s、(19.2±5.3)cm/s、(30.6±12.8)cm/s。R I分别为0.56±0.04,0.68±0.06,0.72±0.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在心肌微环境的旁分泌作用中,Wnt11与BMP2对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Transwell共培养模型,将心肌细胞及转染Wnt11质粒的3T3细胞置于上层、BM—MSCs置于下层培养,前3天应用含50μg/L Noggin(BMP抑制剂)培养液、第4天换用含0.5μg/L BMP2的培养基诱导培养至第14天。根据不同诱导条件,培养细胞分为7组:阳性对照组(Heart组)、CM组、CM+BMP2组、CM+Wnt11组、Wnt11+BMP2组、CM+Wnt11+BMP2组、阴性对照组(BM—MSCs组)。诱导培养结束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Mef2c)和成熟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cTnI、ANP、d—MHC、B—MHC)mRNA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心肌细胞旁分泌微环境下,Wnt11与BMP2协同作用组(CM+Wnt11+BMP2组)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和成熟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其他共培养对照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细胞旁分泌微环境中,Wnt11协同BMP2表达可提高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局部注射多柔比星毁损背根神经节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50):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A组)、C型臂引导下局部注射多柔比星毁损背根神经节组(B组)和CT引导下局部注射多柔比星毁损背根神经节组(C组).B组和C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分别在C型臂和CT引导下毁损背根神经节,根据躯体神经的节段性分布选择疱疹病毒侵犯最重的3个节段脊神经.穿刺成功后,在每个节段注射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1 ml,15 min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4.7 mg和多柔比星3.3 mg.局部给药后根据疼痛程度继续口服羟考酮缓释片和加巴喷丁.记录患者因药物副作用退出情况.分别于局部给药前、局部给药后24 h、1周、1、3、6个月进行VAS评分、睡眠干扰评分(SIS)和简化麦吉尔评分(SF-MPQ),并记录上述各时点口服药物剂量及局部给药后12 h内气胸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因药物副作用退出率、VAS评分、SIS评分和SF-MPQ总分、羟考酮缓释片和加巴喷丁的剂量均降低(P<0.05);B组与C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胸发生率为10%,C组无一例发生气胸,C组气胸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局部注射多柔比星毁损背根神经节可有效地减轻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estruct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a with local doxorubicin injection guided by CT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volving thoracic back reg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horacic back reg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 n = 50 each): group A oral medicine; B and C groups undergoing local inje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rm and CT respectively + oral medicine. Three spinal segments severely affected by herpes virus were chosen for paravertebral puncture. 1% lidocaine 1 ml was injected at each segment as test dose. Fifteen minutes later doxorubicin 3.3 mg and betamethasone compound 4.7 mg were injected at each segment if no side-effect occurred. All 3 groups were given oral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pain after local injectio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exited from the study because of the side effects of oral medicine was recorded. VAS, sleep interference score (SIS) and a short 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the day before (baseline), 24 h, 1 week, 1, 3 and 6 months after local injection. The dosage of oxyco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and gabapentin was recorded, and also the incidence of pneumothorax within 12 h after local injection. Results The exit rate, VAS, SIS and SF-MPQ scores, dosage of oxycodone extended-release tablet and gabapent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B and C groups than in group A,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neumothorax was 10% in group B but no pneumothorax developed in group C.Conclusion Destruct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a with local doxorubicin injection guided by CT is more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arterystealsyndrone,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3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患者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椎动脉、肱动脉的二维图像、CDFI及PW图像表现,其中27例经我院动脉x线数宁减影造影(DSA)确诊。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2例SSS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型21例,大动脉炎型10例,无名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完全性窃血9例,不完全性窃血23例,其特征为: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患侧椎动脉血液返流;患侧上肢肱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流速减低,峰值加速时间(ACT)延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SSS的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它已成为临床上诊断SSS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支架术患者群的出生日期运气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对太原地区6650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出生日期的运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出生时的天干岁运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出生在木运太过的壬年(年尾数为2)最多,罹患率最高;出生在年干为辛、己年(年尾数为1、9)最少,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回顾评价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 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48例,对开放性骨折先行彻底清创,显露骨折端,将粉碎劈裂的骨折用拉力螺钉或钢丝克氏针行有限内固定,选择合适位置进钉,复位上外固定架固定闭合创面.结果 随访8月-2年,38例达到解剖复位,其它达到功能复位.骨钉松动4例,针道炎性病3例,创面感染2例.结论 外固定架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骨折处血运破坏小,抗感染能力强,是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骨折首选方法之一,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成功,更能有效防治外固定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7.
王永红  孙建萍  张志峰  韩耀红 《护理研究》2012,26(18):1676-167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一种利用外科手术将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髋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一项比较可靠而成熟的技术,成为治疗晚期和严重关节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1],但术后髋关节脱位是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及周围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粒子对照组(A)、0.4(B)、0.6(C)、0.8(D)mCi(1 Ci=3.7×1010Bq)共4个剂量组,每组6只.将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植入各组大鼠左侧腰5(L5)DRG周围.并在CT下观察以确保粒子植入位置的准确性.每组均植入2粒活度相同的125I粒子.各组125I粒子的活度分别为0、0.4、0.6、0.8 mCi.于粒子植入后60 d,手术获取各组大鼠L5 DRG及周围肌肉组织,在光镜下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随125I粒子放射活度的增加,DRG细胞损伤程度从出现细胞轻度水肿,尼氏小体减少到细胞肿胀明显,细胞核偏向一侧,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增加.在0.8 mCi组DRG的损伤最严重.阳性细胞率也随放射活度增大逐渐增加.0.8 mCi组60 d时的阳性细胞率达到(73.80±2.38)%.DRG周围肌肉组织的损伤类似于DRG.结论:近椎间孔处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可对DRG细胞和周围肌肉组织造成放射损伤.放射性粒子的活度越高,细胞损伤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壮骨强筋片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50例(共17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采用PVP加壮骨强筋片治疗,对照组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疼痛、骨密度(BMD)、血钙磷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相关情况基本相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在骨密度(BMD)、血钙磷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配合内服壮骨强筋片,对患者的远期疗效、提升骨密度、防止相邻椎体再骨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分析本医院2007~2012年临床常见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各年度版本标准判定结果,对6年间的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7~2009年临床常见分离菌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2010~2012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MRSA的检出率由81.3%下降为17.2%,葡萄球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也显著下降,(P<0.01)。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也有显著下降,(P<0.01)。非发酵菌的耐药率保持稳定。结论:细菌总体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与国内耐药监测变化趋势不同。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