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4篇 |
皮肤病学 | 46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79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药学 | 43篇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目的与方法 将大黄素甲醚脱甲基制备大黄素,对以三氯化铝、浓硫酸、氢溴酸作为催化剂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3种方法中,采用氢溴酸作催化剂的反应选择性最高,收率达到95.67%,产物结构经1H-NMR和EI-MS确证. 相似文献
102.
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细叶杜香石油醚和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正二十八烷醇,东莨菪内酯,oleuropeic acid和秦皮素。结论正二十八烷醇和oleuropeic acid均为首次从杜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三裂蟛蜞菊〖WTBX〗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三裂蟛蜞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花蟛蜞菊烯酸(grandiflorenic acid,4αkaur9(11),16dien9oic acid)、1α-acetoxy-6α,9β-dihydroxy-4,10α-dimethyl-5αH,7αH,8αH-endesm3-en-8,12-olide 、1β-乙酰氧基-4α-羟基-6β-异丁酰氧基-9α-异戊酰氧基卤地菊内酯(1β-acetoxy-4α-hydroxy-6β-isobutyryloxy-9α-isovaleryloxyprostatolide)、16α-羟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16-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3R,4R,6S)-3,4-二羟基薄荷烯[(3R,4R,6S)-3,4-dihydroxy-1-menthene,5、6-异丁酰基三裂蟛蜞菊内酯(trilobolide-6-O-isobutyrate)、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 )、16β,17-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19-羧酸(16β,17-dihydroxy-ent-kauran-19-oic acid)、胡萝卜苷(daucosterol,)、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咖啡酸(caffeic acid)。结论 除化合物〖STHZ〗6,7〖STBZ〗外,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和3均为新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三裂蟛蜞菊内酯A(trilobolide A)和1β-乙酰氧基-4α-羟基-6β-异丁酰氧基-9α异戊酰氧基卤地菊内酯。关键词: 三裂蟛蜞菊;三裂蟛蜞菊内酯A;1β-乙酰氧基-4α-羟基-6β-异丁酰氧基-9α-异戊酰氧基卤地菊内酯 相似文献
104.
加强专业管理及教育水平,促进我国临床药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使以提供药物为特点的传统医院药学工作模式面临生存危机,以服务于病人为宗旨的临床药学将成为未来我国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解决临床药师缺乏的问题是我国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转变的关键,临床药师的培养成为药学教育的迫切任务。高等医药院校应针对临床药物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上的迫切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对临床药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建议政府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明确临床药师的定位,促进我国临床药学的全面发展,以提供更好的临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研究滇越金线兰等剂量的总膏及其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大鼠模型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滇越金线兰的总膏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测定总膏和各极性部位对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模型大鼠给药后血浆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E)和尿素氮(BUN)。肾脏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滇越金线兰的乙酸乙酯部位(4 g/kg)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血脂代谢,减少肌酐和尿素氮。各给药部位对糖尿病并发的早期肾损害有改善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滇越金线兰降血糖、降血脂和改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07.
张德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11):87-88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的1 0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复发率,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9.0版本)行单因素描述,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25例患者中有277例复发,复发率为27.02%。大肠腺瘤息肉复发中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处、腺瘤基底部无蒂、肠道清洁为Ⅱ级、高级别瘤变、整块切除和绒毛状腺瘤等患者的复发率相比年龄<65岁、腺瘤个数<3个、腺瘤直径<6㎜、腺瘤位于升横结肠、基底部有蒂及亚蒂、肠道清洁为Ⅰ级、低级别瘤变、部分切除和管状腺瘤患者较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肠腺瘤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复发的因素为腺瘤类型(OR=3.531)、瘤变程度(OR=1.258)、腺瘤基底部(OR=2.331)、年龄(OR=1.282)、腺瘤直径(OR=6.298)、肠道清洁度(OR=1.295)和腺瘤个数(OR=3.386)。 结论 影响大肠腺瘤息肉经内镜切除后复发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依据患者具体条件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108.
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原因、手术间期及治疗情况并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肿瘤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多为不全性肠梗阻,往往发生较晚(术后6个月后);非肿瘤原因引起的肠梗阻多为完全性肠梗阻(P〈0.01),往往发生较早(术后6个月内,P〈0.05);两组在手术间期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3年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间期和原发肿瘤的分化、分期程度可作为判断肿瘤原因与非肿瘤原因引起肠梗阻的指标,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治疗首要目的是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确定人疱疹病毒8 型K14.1基因等位基因型在Kaposi肉瘤中的分布,及与Kaposi肉瘤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法对32例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病毒DNA提取,使用PCR法扩增K14.1基因片段,然后确定其等位基因型.结果:32 例中有27 例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为阳性,阳性率为84.38%,其中5例艾滋病相关型KS患者HHV-8感染均为阳性,感染率100% ;在分析的27 例HHV-8病毒株中,24例为P等位基因型(包括5例艾滋病相关型KS患者皮损),3例为M等位基因型(均来自经典型KS).结论:本研究中,Kaposi肉瘤感染的人疱疹病毒8型的K14.1等位基因型以P等位基因型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