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介绍了生物化学毒剂的危害、集体防护等级、集体防护系统设计因素及超压防护技术与超轻防护材料技术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国外软体式集体防护技术与装备的应用现状,对军队研制生化集防隔离运送帐篷具有指导意义,对集体防护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3.
154.
分型治疗肩周炎12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肩周炎,又名“五十肩”、漏风肩、冻结肩、肩凝症,是一种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肌随、筋膜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一般认为由于长期慢性劳损、外伤以及肩关节周围组织的退行性变和受风寒等外界环境刺激而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受风寒温邪侵袭,肩周筋先德养,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又因患者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正气下降而引起发本病。因受风寒湿邪侵袭程度不同,临床症状有所不同。以风邪侵袭为主的起病急,发病突然疼痛走审不固定,患者常感某一区域疼痛而不能确定某一点,功能受限或障碍程度较轻,发病年龄较轻。以寒邪侵…  相似文献   
155.
腰扭伤是中青年人常见外科疾患,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治疗可演变成慢性腰部损伤,影响工作和学习。我们1年多采用五行磁吸针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腰扭伤56例,现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50例,女6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l~Zd;首次发病48例,第2次发病8例。1.2治疗过程①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或斜靠位,先用五行磁吸针在双侧腰背肌施针。施外部位可沿膀优经走行间隔3~scm施计,N、S极针间隔,使在脊柱两侧N、S极对应,沿膀脱经走行上下N、S极对应。使左腰背部形成数个垂直磁场。施针时间15min,也可施针…  相似文献   
156.
136例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张彦军,刘荣秀,韦寿金(广西桂林市中医院外科)关键词闭合性损伤;腹部;诊断严重腹部闭合性操作指病人有空腔或实质器官破裂包括有活动性出血的腹部操作性疾病,诊治上有一定难度,我院自1982年~1991年8月间共收治13...  相似文献   
157.
一名风华正茂的硕士生!在研究相关课题时,偏了方向;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离异后一直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的浪漫激情。当干柴和烈火相遇,熊熊燃烧起来的不仅是激情,还有硕士研究生的生命……2007年2月7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受害者方在要求严惩凶手的同时,还提出索赔60万元的刑事附带民事请求。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甘肃陇南伤情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中共有1652例,死亡16例,四肢骨折患者750例,占45.4%,精神、神经方面40例,占2.4%。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加强地震伤的预防与救治,从而有效地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9.
160.
目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0例和PKP组36例,分别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和PKP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生活质量评分(Oswestry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变化,比较同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及2组间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观察指标差值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PKP和中医综合疗法均能明显缓解疼痛(P0.05),改善机体功能(P0.05),恢复椎前、后缘的高度(P0.05),减小脊柱后凸角(P0.05)。PKP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改善显著(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2组间VA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与治疗前差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Oswestry评分在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月均下降(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有所恢复(P0.05),治疗6个月后中医综合组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出现8例继发椎体骨折患者,其中6例(16.7%)来自于PKP组,2例(5.0%)来自于中医综合治疗组,2组继发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结论:中医综合疗法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KP短期内止痛效果迅速,可有效稳定椎体,能更好地恢复患椎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