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18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9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36篇
  2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往我院对于关节内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这使得一些关节不能得到早期功能锻炼,且关节面不易达到解剖复位,对于其功能及愈后造成一定影响.现在国内外新兴起的解剖型钢板正适合此类手术内固定.我们所采取的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各种关节内骨折,如肱骨近端、肱骨髁、桡骨远端关节面、股骨髁、胫骨平台、踝关节等.根据骨骼特定部位的解剖形态选择内固定钢板系统,使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确切,牢固,有良好的贴附性、运动稳定性,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确保骨折良好愈合.术后早期可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佳,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92.
对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施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无手术死亡和低心排发生,亦无严重的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及残余分流.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可减轻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伤,避免术中心脏传导阻滞、残余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正>肺间质纤维化是弥漫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也是多种肺疾病或肺损伤发展到晚期的一种常见病理变化,最终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西医主要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明显。因此,不少学者尝试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就相关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临床演变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总结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和足踝创面的经验 ,探讨提高其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自 1994 - 2 0 0 4年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 3例 ,蒂部均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浅筋膜 ,宽度 3~ 5cm。旋转轴点为腓动脉外踝后上方 (5cm)的最远侧肌间隔穿支。皮瓣面积 17cm× 6cm~ 30cm× 10cm。皮瓣类型 :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 3例 ,水滴样岛状皮瓣 3例 ,带皮桥的岛状皮瓣 6例 ,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移位2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 7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携带长段腓肠神经 (2 7cm)修复胫神经缺损 1例 ,岛状皮瓣携带扩大的筋膜皮下瓣 1例 ,岛状皮瓣携带腓肠肌肉 1例。 13例将皮瓣中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在小隐静脉有充盈怒张的 15例皮瓣 ,于蒂部远端将小隐静脉结扎。结果 皮瓣转移后血液循环良好 ,但在创口渗血停止后 (术后 4 8小时 ) ,皮瓣多有肿胀 ,8例未在蒂部远端结扎小隐静脉者均出现张力水泡。结扎的 15例 ,皮瓣肿胀减轻 ,3例发生张力水泡。本组 2 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供受区无重要并发症 ,5例有轻微并发症 (2 1.7% ) ,包括皮瓣伤口部分裂开 (2例 )、皮瓣表皮坏死脱落 (2例 )、供区植皮愈合不良 (1例 )等。 17例随访 6月~ 5年 ,供区无痛性神经瘤发生。 12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喙突免打孔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6—2022-06采用关节镜下喙突免打孔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6例肩锁关节脱位,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通过复查肩关节正位X线片分别测量术后3 d、12个月的喙锁间距离,并比较两个观察时段的喙锁间距离情况来评估有无复位丢失。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12~18)个月。手术时间60~93 min,平均77.0 min;切口长度4~6 cm,平均4.8 cm;住院时间4~7 d,平均4.9 d。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肩锁关节再脱位、喙突及锁骨骨折,1例发生疼痛综合征,经理疗及功能锻炼后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1例出现Endobutton带袢钢板轻度内陷,对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故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喙锁间隙距离与术后3 d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在犬的急性缺血心肌上,用高频电切针做透壁性打孔,观察心肌血管重建. 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体质量(12.36±2.6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 结扎组:结扎前降支第二对角分支以下及回旋支近心尖部分支后关胸. 针刺组:先超声测量左室壁厚度,相同于结扎组结扎心脏后,用直径1 mm的针头间隔1 cm在缺血区打孔(10.10±1.35)个. 电针组:针头连接120~160 W高频电切能量,相同于针刺组结扎后,在缺血区打孔(9.80±1.69)个. 手术后分别于1 d,1,2,4和8 wk将实验犬处死2只,透射电镜和光镜检查心肌. 结果:结扎组的2只犬术后7~23 h死亡,1只死于菌痢,1只死因不明. 3只犬在打孔时出现短阵室上速. 未发现心腔内血栓形成和瓣膜损害. 手术后1~2 wk,光镜下电针组仍可见针孔,主要是炎症反应较针刺组严重;电镜观察:电针组心肌线粒体损害轻于针刺组,2组皆轻于结扎组(P<0.05). 手术后4,8 wk光镜观察:血管密度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结扎组(P<0.05);电针组与针刺组纤维化无明显差别,但皆与结扎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 wk电镜观察:电针组与针刺组线粒体损害轻于结扎组(P<0.05). 结论: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兼有电热能和机械能. 120~160 W是适宜的能量,热损伤较小,未发现明显炭化层. 1~2 wk观察到孔道是开放的,随后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生,2 wk后电针孔道被肉芽组织填塞,产生纤维化. 高频电切针透壁打孔的机制类似于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对缺血心肌血管重建是有效的,效果优于针刺打孔. 该方法安全、简单、价廉,可以取代激光打孔.  相似文献   
997.
我区根据卫生部的要求,自去年开展了大型医用设备CT机应用质量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998.
对 1994~ 1999年陕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资料分析后认为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低的原因是 :未采集粪便标本 (占总病例数的 18 9% )和采集的粪便标本不合格。未采集粪便标本的主要原因有 :AFP病例麻痹后首诊医院不能及时诊断和报告 ,≥ 15天报告的占未采集粪便标本者 35 1%~ 6 7 4% ,粪便标本污染、病例昏死、短期内恢复、家长不配合以及门诊病例等都影响了粪便标本采集率 ;超期采集粪便标本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及时随访率低是由于经费缺乏、责任心不强及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造成 ,随访后未按时寄随访表也是原因之一。提示 :提高各级特别是村、乡、县级医疗卫生人员的AFP病例诊断水平和报病意识是关键 ;增加经费投入 ,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基础 ;采取有效措施 ,对门诊病例留诊观察 36小时 ,对住院病例预约麻痹后6 0~ 70天来医院复诊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9.
总结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有57例施行了股-腘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开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患者联合应用茜芷胶囊、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茜芷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阴道止血时间、宫内残留消失时间、阴道流血量,治疗前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止血时间(7.61±1.86)d、宫内残留消失时间(6.32±1.61)d短于对照组的(9.83±2.73)、(8.52±2.30)d,阴道流血量(86.18±21.85)ml少于对照组的(112.36±28.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G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CG水平(3.24±1.45)IU/L低于对照组的(5.59±2.01)I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