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通过检测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脂联素水平,建立脂联素参考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和东莞市社区收集的1156例无代谢性疾病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人体学测量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在无代谢性疾病自然成年人群参考值,并根据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分组,比较各组别间脂联素差别。相关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将脂联素>P25范围定义为参考值,在本研究中总人群脂联素参考值为:>3.2 mg/L;男性参考值为:>3.0 mg/L;女性参考值为:>3.4 mg/L。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受年龄、收缩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β=0.037、-0.012、-1.316、1.994、-0.463,均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广东地区无代谢性疾病自然成年人群的脂联素参考值,为后续深入探讨脂联素的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使用状况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通路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得以长期透析并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总结了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的使用资料。  相似文献   
43.
慢性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猝死的2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猝死组,以2006年3月1日所在本院的729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服药时间、伴发躯体症状、精神障碍种类、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心电图特征、QTc间期等);对猝死组收集死因的临床判断,死亡季节及可能与猝死有关的资料.结果猝死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3.08‰,猝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总病程、用药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抗精神病药剂量及服用氯氮平者QTc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总体QTc,即猝死组(418.39±21.86)与对照组(402.83±2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两组QTc服氯氮平组(399.84±23.22)与非氯氮平组(412.38±28.7)差异有显著性.猝死组用典型药物(64.3%)多于对照组(36.08%;P<0.01);猝死组心电图异常者(71.4%)多于对照组(36.35%;P<0.01).猝死好发于冬季,大多发生于入院3个月内者(25.0%)和大于8年者(53.6%),主要死于心源性猝死(64.3%).结论心电图异常、用非典型药物治疗、冬季、入院小于3个月或大于8年者等可能是慢性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4.
朱洪  林丽群  张小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11-1013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病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猝死的28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猝死组,以2006年3月1日所在本院的729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服药时间、伴发躯体症状、精神障碍种类、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心电图特征、QTc间期等);对猝死组收集死因的临床判断,死亡季节及可能与猝死有关的资料。结果:猝死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3.08‰,猝死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总病程、用药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抗精神病药剂量及服用氯氮平者QTc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总体QTc,即猝死组(418.39±21.86)与对照组(402.83±2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两组QTc服氯氮平组(399.84±23.22)与非氯氮平组(412.38±28.7)差异有显著性。猝死组用典型药物(64.3%)多于对照组(36.08%;P<0.01);猝死组心电图异常者(71.4%)多于对照组(36.35%;P<0.01)。猝死好发于冬季,大多发生于入院3个月内者(25.0%)和大于8年者(53.6%),主要死于心源性猝死(64.3%)。结论:心电图异常、用非典型药物治疗、冬季、入院小于3个月或大于8年者等可能是慢性精神病患者发生猝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5.
磁场的细胞效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磁场的细胞效应研究张小云,张维德,卢丽(深圳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室,深圳518060)所有的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细胞则以分裂的形式来完成生物体的生长、再生、修复、繁殖等种种生理活动,而细胞种种生理活动除了服从生物体本身的规律之外,还常常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新诊断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和东莞市社区收集的3592例成人标本。所有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分析脂联素在不同血糖代谢人群的分布特征,探索脂联素对新诊断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评估作用。结果:本研究中正常糖耐量者2387例(66.45%),糖尿病前期人群共1057例(29.43%),新诊断糖尿病人群148例(4.12%)。在新诊断糖尿病人群中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及血糖正常人群;脂联素对新诊断糖尿病的发生表现出独立的保护性作用。结论:新诊断糖尿病人群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人群及糖尿病前期人群;高水平脂联素可以作为新诊断糖尿病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磁场强度恒定不变情况下,就旋转频率与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造血恢复作用效果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寻找较好的磁场作用频率,为磁场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一些基础的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20只,生存期及存活率的检测、血常规检测、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细胞细胞周期的检测4个实验各自独立。①生存期及存活率的检测: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30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致死剂量25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各取10只小鼠分别进行4,10,16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3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观察不同旋转频率作用下两组小鼠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存期及存活率。②血常规检测: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18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亚致死剂量150mSA,S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各取6只小鼠分别进行4,10,16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3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分别于第7,14,21,28天采尾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主要检测指标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③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空白对照组、磁场干预组各6只小鼠,均以5-氟尿嘧啶亚致死剂量150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注射后磁场干预组小鼠以10Hz频率磁场干预,1h/次,2次/d,连续7-10d;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磁场干预,仅常规饲养。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骨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白细胞计数方法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④骨髓细胞细胞周期的检测:动物分组及干预过程均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制成骨髓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1&;#215;10^9L^-1,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 结果:①不同频率磁场干预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存活率及生存期的影响:4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1.6d(12.6d,14.2d,P〉0.05),存活率提高-10%(20%,30%,P〉0.05)。10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11.7d(23.2d,11.5d,P〈0.05),存活率提高50%(70%,20%,P〈0.01)。16Hz频率磁场作用,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提高6.8d(16.5d,9.7d,P〉0.05),存活率提高30%(4J0%,10%,P〈0.05)。②不同频率磁场干预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第14,21,28天明显提高(P〈0.05),红细胞第7,28天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第7,21天明显提高(P〈0.05);16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第28天明显提高(P〈0.05),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4Hz频率磁场作用下,磁场干预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无明显差异。③10Hz频率磁场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10Hz频率磁场作用第9天,磁场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有核细胞数明显提高(P〈0.05)。④10Hz频率磁场对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周期的影响:10Hz频率磁场干预第8天,磁场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周期无明显差异,有核细胞多集中在G0-G1期,其次为S期。在细胞周期检测中发现有部分小鼠染色体异常,有异倍体现象出现,磁场干预组异倍体出现率较空白对照组减少33.3%(16.7%,50%,P〈0.05)。 结论:一定频率的旋转强恒磁场能够促进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损伤小鼠造血恢复,减少5-氟尿嘧啶引起的DNA损伤,10Hz属于最佳作用频率。  相似文献   
48.
磁场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旋转的恒定磁场(即交换磁场)对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影响及与止痛的关系,从而探索磁场止痛的机理。方法 实验采用本实验室研制的WD-6000多功能治疗仪,其怛定磁场强度为0.6T,转速为240转/分,对新西兰兔及疼痛病人进行磁场处理,并分别在磁场处理前后抽取血样,同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 磁场能促使其血浆β-内啡肽显著升高。结论 此种变化是构成磁场止痛的内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肾炎2号对IgA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使用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制作大鼠IgA肾病模型,治疗组、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肾炎2号(15g/kg)和福辛普利(4.17mg/kg)至12周末。观察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1.各组大鼠尿常规均未见红细胞。2.治疗组、对照组第7~12周末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别(P>0.05)。3.各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系膜区IgA沉积减少;系膜基质、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减轻,但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具有降低蛋白尿、抑制系膜区IgA沉积、减少系膜基质和系膜细胞增生的作用,与西药福辛普利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强肾片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予强的松加强肾片治疗,并设对照组42例.结果:治疗组经8周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快(P<0.05),体重减轻明显,2、4周末24h尿蛋白定量下降比对照组明显,血白蛋白恢复也较快(P<0.001).治疗组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肾片合用激素起效时间,增强激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