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寻找婴幼儿桡动脉血标本采集的最佳容器。方法随机选择需采集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的婴幼儿,同一个体同时分别应用肝素化毛细采血管(实验组)及2.5ml一次性注射器(对照组)采集桡动脉血标本,用IL-1700血气分析仪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并比较两组采集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成功收集200例,两组血标本血气分析结果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采血量200μL(0.2ml),采血时间5~15秒,无血肿形成,对照组采血量2ml,采血时间1~1.5分钟,发生血肿8例。结论两种方法收集的桡动脉血标本血气检测值均能真实反映患儿体内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等实际情况,实验组采血量只需0.2ml,采集血标本用时短,采血更快捷,无血肿形成,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实验组标本采集法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2.
33.
在早产儿中推广应用动脉化末梢血替代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从而减轻患儿多次扎针的痛苦,提高血液标本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和急危早产儿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58例早产儿,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眼底检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同时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ROP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低体质量、氧疗;护理组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6.3%,常规组患者的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5.2%,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产低体质量、氧疗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而给予早产儿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疗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乳腺病防治中心收治的9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手法按摩排乳治疗:年龄(29.0±4.2)岁,病程(3.2±1.2)d;观察组在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