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高等药学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就业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分析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我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发生术后出血20例,发生率14.1%.20例出血病例中,腹腔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14例,1例兼有腹腔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在7例腹腔出血中,早期和晚期出血分别有3例和4例;14例消化道出血中,早期出血3例,晚期出血11例.20例患者中7例死亡,死亡率为3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感染和胰瘘为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感染(OR=6.918)和术后胰瘘(OR=3.94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术中严密止血,术后预防胰瘘、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应根据出血的部位、时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23.
头痛灵对脑血管神经性头痛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4.
缝裂层孔菌调节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缝裂层孔菌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实体瘤动物模型,观察缝裂层孔菌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0g/kg,1.0g/kg,0.5g/kg)对荷MFC胃癌小鼠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影响;采用荷瘤鼠腹腔注射诱导剂诱生巨噬细胞,体外检测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功能,观察缝裂层孔菌对荷MFC胃癌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缝裂层孔菌对荷lewis肺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含量水平的影响。结果 缝裂层孔菌高、中剂量组荷MFC胃癌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缝裂层孔菌高、中剂量组具有提高荷MFC胃癌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P〈0.01);缝裂层孔菌三个剂量组荷lewis肺癌小鼠血清IFN-γ、IL-2含量较对照组及环磷酰胺组明显增高(P〈0.05,P〈0.01,P〈0.001),而IL-6、IL-10含量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 缝裂层孔菌具有提高荷瘤鼠的细胞及体液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微波消融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63例.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或经腹)消融治疗,疑有病灶消融不完全或复发者,再次行消融治疗或行TACE治疗.结果 本组63例患者分别接受1~5次消融治疗,共82例次.围手术期死亡2例,手术相关死亡率为3.2%.随访时间为2~54个月.随访患者中22例存活,38例死亡,1例失访.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其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3.3%、42.1%、26.5%.分层分析显示:(1)初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0.0个月.(2)早期患者(Ⅰ期和Ⅱ期)患者的生存期要明显长于晚期(Ⅲ期和Ⅳ期)患者.(3)病灶单发且其直径≤3 cm的小肝癌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和65.0%,均明显高于其他非小肝癌患者.(4)肿瘤复发组患者中,肝内仅有单个复发灶且没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9例,其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9%和35.6%,其他14例复发患者的1、2、3年的生存率则分别为21.4%、10.7%和0%(P<0.01).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结合TACE是治疗肿瘤直径≤3 cm小肝癌患者的较好选择,其疗效与手术治疗效果接近;肿瘤复发患者中仅有单个复发病灶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其生存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复发组患者.  相似文献   
26.
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对正常及股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大鼠造成急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插管,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经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对在体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4-dp/dtmax,lved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DDAS对正常大鼠lvedp有显著作用(P〈0.05),对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附子炮制前后有效部位对正常及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趋势一致,且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较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8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4例共70个病灶.男性15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6岁(44~78岁).所有病灶的直径均在0.8~5.0 cm,患者总共接受了30次微波消融手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19次共35个病灶;开腹消融11次共35个病灶.定期随访观察消融效果,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次开腹微波消融术术中B超发现45个病灶,多于术前B超发现的38个病灶和CT检查发现的35个病灶.11次开腹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病灶均完全坏死,19次经皮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的病灶完全坏死率为88.6%(P=0.122).直径≤3.0 cm的病灶坏死率为96.4%,3.1~5 cm的病灶坏死率为85.7%(P=0.212).24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8~75个月.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19例经皮消融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0例出现肝内新发转移灶,而开腹消融术后复发者分别为0例和1例(P=0.046).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4.3%、23.3%.结论 开腹微波消融术后较经皮消融早期肝内新发转移灶的发生率较低.微波消融是治疗直径≤5 cm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脾虚状态下乌头炮制减毒药效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虚讧状态下乌头属药用植物炮制减毒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观察虚证状态下药物炮制减毒后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相同剂量的前提下,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明显,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而在毒性降低的同时,药效没有降低。结论脾虚状态下乌头属植物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没有降低,有的药品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29.
阑尾炎超声显像观察邮政编码545001广西建工医院张大方本文报告了33例阑尾炎B超声像图观察,并对照了临床治疗观察和手术结果。认为B超探查阑尾炎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是诊断阑尾病变的可行方法。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阑尾炎又是最常见的急腹症...  相似文献   
30.
神术冲剂是治疗小儿厌食症之验方,经药效学研究证实该方对离体肠管和在体肠管均具有促进其蠕动的作用,并且对大鼠的胃液量、总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均有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