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日趋完善,医药分开管理的趋向及在医疗机构新的财务制度的实施,使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着新的竞争与挑战,也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说竞争与机遇并存,精神科的医疗机构也不例外。那么,我们精神科医疗机构如何顺应这一潮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抓住新的机遇,更好地为精神病患者服务,更好的发展精神卫生事业,同时使医疗机构本身也得到提高与发展呢?这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现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参考。作者单位:100096…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预防自杀的方法,其主要方法进建立自杀预防中心和对抑郁病人的心理治疗;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成效,有些学建议可以限制对致命工具或手段的获得以预防自杀,也提出这种方法的一些研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33.
中国城乡青年女性自杀死亡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疾病监测点(1988-1992年)的部分资料,并进行横断面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发现:农村青年女性自杀死亡率几科是城市青年女性的5倍,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青年女性自杀死亡的死因位置均居前列。随着整个医疗技术的进步,传染病以及慢性疾病等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影响青年女性生命健康的自杀行为应该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4.
35.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与慢性期认知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三个月末和治疗三年末各做一次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铁槽铁钉测验、手指敲击试验、动作功能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连线测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言语流利性测验10项神经心理测查及BPRS、SANS、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SIMP-SON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 在急性期阴性症状好转程度越大,智力、记忆好转程度越大;在慢性期阴性症状、GAF以及副反应的改善与多种认知功能改善显著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GAF、药物副反应的改善与认知功能好转有关,但在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36.
李国旺  张培琰 《中国康复》1996,11(3):137-138
根据1982年的调查,我国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1.14‰,轻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22.2‰。我国精神病治疗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患者集中在精神病院中治疗。精神病的预后差,易复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精神病的康复 目前国内的康复工作,大多是针对躯体残疾进行功能矫治和补偿,精神病康复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治疗、康复和预防三者相互重叠,按照现代广义的预防概念,治疗和康复分属2级和3级预肪范围内。因此针对具体患者进行全面统一的处理规划而不要把这三者分割开来才是正确的途径。与躯体残障患者不同,我们不能过分要求精神障碍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因此就要对患者环境方面(包括家庭、单位和邻居等)提出更多的要求使之更具支持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要经历一个极为漫长的艰巨过程。我们不仅要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的心态,掌握生括和劳动的技能使之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承受可能遇到的冷漠歧视或其他打击。我们还应尽力改善患者社会环境,例如在患者家属间做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接纳患者以及去单位要求给患者安排适当的工作等等。要注意这后面的工作是针  相似文献   
37.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三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报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的维持治疗期认知功能、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相关 ,对这组患者进了长期随访研究。研究对象为 1995年 10月至 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或者用药总天数小于 14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对象符合如下标准 :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首发阳性精神症状后 3~ 60个月 ;年龄 16~ 40岁 ;首次发病年龄≤ 3 5岁 ;无癫痫、脑炎、其它脑器质性疾病、血液病等 ;家属及患者均书面同意参加研究。本研究共有 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 ,其中男 87例 ,女 77例 ,平均年龄 2 8 …  相似文献   
38.
抑郁症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培琰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0):713-713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一般不导致智能改变及人格变化,如能及早诊断,及时而恰当的治疗,预后较好。抑郁症的诊断与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一样,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考虑。1症状学标准:即在列出的症状中,需要存在几条症状,才能做出抑郁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讨住院森田疗法治疗过程中神经症患者心理转变机制。方法 对90例患者(包括强迫症56例,恐怖症20例,焦虑症14例)采用日记分析、量表评定、临床观察等方法对森田治疗各期中的心理变化历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卧床期能减轻症状,解除患者抵抗症状的防御心理及提高认识,第二、三期的体力工作能转移注意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善性格,提高心理素质等。 结论 患者在森田治疗四期中有各自的心理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