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目的探讨经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经额部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膜瘤13例,垂体瘤10例,颅咽管瘤5例,三脑室前部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视神经胶质瘤1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5例。结果脑膜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1例;垂体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3例;颅咽管瘤近全切除5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均成功夹闭;三脑室前部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全切除;视神经胶质瘤1例大部切除。结论经额部纵裂入路对前颅底、鞍区重要解剖结构有良好暴露,有利于术中对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垂体柄、视交叉、下丘脑及重要穿通血管等结构的保护,防止术后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也可避免传统的额底入路对嗅神经、直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免疫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活性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与健康者比较CD3、CD2、CD2/CD8和NK细胞是下降的,CD8是增加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细胞的检测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与免疫功能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13.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中药处方10253张,对中药用药及剂量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作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频率大于10%的35味中药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61.07%.有33味药有超剂量使用现象,超剂量处方比例大于50%的中药有12味.结论 中药处方普遍存在中药用药剂量偏大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14.
张国良  刘伟萍  谢礼阳 《江西医药》2008,43(12):1408-140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2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5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24例(80%),密度改变10例(33.33%),胰腺周围液体聚集8例(26.67%),胰腺内坏死5例(15%),并发蜂窝织炎4例(13.33%),少量胸腔积液11例(36.67%)。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15.
目的重新认识影像学在脉络膜骨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曾被影像学诊断为右脉络膜骨瘤而行眼球摘除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右眼脉络膜血管瘤伴钙化的病例分析,结合检索了MEDI。INECD-ROM数据库(1966~2001年)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1年),并复习了1979~2001年有关脉络膜钙化、骨化和骨瘤中文文献共98篇(196例)。结果均未见经病理检查后否认的脉络膜骨瘤的报道。已报道的,其中只有5篇5例脉络膜骨瘤文献、8篇22例脉络膜骨化文献描述了病理检查结果。结论眼底窥视不清,仅有影像学诊断,未经病理证实的病例不宜确诊为脉络膜骨瘤。并提示脉络膜骨瘤、脉络膜骨化和脉络膜钙化是3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716.
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交通动脉瘤为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之一 ,其破裂出血后危害甚大 ,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病人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早期手术治疗是解决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1997年 8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早期显微外科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 11例 ,且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年龄 5 3.8± 2 2 .0 5岁(34~ 6 3岁 )。临床表现 :均有脑膜刺激征 ;意识障碍 8例 ,其中嗜睡或朦胧状态 2例 ,浅昏迷 2例 ,昏迷 3例 ,中至深昏迷1例 ;视力减退 2例 ,单侧瞳孔散大 2例。偏瘫 3例 ,Babinski征 (+ )者 4例。术前…  相似文献   
717.
桥小脑角区是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 ,常围绕 ~ 颅神经 ,并沿颅神经 ,小脑和脑干间隙向各个方向生长 ,由于肿瘤部位深在及周围神经血管复杂 ,手术全切较为困难。我院 1994~ 1999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巨大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15例 ,效果较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36 .3± 7.6岁(15~ 5 5岁 ) ,病程 2 .6± 1.1个月 (2个月~ 5年 )。临床表现 :最多见以三叉神经痛起病 ,本组 9例。其余 6例 ,主要为多颅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面部疼痛、麻木、耳鸣、听力下降、呛咳。其他症状头痛 ,头晕 ,…  相似文献   
718.
胆道非手术减压法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早期诊断及4种胆道非手术减压法的疗效。方法AOSC26例,其中原发病为胆总管结石17例,胆道、胰腺肿瘤9例。采用EST治疗11例,NBD6例,EBD4例以及PTCD5例;胆汁行显微镜检查与细菌培养。结果胆汁细菌培养26例皆为革兰氏阴性菌属,24例(923%)治疗有效,2例(77%)死亡。结论胆道非手术减压法治疗AOSC能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急诊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19.
肺炎衣原体(Cpn)与冠心病(CHD)的密切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研究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及血清里存在Cpn或抗体,但其确切致病机制及抗菌素二级预防和治疗干预研究结果未明。1资料与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150例冠心病患者,55例同期临床可疑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非冠心病患者,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Cpn IgG抗体,巢式多聚酶链反应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pn DNA,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应用阿奇霉素对150例Cpn IgG抗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行6个月干预治疗(安慰剂组72例,阿奇霉素组78例),随访1年,用χ2检验…  相似文献   
720.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工型干扰素受体(IFNAR)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TB组)15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LTBI组)15例、健康对照(HC组)15例,均为同期医院体检人员.应用免疫磁珠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选CD14+单核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CSF)刺激下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随后感染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中IFNAR1和IFNAR2基因表达情况,以2-△△Ct值表示IFNAR1和IFNAR2基因拷贝数.观测HC组、LTBI组、TB组患者各15例,分析不同人群PBMCs中IFNAR基因表达的差异.采用GraphPad 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多组计量资料数据首先进行齐性检验以判断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正态分布,则用-x±s表示,并通过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从而计算q值.计数资料进行“行×列”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H37Rv刺激后,IFNAR1基因表达水平(5.95±0.4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7.5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15,P<0.05);而H37Ra刺激后IFNAR1基因表达水平为(6.54±0.33),与空白对照(7.53±0.41)、H37Rv感染(5.95±0.41)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56、1.57,P值均>0.05);而IFNAR2基因在H37Ra和H37Rv刺激后表达水平分别为(8.81±0.85)、(8.84±0.80),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2.6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10、4.13,P值均<0.05);而H37Ra和H37Rv刺激后IFNAR2的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2,P>0.05).IFNAR1基因在TB、LTBI、HC三组人群之间表达水平分别为(5.39±0.64)、(6.59±0.86)、(7.08±1.1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B vs HC,q=1.91;TB vs LTBI,q=1.53;HC vs LTBI,q=0.87;P值均>0.05),而TB患者IFNAR2基因相对表达量为(5.96±0.5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01±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67,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以诱导巨噬细胞IFNAR基因表达下调,且与菌株毒力无关.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IFNAR2基因表达下调,具有潜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