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司徒灿  张国良 《广东医学》1998,19(12):956-957
为了改善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尿道分流问题,作者自1996年10月-1998年7月对7例膀胱癌患者施行了应用阑尾形成输出道的可控性去带盲升结肠膀眈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46-68岁,平均57岁。其中复发性膀胱癌5例。癌肿位于膀胱三角区或为多发性者2例。病理报告均为膀既移行上皮癌,其中II级4例,III级3例。患者术前3天开始流质饮食,口服链霉素屹,每日2次,灭滴灵0.4g,每日3次。每晚清洁灌肠和口服蓖麻油30ml,术前1天禁食,同时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1…  相似文献   
72.
我科自l992年7月-1993年3月共收治胆囊炎、胆石症155例,均采用小切13胆囊切除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近十多年来,随着导管技术、栓塞材料的发展,介入性治疗已成为血管内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重要功能区的脑血管畸形(AVM),颅内动脉瘤(aneurysm ofbrain),颈内动脉海绵窦漏(CCF)的治疗,更具有其优越性。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国内目前仅有北京、上海等少数专科医院开展了这项手术。今年以来,我院采用该项技术治疗5例脑血管病,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组均采用固体栓子。治疗AVM用栓子,根据畸形供血动脉的内径大小,制成直径  相似文献   
74.
古籍医方中经常出现名为“一字”的剂量名称,如“每服一字”’“各一字”,“用一字”等等,其“一字”何义?曾有人认为,“古代用铜钱量取药末,占铜钱上一个字的容量,相当于一分五厘左右”(见1977年人卫版《<串雅外编>选注》卷二,婴儿疟疾条注释)。笔者认为,此释欠确切。考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有“夺命丹,铜绿一字”记载。明·龚信《古今医鉴》内“化生丸”即此方,其载的铜绿量为“二分半”。可知“一字”当为“二分半”之谓。明·李梃《医学入门》在“释方”一节中言:“古方一钱四字,一字二分半也。”可见古方中之“一字”剂量,实应指二分五厘,而不是“一分五厘左右”。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条云:“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此方每次服用的剂量,是先从小量开始,按倍数递增,很有规律。即先服二分半,后五分,再一钱。由此亦可以佐证“一字”即“二分五厘”,而非谓“相当于一分五厘左右”。  相似文献   
75.
经显微手术处理的难治性脑瘤86例,其中脑干肿瘤17例,海绵窦(CS)肿瘤7例,斜坡脑膜瘤12例,丘脑肿瘤14例,松果体区肿瘤12例,巨型(直径)>4cm)听神经瘤21例,枕大孔区肿瘤3例。肿瘤全切和近全切除69例,大部和部分切除17例,死亡1例。难治性脑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应根据肿瘤的具体部位、大小及其扩展的范围而选择适当的入路,力求显露充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多地摘除肿瘤,乃至于全切除。以便提高术后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6.
现在各个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越来越多的广泛使用,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但在检测患者标本时,由于存在试剂间的化学污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容易造成系统误差。这一点目前并未得到生化检验人员足够的重视。出现问题时,往往未能追究原因,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多年经验探讨试剂间污染来源并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77.
食管裂孔疝6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方法,阐述食管裂孔疝治疗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01/2007-12治疗63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47例,内科保守治疗13例,均取得良好效果;3例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观察随访无变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食管裂孔疝,因临床症状的轻重及有无,分别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观察随访,腹腔镜及内镜治疗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 IF)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0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肺炎衣原体血清特异性IgG、IgM抗体,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率分别为72.0%、5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感染率分别为15.0%、1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血脂水平:TC(6.1±1.48)mm o l/L,TG(2.69±1.91)mm o l/L,LDL-C(3.85±0.25)mm o l/L,HDL-C(1.03±0.56)mm o l/L;对照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4.22±0.43)mm o l/L,(1.08±0.25)mm o l/L,(2.48±0.65)mm o l/L,(1.15±0.59)mm o l/L;两组CRP水平分别为:(13.72±5.30)m g/L,(5.61±2.4)m g/L;两组在血脂、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病例组中,肺炎衣原体阳性者(感染组)血清TC、TG浓度及CRP水平高于阴性者(非感染组)(P<0.05),HDL-C浓度略低于非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与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中的CRP和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79.
背景许多动物实验表明,低频超声波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速率.本研究已采用低频超声波介导局麻药来测定在人体透皮的速度与深度.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波对恩纳局部镇痛起效时间的影响,为临床研究低频超声给药和扩大恩纳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设计采用双盲同体配对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秦都医院完成,所有研究对象为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干预对24例健康青年志愿者的双上臂采用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试验者两上臂同时涂抹1 g恩纳,10 min后试验组上臂进行低频超声(20 kHz)介导,强度为0.5 W/cm2,介导时间10min.主要观察指标用美国产TranscucerIndication Model 1601C尼龙棒机械压力测痛仪每5 min测量两组镇痛起始时间,共观察2 h.试验结束后观察皮肤组织学变化.结果低频超声干预组平均镇痛起始时间为(34.58±3.87)min,对照组为(43.75±4.72)min.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2,P<0.01).低频超声可使角质层间质增宽和疏松.结论低频超声可以促进恩纳透过皮肤,缩短恩纳局部镇痛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80.
<正>随着心脏外科及体外循环麻醉技术的进步,心脏外科手术逐渐普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术后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显得至为关键。有报道[1]称25%的心脏病患者术后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昏迷是其中最严重且影响术后存活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干预心脏外科手术后昏迷患者2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为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心外监护病房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后48h仍未苏醒的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