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9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提取中医腹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基于当代中医权威著作,分析历代医案数据库中关于腹痛的4718种临床描述的辨证意义,并对腹痛的内涵进行界定。结果:筛选出腹痛的35个常见临床特征,包括4个发生部位,3个牵掣部位,15个疼痛性质和13个影响因素。结论:腹部可划分为脘腹、脐腹、少腹和小腹4个区域,腹痛有35个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82.
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与统计方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历代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以期使分类、命名和诊断严重不统一的中医证候统计规范化,并能为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3.
门静脉血栓(PVT)是产生于门静脉和(或)其分支的血栓,肝切除术后急性PVT指术后30 d内发生的,或在门静脉形成侧支循环之前的血栓状态.PVT形成后,若不及时干预,血栓会沿着门静脉系统蔓延扩展,导致入肝血流急剧减少,发展为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高,病死率高.国内外文献对于肝切除术后PVT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报道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为制定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开展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的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常规性主动监测是在广东省原疫区12个县每年各在1个乡镇对所有外来流动人口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血吸虫病检查,监测县每年检查300人以上;选择性主动监测是全省按地理、经济分层整群抽样抽取26个县,每县以乡镇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来自外省疫区人群进行1次血吸虫病检查,检查500人以上。主动监测均以≥6岁的外来流动人口为监测对象。被动监测通过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全省输入性可疑病例进行核查。用胶体金免疫渗滤法(D IGFA)筛查,抗体阳性者再用尼龙绢集卵法或改良加藤氏法(Kato-katz)检查血吸虫卵、毛蚴。结果 2005—2009年广东省流动人口进行常规主动监测10 728人,选择性主动监测16 322人,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2%和1.84%,2种监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性主动监测发现慢性血吸虫病例66例,其中排虫卵者6例,5年被动监测共发现血吸虫病例235例,7例在粪便中查获虫卵或毛蚴,其中在2005年发现急性感染病例3例。301例输入病例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占94.35%(284/301),主要为20~54岁,占69.77%(210/301),农民工、工人占54.49%(164/301)。结论输入性血吸虫病例是影响广东省血吸虫病疫情的主要潜在危险因素,必须加强对来自疫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现阶段要重点开展选择性主动监测,同时加强被动监测。  相似文献   
85.
藁杆双脐螺可作为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1981年证实在深圳市局部地区有该螺孳生; 2013年再次调查发现, 该 螺已在深圳市、 以及周边的东莞市和惠州市等地大范围蔓延扩散, 并已在当地形成较优势种群, 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由 于深圳市及周边地区与国际交流密切, 劳务输出等人口流动性大, 且目前我国由境外输入的曼氏血吸虫病病例报道亦逐 渐增多, 因此曼氏血吸虫病在我国传播或流行的潜在风险因素正在逐步增加,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 施, 加强监测, 降低该病在我国传播或流行的风险。本文就藁杆双脐螺在中国内陆的发现、 分布、 扩散蔓延及传病风险等 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相关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16例肝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H-PVT)形成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6例PH-PV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16例均经增强CT检查确诊.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4~74(58.44±11.29)岁.肝细胞癌(HCC)4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171例(18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各组间术后复发率、泪膜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A组的治愈率明显低于B、C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修复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B组,修复时间和治愈率优于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术后早期的泪膜稳定性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而且能够改善泪膜功能,是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8.
欧洲药典标准物质指导原则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简称EDQM)是负责欧洲药典质量标准起草及标准物质制备的机构,目前有35个成员国和18个观察员国,其中有欧盟以及欧盟的24个成员国。欧洲药典作为法定质量标准在欧洲34个成员国中执行,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药典之一。我国于1994年成为EDQM的观察员国。所有在欧洲销售的原料药、植物药和药物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包括辅料都必须通过EDQM的CEP(Certification of Suitability of European Pharmacopoeiamonographs)认证。该机构同时还负责欧洲药品质量监督的技术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89.
通过整理11743条历代医案中涉及的口部症状4660种描述,提取出45个口部症状单元,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其中存在多个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没有提及的内容。此研究将有利于规范和完善中医口部症状的名称及内涵。  相似文献   
90.
中医症状中的感觉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症状没有公认的界定标准。本文基于人体感受器提出了比中医症状更基础的概念-感觉症状。一个完整的感觉症状由观察者、观察工具、观察对象、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制定感觉症状的确认方法,发现在51186条历代医案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感觉症状有1195个。可望有利于中医症状的内涵界定和中医、西医学在症状体征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