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7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喉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成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第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法定量观察 38例喉癌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并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喉癌组织内血管形态不规则 ,血管分布具有异质性 ,在癌巢实质内存在几无血管的“空白区”。 2癌组织中的 MVD显著高于癌周正常组织 (P <0 .0 1)。 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喉癌组织 MVD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1) ; 、 期喉癌组织 MVD高于 、 期 (P <0 .0 1)。 4声门上型喉癌组织 MVD与声门型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5喉癌组织内 MVD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组中分别为 (2 4.70± 6 .36 )、(2 8.6 4± 11.5 4)、(2 9.0 7± 7.84)个 / HPF。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1喉癌组织内存在血管增生现象 ,增生血管主要位于肿瘤间质 ,分布具有异质性。 2喉癌组织内MVD与喉癌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3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利于肿瘤的侵袭转移 ,喉癌组织 MVD的测定可望作为评估预后的又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2.
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在重建喉支架、恢复喉粘膜衬里、防止肉芽生长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难题 ,重建材料及手术方法选择不当 ,常致手术失败 ,不能恢复喉气管全部功能[1] 。我们自1991~ 1997年用会厌及胸舌骨肌筋膜对33例喉气管狭窄患者进行一期重建取得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33例喉气管狭窄患者中 ,男 2 3例 ,女 10例 ;年龄 13~ 6 5岁 ,平均 2 8岁。 2 4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狭窄原因 :喉气管外伤 2 2例 ;喉部分切除术后 4例 ;长时间经口气管内插管 3例 ;有机磷中毒急症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 2例 ;喉气管炎性狭窄 2例。狭窄部位 :声…  相似文献   
93.
范文斌  王娜  张立强 《求医问药》2014,(18):249-250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10日至2014年8月10日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综合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神经症状的消失时间及各时间段神经行为的评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29例患儿中,存在轻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2.41±1.01)d,存在中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7.24±0.25)d,存在重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9.67±2.53)d;在对照组29例患儿中,存在轻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4.41±1.53)d,存在中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9.31±2.23)d,存在重度神经症状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为(10.75±2.83)d。观察组患儿的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3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29.23±3.56)分,对照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29.82±3.90)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7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35.49±2.67)分,对照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35.27±4.55)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0~14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39.89±0.86)分,对照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为(35.88±2.21)分,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胡锦华教授     
胡锦华教授(1942—),我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他1959年毕业后就职于上海市卫生教育馆,至今已从事健康教育工作60余载.胡锦华教授曾任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大众卫生报》社社长、WHO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等职.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制备肠溶包衣的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以及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使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55)对其进行肠溶包衣;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观形态,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大小,用Zeta电势测定仪测定其Zeta电势,使用HPLC法测定离心上清夜中胰岛素浓度,计算包封率。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均匀、圆整,包衣前后粒径分别为(281±10)nm和(328±13)nm,Zeta电势分别为(30.4±6.97)mV和(33.7±6.69)mV,包封率分别为78.5%和74.3%;肠溶包衣纳米粒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释药速率均明显低于未包衣纳米粒,突释效应显著减小;未包衣复合物纳米粒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浓度,其降糖效果能持续20 h以上,肠溶包衣后,降糖效果明显增强;肠溶包衣前后在模型大鼠体内24 h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12%和16.29%。结论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可以有效抑制胰岛素的突释,促进其吸收,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血糖浓度,能够作为胰岛素口服给药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入路上颌窦病变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犬齿窝入路上颌窦开窗术、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Denker术式联合鼻内镜上颌窦病变切除术等多种入路对59例上颌窦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鼻内镜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7.
ICU 病房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最末  张立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73-1475
目的:了解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及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ICU124例院内肺部感染者取深部痰液进行培养并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138株病原菌,其中G-菌104株占75.4%,G+菌24株占17.4%,真菌10株占7.2%。前两位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6株,阴沟肠杆菌17株。药敏试验显示: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最高达83.3%,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敏感率最高达100%。结论: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8.
张立强  马跃文 《中国康复》2017,32(4):313-315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和间歇牵引两种牵引方式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85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A组接受坐位持续牵引,B组接受坐位间歇牵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及4周时,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旋转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值(VBLADI)。结果:治疗2及4周时,2组患者VAS评分及VBLADI值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趋势(P0.01),颈椎AROM均较治疗前呈持续增加趋势(P0.01);治疗2周时,B组VAS评分及VBLADI值较A组显著降低(P0.01),A组颈椎AROM值高于B组(P0.05);治疗4周时,2组VAS评分及颈椎ARO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VBLADI值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间歇牵引对早期颈椎疼痛、旋转受限疗效显著优于持续牵引,而治疗后期两者没有显著差别。持续牵引在治疗的各个时期对寰齿关节复位疗效均显著优于间歇牵引。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曲马多局部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各36例.术前5 min,局部注射组双侧扁桃体窝局部注射、静脉注射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拔管后即刻、2、6、12和24 h时的FPS-R疼痛评分,拔管后即刻、30 min、1h时的镇静程度评分,24 h内追加镇痛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镇静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注射组术后6h时的疼痛评分、24 h内追加镇痛药的例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较静脉注射组低(P<0.05).结论:与静脉注射相比,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前局部注射曲马多可提供更有效的术后镇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0.
研究通过对乡镇卫生院部分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不合理用药现象.针对试点中一些问题,提出要继续加强研究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补偿机制和政策支持,发挥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积极性、健全实施临床路径的激励机制,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和部门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