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新生1日龄大鼠随机分成三组:EPO干预组(A)、模型组(B)及正常组(C)。A组腹腔注射EPO 300μ/kg.d,隔日一次。B组及C组未予任何药物。第8天A及B组行缺氧复氧冷刺激1次/日,连续2天,建立新生鼠NEC模型。所有动物于造模后24小时断头处死,取近回盲部近端肠管1~2 cm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剩余肠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PAF、IL-8、IL-10的含量。结果 A组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较B组肠壁损伤轻,组织病理学评分低(P<0.05),肠组织PAF、IL-8分别为(18968.78±2548.65 pg/g.pro,40.65±9.24 ng/g.pro),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IL-10为74.34±5.27 pg/g.pro,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以减轻新生鼠NEC的肠道炎症反应,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对15例房间隔缺损,19例室间隔缺损儿童进行了血浆心钠素(ANP),心脏指数(CI)和钠排泄分数(FENa%)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A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7.23+83.04 VS 17.51±6.55)P<0.01。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2±0.35 VS 4.06±0.33)P<0.05。FEN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0.37±0.06 VS 0.38±0.07)P>0.05;34例患儿血浆ANP水平与CI呈负相关(r=-0.75,P<0.05)。提示:房室间隔缺损患儿血浆ANP水平可用来估价该类患儿的心功能。本组患儿血浆ANP水平升高同时FENa%正常,这一现象可能与机体ANP受体的再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3.
探讨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川崎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对 117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并发心律失常者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普罗帕酮。并在静注普罗帕酮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 (ANP) ,心脏指数 (CI)。结果 :总转复律为 78.6 3% ,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的转复律明显低于未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 (73.5 9%VS 91.5 6 % ,P <0 .0 5 )。心律失常发作时患儿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P <0 .0 5 )。结论 :普罗帕酮是一个治疗小儿川崎病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但对于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54.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阿奇霉素加丙种球蛋白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各5 6例,A组予阿奇霉素加丙种球蛋白治疗,B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热退,咳嗽减轻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均能较好控制症状,治疗2周后X线胸片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A组在热退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上均较B组短,差异显著(P <0 .0 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右肺中叶综合征在儿科是一个较少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实验室检查可白细胞增高,血小板不受影响.但本院收治的1例却以突出的血液方面改变为特点,表现为极低的粒细胞和极高的血小板,故贻误达2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rbility factors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 Methods Totally 21 patients who had CRBSI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CRBSI was higher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preterm infants, gestational age among 28 ~34week, whose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maining time were obove three weeks. Princip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CRBSI were poor feeding, unaocountable tachycardia, temperature instability, stressed hyperglycemia,refractoriness metabolic acidosi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s wer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35.7%), Klebsiella pneumonia, bacilli ( 11.9% ) Staphylococcus aureus (9.5 %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7. 1%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7.1% ).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RBSI were concealment,and reducing the time of inserted central catherization and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trengthening the nutrition of body would provid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CRBSI.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对MPP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62例MPP病例随机分成MPP治疗组30例和MPP对照组32例,并以同期体检的26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MPP病例均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MPP治疗组同时加用脾氨肽口服治疗。在MPP急性期及治疗后分别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观察MPP病例临床症状体征恢复的情况。结果 MPP患儿的CD3+、CD4+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CD8+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MPP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MPP对照组,CD8+比例低于MPP对照组(P<0.05)。MPP治疗组症状体征较MPP对照组恢复快(P<0.05)。结论 MP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脾氨肽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MPP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8.
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心脏内分泌的改变情况。对 1 31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并发心律失常者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胺碘酮。并在静注胺碘酮前后分别测定血浆心钠素 (ANP) ,心脏指数 (CI)。结果 :总转复率为 87.79%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达复率为 90 .80 % ,室性心动过速的患儿转复率为 81 .82 % ,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各种心律失常发作时患儿血浆心钠素A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CI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复后 (P <0 .0 5 )。其间无一例病情恶化者。结论 :胺碘酮是一个治疗小儿心肌炎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但部分患儿对该药物不甚敏感。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性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对32例因G-6-PD缺陷导致黄疸的新生儿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辅酶Ⅱ(NADP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改换血治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辅酶Ⅱ含量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G-6-PD缺陷性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换血需求。其治疗机制与减少红细胞过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64、CD16表达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近2个月产科顺产分娩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共20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脐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64、CD16表达的测定,与同期30例健康成人检测结果比较,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171.23±83.97道尔顿),高于成人对照组(98.05±44.92道尔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CD16的表达(939.12±140.61道尔顿)明显低于对照组(1269.44±107.35道尔顿)(P〈0.01)。脐血淋巴细胞CD64、CD16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37.66±4.85道尔顿、84.42±51.23道尔顿)与成人淋巴细胞CD64、CD16的表达相比较(34.77±5.32道尔顿、81.07±50.11道尔顿)无显著性差异(P〉0.05)。脐血单核细胞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道数(291.08±118.91道尔顿)与成人单核细胞CD64(256.61±143.02道尔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D16的表达(67.99±19.46道尔顿)较对照组(49.60±17.75道尔顿)明显升高(P〈0.01)。结论 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高水平表达,而CD16的表达降低;单核细胞CD16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