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1999年 7~ 9月份 ,我县先后有几所中学发生大面积的隐翅虫皮炎流行 ,我们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对造成这次流行的原因和本病的治疗进行了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调查对象 选择就诊较集中的 5个乡镇的中学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 5所中学的全部住校及走读生 ,均为初一至高三的学生 ,共调查了 16 85人 ,其中男 10 5 0人 ,女 6 35人 ,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2 0岁。1.2 调查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 ,并作全身查体记录皮肤科所见。记录是否有全身症状 ,皮损的性质、部位、范围 ,并实地查看了学生教室、寝室及校内外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切口入路与经侧胸壁切口入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1例前纵隔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剑突组(n=17)与肋间组(n=24),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剑突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短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剑突组为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天、第5天,剑突组VAS疼痛评分低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个月~1年,两组各复发1例,均为胸腺癌患者,出现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两组复发率分别为5.88%与4.17%;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3,P=0.5799)。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经剑突下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独特微创优势,适于大多数前纵隔肿瘤患者,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1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81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均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100.00%),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6.67%、合并症发生率为79.01%;经临床对症治疗前后舒张压并无显著变化(P>0.05),但收缩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MG并进行胸腺扩大切除+纵隔脂肪清扫手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疗效判断按照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标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上2项称为有效)、稳定和恶化。结果总有效率为82.3%,1、3、5年有效率分别为:85.7%、89.4%、76.9%。性别构成、手术时年龄、手术后病理分型、手术前后是否发生危象、肿瘤大小、发病年龄等均与远期疗效无关(P>0.05);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术前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术前服用激素时间与远期疗效有关(P<0.05)。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MG有效手段;术后随随访时间的延长,缓解率和有效率逐渐提高;非胸腺瘤随随访时间延长比胸腺瘤疗效要好,但非胸腺瘤与胸腺瘤远期疗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MG的有效手段;手术应综合考虑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术前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术前服用激素时间,以期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