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目的研究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疫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医方式、是否延迟就医、病情严重程度及医疗机构处置此类患者的方式有无变化。 方法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入院的STEMI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其中男性74例,女性17例;年龄29~89岁,平均(60.6±13.1)岁。将患者按照深圳市确诊COVID-19患者的最早发病时间(2020年1月1日)为节点,分为无疫情组和疫情组,分析其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比较来院方式、发病到就诊时间(PTD)、再灌注方式、门球(D2B)时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MVD)占比、转归及住院天数等的差异。 结果无疫情组患者的年龄为(57.9±12.6)岁,小于疫情组[(63.3±13.0)岁](P<0.05),而性别、基础疾病史、吸烟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PTD时间、D2B时间、来院方式、住院天数、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疫情组患者选择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占比为95.8%,高于疫情组的62.8%,但选择溶栓的占比例却低于疫情组0%比11.6%(P<0.05)。两组中直接PCI治疗患者术前TIMI 0/1级比例、术后TIMI 3级比例以及MVD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STEMI患者的平均就诊年龄相对较大,就医方式仍以自行就医为主,未发现就医延迟和疾病危重程度升高的现象,医疗机构对STEMI的处置方式上选择溶栓治疗的比例升高,直接PCI治疗的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502.
50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均行无创通气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组(n=40)和NPPV组(n=40),比较两组血气分析、循环情况、口腔干燥度、舒适度、疾病转归情况、治疗期间合并症及90d内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6h后p H值、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h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HFNC组SpO_2、SpO_2/FiO_2明显高于NPPV组(P0.05);治疗6h后,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HFNC组RR、HR明显低于NPPV组(P0.05);HFNC组口腔干燥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NPPV组(P0.05);NFNC组ICU住院时间明显比NPPV组短(P0.05),两组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HFNC组胃肠障碍、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NPPV组(P0.05);两组30d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FNC组90 d生存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HPPV组的62.50%(25/40)(P0.05);两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膨胀不全、误吸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HFNC、NPPV的再次插管、气管切开率均较低,但HFNC在改善氧合、循环效果效果更显著,且舒适度、耐受性更佳、不良反应少,远期生存率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04.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治疗成人多囊肾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67侧)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其中17例双侧(5例一次同期完成,12例分期完成)囊肿去顶术,33例单侧去顶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0例(67侧)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5ml。术后2例出现肾周引流漏尿,每天引流量200~600ml,10天后消失;余48例恢复顺利,未发生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多囊肾,未见恶性变。42例术后平均随访12(6~30)个月,腰痛减轻26/31例;血压正常10/22例,较术前有所下降12/22例;BUN及Cr正常8/18例,较术前有所下降10/18例;复查彩超肾脏术后体积较术前均明显缩小。结论:经腹腹腔镜下多囊肾去顶减压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可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肾功能,是治疗成人多囊。肾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5.
目的 评价醋酸卡泊芬净静脉注射后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4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 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 方法 分成两组, 治疗组24例, 给予醋酸卡泊芬净, 首日70 mg, 次日起50 mg&#8226;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时间>1 h,2~4周后, 改为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 对照组18例, 静脉滴注卡泊芬净, 首日70 mg, 次日起50 mg&#8226;d-1,完成全部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治愈5例, 显效10例, 进步3例, 无效6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 对照组治愈5例, 显效7例, 进步2例, 无效4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结论 两种方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有效, 卡泊芬净静脉滴注后改用口服伊曲康唑有较好的疗效, 且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06.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SHP)对药学监护作了统一定义:药学监护是药师直接地、负责任地提供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监护服务,其目的是让患者实现肯定的治疗结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病情危重,治疗复杂,需要医师、护士、药师以及其他人员形成一个团体,共同努力。ICU的临床药师有责任保证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来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包括发现和解决与阻止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恰当治疗的等药物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507.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用于早期早产儿的治疗.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肠道喂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24小时内予口服或经胃管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次,3次/天,连用28天.观察二组喂养不酎受发生率,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在微生态制剂用于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用于早期早产儿的治疗,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及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08.
<正>应用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快捷、术后易护理、术后切缘整齐美观等优点[1],已被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商环包皮环切术有两种术式:一种是内环内置法,一种是内环外置法。究竟哪种术式更具优势,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们对735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采用内环内置法和内环外置法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术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509.
510.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病例资料,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静滴,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对治疗和预后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