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董萍萍  张加余  魏永利  兀琦  徐静  李华健  代龙  王少平 《中草药》2021,52(15):4607-4613
目的研究土鳖虫活性肽LL8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并考察LL8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对LL8进行N端标记(FITC-LL8),SD大鼠随机分为FITC-LL8高、低剂量(10、5 mg/kg)组,各给药组im相应药物,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EnSpire多标记微孔板检测酶标仪,辅以DAS2.0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以偏最小二乘法为计算原则,根据药动学理论得出FITC-LL8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200 mg/kg)组、土鳖虫(3 g/kg)组和LL8高、低剂量(50、25 mg/kg)组,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1次/d,连续3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C和TG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低剂量LL8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趋势相似。与对照组比较,LL8组大鼠血浆中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TG、T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内出现明显脂肪空泡与脂滴,各给药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明显改善。结论 LL8在SD大鼠体内半衰期较短,且能够抑制大鼠肝脏脂肪堆积,具有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本研究概述了光声光谱、褶合光谱、近红外光谱、胶束色谱、高速逆流色谱等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中药现代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玫瑰枸杞发酵饮品发酵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玫瑰枸杞发酵饮品发酵前和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总量均增加;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总量由发酵前的2,630.01μg/mL增加到发酵后的4,893.77μg/mL;水解氨基酸的总量由发酵前的2,928.47μg/mL增加到发酵后的9,739.37μg/mL,发酵后样品中的水解氨基酸总量约为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倍。结论:发酵可促使氨基酸的溶出与转化,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增加玫瑰枸杞发酵饮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玫瑰花、玫瑰茄及枸杞子3者复合物提取液经肠膜明串株菌肠膜亚种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PLC-LTQ-Orbitrap MS)技术对其复合物提取液及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及鉴定。结果:根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同时结合色谱保留行为、质谱裂解规律、特征碎片离子、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共筛选鉴定了48个化学成分,包括39个有机酸、6个黄酮及3个花青素类成分。结论:玫瑰花、玫瑰茄及枸杞子3者复合物提取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苷类成分可以转化为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苷元类成分,可为其他发酵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55.
HPLC-HR-MS~n法鉴定苦碟子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HPLC-HR-MSn法快速鉴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的酚酸类成分。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ESI-LTQ-Orbitrap质谱负离子模式检测苦碟子注射液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HPLC分离良好,根据多级质谱和精确分子量数据,从中共鉴定了25个酚酸类成分,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15个,酒石酸类化合物6个以及小分子酚酸4个。结论建立了酚酸类成分的HPLC-HR-MSn检测方法,为进一步阐明苦碟子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HPLC-DAD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中2个活性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DAD测定白花蛇舌草药材中2个蒽醌类成分2-甲基-3-甲氧基蒽醌(蒽醌Ⅰ)、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蒽醌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蒽醌Ⅰ在0.998~9.98μg(r=0.999 6)、蒽醌Ⅱ在0.675~6.75μg(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7%(RSD 1.13%)和99.51%(RSD 0.69%)。不同批次的白花蛇舌草药材中蒽醌Ⅰ和蒽醌Ⅱ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蒽醌Ⅰ和蒽醌Ⅱ的比例也无明显规律。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中2-甲基-3-甲氧基蒽醌和2,3-二甲氧基-6-甲基蒽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7.
芪归银复方由黄芪、当归、金银花、青蒿、虎杖5 味药组成,不仅能够配合抗生素治疗耐药菌,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尚未明确其治病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查阅文献,对该方中5 种单味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所含的170 种化学成分进行归类,以期为芪归银复方中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最终明确其延缓耐药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建立贯叶金丝桃药材中芦丁、金丝桃苷、萹蓄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共5个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Extend-C(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芦丁、金丝桃苷、萹蓄苷、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27~5.27μg,0.635~6.35μg,0.476~4.76μg,0.476~4.76μg,0.482~4.82μg,0.508~5.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4%(RSD 0.73%)、99.31%(RSD0.91%)、99.57%(RSD 1.14%)、98.81%(RSD 1.71%)、99.41%(RSD 1.47%)。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中5个黄酮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法简单、可靠、准确,可用于贯叶金丝桃中5个黄酮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9.
李司忒氏菌脑膜炎临床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因发作性全身抽搐10余年加重2周,拟癫痫、中枢感染,于1987年12月28日收住院治疗。患者于10余年前,初次为上学途中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数分钟后症状消失,以后时有发作,曾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因未能坚持正规服药,症状始终未能很好地控制。入院2周前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增加,并出现“感冒”,尔后头痛、发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