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目的:评价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和卫生技术评估(HTA)网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定性合成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1篇,其中HTA报告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7篇,经济学研究12篇。在有效性方面,VDZ有效提高IBD患者的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无类固醇缓解率、黏膜愈合率。安全性方面,VDZ的一般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因不良事件停药、严重感染、输注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优于其他IBD生物制剂,发生率低且为轻中度,其中鼻咽炎发生率较高。经济性方面,基于中国医疗保健体系,对于既往未接受过抗TNF-α治疗或抗TNF-α治疗失败的克罗恩病患者,VDZ比传统药物经济;对于既往未接受过抗TNF-α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VDZ比英夫利昔单抗经济。结论:VDZ治疗IB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抑郁症、高血脂症及共病是否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影响。方法: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病情稳定的抑郁症患者51例(符合ICD-10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高血脂症患者38例(符合中国成人血脂指南的诊断标准)、高血脂症共病抑郁症患者40例、正常对照56例。所有受试完成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和认知功能的测量。结果:高血脂共病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低于高血脂症组[(24±3),(24±4)vs.(26±3),均P0.05],抑郁症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25±3),P0.05;高血脂症共病抑郁症组的Stroop C改正数多于其他三组(均P0.05);高血脂症组的逻辑记忆即刻和延迟总分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高血脂症共病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的词语流畅性总词汇数量少于高血脂症组(均P0.05);高血脂共病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正确数都分别少于高血脂症组、正常对照组(均P0.05);高血脂症共病抑郁症组和抑郁症组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持续错误数要显著多于高血脂症组、正常对照组(均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而高血脂症可能并不总是影响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3.
This paper had reported tha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R and PR distribution of endometrium on the device and in other place of uterus. The result was that there was no bleeding in endometrium on the device,but bleeding at other place,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ether tire device was the cause of bleeding or ER and PR is to be studied further.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在评价抑郁症及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脑部微观结构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26例抑郁高血压共病患者(共病组)、26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3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用3.0T磁共振仪进行DKI扫描,使用DKE软件计算平均扩散峰度(MK)值;比较4组间MK值的差异;比较差异脑区平均MK值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组MK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右额中回、右梭状回、右前扣带回、左中扣带回、左后扣带回、右岛叶、右海马、右枕下回及左枕中回、双侧楔前叶、双侧壳核、两侧颞下回和颞中回(P<0.05),共病组MK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右额上回、右梭状回、右前扣带回、右中扣带回、左后扣带回、双侧海马、双侧海马旁回、左枕中下回、双侧楔前叶、右壳核、左舌回、双侧颞中回及颞下回及左侧丘脑(P<0.05),高血压组无MK减低区。相对于抑郁症组,共病组MK下降脑区为右额下回、右梭状回、右岛叶、右扣带前回(P<0.05)。右侧海马(r=0.421,P<0.001)及右侧额中回(r=0.400,P=0.001)的平均MK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和抑郁共病患者存在广泛的额叶-皮层下-边缘系统脑白质微观结构损害和功能异常;高血压可能对抑郁症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疲乏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嘱其不适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4个月的电话随访,对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指导。应用疲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评估问卷(HAQ)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症状及功能状态。结果出院后4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疲乏程度及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功能状态除进食、触物、活动外,其他条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疲乏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血液透析中心院感进行管理.方法 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于2020年1月30日组建FMEA小组,应用FMEA法找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过程中血液透析中心院感管理存在的高风险失效环节,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结果 使用FMEA进行风险管理后,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率及正确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正确率、患者口罩佩戴率及正确率均较管理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法可以帮助管理者科学、快速地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血液透析中心存在的风险环节,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吸烟在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间113例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分析其吸烟状态与估算肾小球滤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  113例IgA肾病患者中吸烟者38例,其中既往吸烟者12例、目前吸烟者26例。吸烟者eGFR显著低于非吸烟者(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与eGFR (β=-0.220,P=0.031)呈负相关。吸烟者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更重,表现为间质炎细胞浸润积分(P=0.023)、间质纤维化积分(P=0.000) 、肾小管萎缩积分(P=0.003)和血管壁增厚积分(P=0.004)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增加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风险(OR=4.874,P=0.020)。进一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与肾间质纤维化积分呈正相关(b=1.747, P=0.004)。Pearson和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吸烟量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308,P=0.001),与肾间质纤维化积分(rs=0.428,P=0.000)、小管萎缩积分(rs=0.284,P=0.003)、炎细胞浸润积分(rs=0.232,P=0.016)、血管壁增厚积分(rs=0.264,P=0.00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吸烟是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吸烟量增大,可能会增加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及病理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比较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曲松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综合价值,为集采政策的更好落地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7家中心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曲松真实世界数据,借助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平衡组间差异,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宜性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PSM后,集采组与非集采组各纳入510例患者进行分析。有效性评价: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曲松的临床有效率、72 h有效率、细菌学疗效及感染相关指标(体温、WBC、NEUT、NEUT%、CRP、PCT)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患者比例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AEs)发生率和AEs相关指标(WBC、Hb、PLT、EOS、ALT、Urea)异常率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均未发生TBiL异常;而集采组NEUT、AST、Cr异常率低于非集采组(P<0.05)。经济性评价:最小成本法显示,集采注射用头孢曲松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期间总药品费用及总抗菌药物费用低于非集采组(P<0.01);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与最小成本法分析结果一致。适宜性评价:集采注射...  相似文献   
29.
[摘要] 目的:高尿酸血症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本研究拟分析在肾内科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现状、血尿酸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纳入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血尿酸控制情况,分析患者血尿酸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高尿酸血症患者1499例,平均年龄55.9±17.7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60mL/min/1.73m2者752例(50.2%)。1246例(83.1%)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30岁以下患者药物治疗率较低(P<0.01);相较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药物治疗率较低(P<0.01)。平均血尿酸水平431.5±118.3μmol/L,血尿酸达标率46.4%,男性44.1%,女性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其他年龄组,30岁以下男性患者血尿酸达标率更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尿酸控制与患者年龄、性别有关,男性及30岁以下患者血尿酸更不易达标。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肾内科门诊常见病,且多合并肾脏基础疾病。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需重视年轻、男性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探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精准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昆明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住院期间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84例临床信息,并根据是否进行CYP2C9(1075A>C)、VKORC1(1639 G>A)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