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
高纯度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和体外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高纯度分离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方法,建立高纯度体外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方法】选择正常的新鲜子宫内膜组织20例,通过酶解,过滤及贴壁纯化等技术,每例均用Ryan方法(对照组)及改良的新方法(改良组)分离、纯化及培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并进行传代。【结果】18例标本获得成功,对照组分离的间质细胞纯度为(84.22±5.17)%,腺上皮细胞纯度为(62.11±6.23)%;改良组分离的间质细胞纯度达(97.89±0.96)%,腺上皮细胞纯度(95.12±2.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良方法简便,可高纯度分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在体外建立高纯度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更利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子宫内膜的各种功能及干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CI患者非病灶区慢性脑血流低灌注量化指标与VCI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部位脑CTP在识别VCI及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用MMSE和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筛选出VCI患者40例及评估正常对照组18例.40例患者按MoCA评分分为VCI-ND组21例和VaD组19例.认知功能评估后24 h内行CTP检查,得到CBF、CBV和TTP的脑灌注参数图,标准化非病灶区各脑叶皮层及丘脑为ROI,镜像法分别测量两侧ROI的CBF、CBV、TTP值.结果 MMSE与MoCA两种方法对VCI障碍患者检出率比较显著差异(P<0.05),MoCA量表对VCI-ND更为敏感.脑CTP中CBF、CBV及TTP的高低与MoCA评分高低明显相关.非病灶区CBF、CBV数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CBF较CBV更明显;TTP值随认知障碍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在不同脑区,CTP灌流参数也有不同,在丘脑、颞叶和顶叶CBF和TTP较为敏感,VCI-ND组和Va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 更多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h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及连接蛋白(Connexin,Cx)43、3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以荧光黄染料在细胞同的扩散作为评价间隙连接通讯的指标,观察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GJIC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技术,观察EGF对Cx43、Cx 32表达的影响.[结果]EGF可显著抑制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GJIC功能(P<0.01);增强Cx43、Cx2表达(P<0.05).[结论]EGF可显著抑制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GJIC功能,提示其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的阶段扮演重要角色;EGF增强子宫内膜Cx43、Cx2表达,提示Cx表达量不能完全反映GJIC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了解重组人催乳素(rhPRL)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治疗作用。【方法】先建立大鼠EM模型50只,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实验1组10例,实验2组10例,实验3组10例,Danazol对照组10例,生理盐水对照组6例,空白对照组4例。然后用不同浓度的rhPRL(每日分别为200μg/kg、100μg/kg、50μg/kg)给实验大鼠腹腔内注射,Danazol对照组每日灌喂Danazol(80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以与实验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空白对照组不加干预。观察指标:肉眼观察EM模型的消长及粘连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用ELISA法测量血清中IL-2、IL-4的含量,大鼠阴道涂片,观察动情周期的变化。【结果】建模后60%的大鼠动情周期发生了改变。用rhPRL治疗后大鼠动情周期全部呈抑制状态,显示出rhPRL对性腺功能抑制。用rhPRL治疗后,异位病灶缩小,粘连受到明显的抑制,与Danazo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及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5)。用rhPRL治疗后CD4/CD8比值升高,与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用rhPRL治疗后,大鼠体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下降,而IL-2却明显升高,与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催乳素对大鼠EM模型的生长及粘连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性腺功能的抑制及免疫功能的调节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癌术后并发症很多,隐匿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各种并发症中较少见的一种。我科在2005年12月收治一名肺癌病人在术后第12天发生了此并发症。病情来势凶猛,但由于发现及时,并且实施了动态监测和积极的治疗,最终病人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通过此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凤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6):556-557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是临床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动脉病,成年发病,致病基因为19p的Notch3基因,基因突变导致小动脉平滑肌病从而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偏头痛(30岁前)、脑卒中(35岁后)、痴呆以及精神异常(40岁以后)、眼底动脉变细、周围神经亚临床损害,个别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突出的影像学表现为颞极白质疏松、腔隙性脑梗死。本病虽存在广泛的典型微血管病变,但其临床表型以脑损害为特征。周围神经损害及心肌损害相对少见。临床以周围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患者有时易误诊为周围神经疾病。 相似文献
19.
Ⅱ型糖尿病是具有胰岛素抵抗,又有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称β细胞功能衰减)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病人由于对本病知识的缺乏、经济困难、工作不便等原因,首诊时病情已比较严重,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如不及时进行干预,会严重影响血糖的控制.现将我科2009-06-2009-12通过对48例首诊Ⅱ型糖尿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镜下大肠息肉摘除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 96例大肠息肉患者在肠镜下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本组96例患者息肉摘除效果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有效配合、术后细心观察护理、饮食指导,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