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20篇
预防医学   14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3篇
  2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改变周围区微环境,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和维护自主神经功能稳定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肺功能严重损害。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观察其对实验性肺气肿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后两组烟熏加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法建立肺气肿模型。建模后大鼠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移植后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肺泡壁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实验组大鼠的肺组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理改变,实验组较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实验性肺气肿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改善了肺气肿病理学,对肺气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汇聚征在乳腺肿块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行三维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冠状面汇聚征的表达情况,并与肿块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2(Cerb B-2)及Ki-67结果作比较,统计分析汇聚征与上述指标间关系。结果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93.1%。汇聚征显示率在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汇聚征显示率与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ER、PR表达有关。与无汇聚征组相比,有汇聚征组的肿块直径多≤2 cm(P0.05),组织学分级多为Ⅱ级(P0.05),且ER、PR的阳性率较高(P0.05)。两组的淋巴结状态、Cerb B-2及Ki-67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汇聚征表达情况有助于乳腺癌预后评估,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有效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三维血流直方图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内及周边血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165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成恶性组93例,良性组7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三维超声检查,采用血流直方图定量分析肿块内及周边3 mm的体积(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肿块内指标用V-in、VI-in、FI-in、VFI-in表示;肿块周边3 mm指标用V-out、VI-out、FI-out和VFI-out表示。将恶性组和良性组肿块的血流定量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乳腺肿块恶性组的VI-in、VFI-in、VI-out、FI-out及VFI-out测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V-in、V-out及FI-in两组间测值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有效的诊断指标中以VI-out诊断效能最高,VI-in、VFI-in、VFI-out次之,FI-out最差。结论三维血流直方图定量分析能有效评估乳腺肿块内及周边血供情况。乳腺周边3 mm的血流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产前诊断脐静脉穿刺技巧,总结穿刺经验,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收集176例超声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次进针穿刺成功率为79.5%(140/176),最终穿刺成功率为94.3%(166/176)。结论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定位准确对提高脐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决定性作用,是妊娠中晚期产前诊断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张漪  张冰  张荣荣  胡晨 《华西医学》2015,(2):366-369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护理学教育(CNE)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5名临床护理人员。结果 145人(70.7%)认为有必要开展CNE;165人(80.5%)在过去的1年里有参加CNE活动的经历;35人(21.2%)认为参加的CNE对所从事的工作很有帮助。影响参加CNE的因素依次为:费用问题、时间安排、单位是否要求、交通情况等。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CNE的理解和认识较高。CNE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CNE质量和效果评价较高。但学习机会不均等、考核方式单一、活动经费缺乏、时间安排欠合理,是制约护理人员参加CNE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96.
二维超声联合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CEU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9个结节)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CEUS特征。分析比较良、恶性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的差异。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进行赋值后、比较各分值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99个甲状腺结节中,30个为恶性结节,69个为良性结节。良、恶性病灶二维声像图特征中,回声、纵横比、形态、边界、钙化、回声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特征中,相对始入时间、环状增强、后期低增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维超声与CEUS参数的总评分≥4分时,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67%(26/30)、78.26%(54/69)。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CEUS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检测普罗布考(probucol,PRO)对心衰大鼠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探讨PRO对心衰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诱导大鼠心衰模型,120只雄性Wistar大鼠,15只为对照组,105只诱导心衰后分成2组:普罗布考治疗组( PRO组)、心衰组( ADR组)。将PRO组给予普罗布考500 mg· kg-1· d-1蒸馏水配液灌胃,对照组、ADR组给予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连续干预4周。行心脏超声、心肌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检测,免疫组化法测OPN、MMP-3、TIMP-3。结果①心衰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 EF )、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减低(P<0.01),鼠体重、全心重/体重、左室重量变化显著(P<0.05,P<0.05, P<0.01);OPN、MMP-3表达升高,TIMP-3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RO组较ADR组大鼠EF、FS明显提高(分别P<0.05,P<0.01),MMP-3、OPN表达降低,TIMP-3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PRO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普罗布考可降低大鼠心衰时心肌细胞外基质OPN和MMP-3的合成,促进TIMP-3的表达,有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介绍1例初诊考虑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确诊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低,以中老年患者为多见,常以淋巴结肿大起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非特异性症状.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主要选用CHOP方案化疗.结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常见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压迫相邻气管、支气管可出现咳嗽等症状.系统查体有助于降低误诊、漏诊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运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研究正常人内耳膜迷路内淋巴液流速值,建立正常值。方法:使用3.0T磁共振仪,采用相位对比动力学MRI的Qflow的方法对30个正常人的耳蜗底转角处的流速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这30个人的平均最大流速值左耳为0.41±0.22 cm/s,右耳为0.54±0.2cm/s。小于50岁的平均最大流速值左耳为0.28±0.26cm/s,右耳为0.31±0.3cm/s。大于50岁人的平均最大流速左耳为0.55±0.14cm/s,右耳为0.47±0.08cm/s。结论:3.0T磁共振用Qflow序列扫面检查能测出人体内耳内淋巴液的流动和比较精确地确定淋巴液的流速。同时对不同年龄段人的淋巴液流速可有不同,并能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诊断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2019 年3 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行EBUS-TBNA 检查的患者110 例。所有患者行 EBUS-TBNA 检查前接受CT 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ET-CT)进行初步筛查。在彩色多普 勒超声指导下,经活检针(18 G)对110 例纳入对象行穿刺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 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计算其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分析EBUS-TBNA 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明确Kappa 值。结果 经CT 或PET-CT 初步筛查,110 例受检者中, 疑似胸部恶性肿瘤81 例(73.64%),疑似结核病29 例(26.36%)。经手术病理诊断,81 例疑似胸部恶性肿瘤 患者中,75 例(92.59%)确诊为恶性肿瘤;29 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中,22 例(75.86%)确诊为结核病。EBUSTBNA 诊断胸部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749(95% CI :0.711,0.904)。EBUS-TBNA 诊断结核病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731(95% CI :0.703,0.917)。EBUS-TBNA 诊断恶性瘤纵隔 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值为0.604(95% CI :0.697,0.825)。110 例受检者中,2 例(1.82%) 存在轻微不适,但均对该检查方式耐受。结论 EBUS-TBNA 对胸部恶性肿瘤、结核病及恶性瘤纵隔淋巴结 转移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与手术病理诊断呈高度一致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