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及低分子肝素5000 U/12 h治疗,5 d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阿托伐他汀组,30例)和瑞舒伐他汀10 mg/d(瑞舒伐他汀组,30例)。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前(基线值)、加用他汀类药物之前及服用他汀类药物3d后,用全血阻抗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二磷酸腺苷(5、10、20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基线值比较,服用氯吡格雷5 d后和加服他汀类药物治疗3 d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有所升高,而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细胞色素3A4途径代谢的阿托伐他汀及不经细胞色素3A4代谢的瑞舒伐他汀,短期内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1997年Li等在浸润性乳腺癌的两个移植瘤中发现了10q23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杂合子丢失,并通过外显子俘获分析法分离出一种新的基因,对其开放性阅读框序列分析,揭示了它可编码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且与张力蛋白(tensin)、辅助蛋白(auxilin)同源,  相似文献   
13.
医疗的核心价值从疾病治疗逐渐转变为对生命全程的动态关注,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观已深入人心。而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整体观是凝聚智慧,兼容哲学的中医思维观,更是系统恒动,与时俱进的中医诊疗观。简要介绍当前大健康战略背景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医整体观的传统内涵,认为中医整体观在新健康观背景下在葆有原创的恒动性、广泛性、宏观性的特色上,要积极与现代化接轨,要分清主次、讲求精准。  相似文献   
14.
国医大师孙光荣在临证中对如何抓住“观其脉证”的重点深有研究,认为“观其脉证”是中医诊法的高度概括,是四诊合参获知的“主证”,并形成歌诀阐述其内涵:辨证元素记心中,四诊最重基本功;望诊本是第一诊,观其有否精气神;目鼻舌甲需仔细,闻问详参辨假真;脉探生死与逆顺,再参数据诊如神.  相似文献   
15.
心肌致密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心肌病,是由于胚胎生长过程中心内膜心肌发育缺陷所造成的,在1990年首次被报道[1] .心室致密不全患者的心电图改变非常复杂,本文报道一个心室致密不全合并预激综合征家系的心电图特点.  相似文献   
16.
动静互补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认为,"动"与"静"的互补平衡是治疗伤科疾病及其康复的关键所在。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的核心是重视"动"与"静"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两者相互为用、互补平衡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伤科疾病的康复。本文从动与静的内涵、动静互补的动态平衡关系、动静失衡是影响伤科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动静互补平衡论对伤科疾病治则治法的指导作用、平乐正骨动静互补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动静互补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以及丰富的干预手段,使得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评价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效果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问题.对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评估方法体系进行初步探索,包括:症状评估法、实验室指标评估法、体能测试评价法、量表评价法、统计学评估方法、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特殊检测评估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法.提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以典型的亚健康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受试者最关注的指标为选择原则,确定主、次指标,选择多时点评价观察,建立多维度、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是较为客观、可行的亚健康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亚健康状态(简称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如失眠、乏力、体力下降、情绪不稳(包括紧张、情绪低落、烦躁等),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下降的一种生理状态^[1]。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发生变化,生理和心理失去平衡,是疾病的好发阶段。围绝经期属于中医学的未病范畴,是进行早期防治干预的重要阶段。而中医药膳理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对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调理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医药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的施膳原则进行阐述,以此来探讨以中医药膳理论为基础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理对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护,从而有效控制围绝经期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体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独特的"治未病"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成为亚健康干预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亚健康干预的中医理论进行解析,阐明中医理论对亚健康干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