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镍矿区人群中自内障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硫酸镍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代谢和增生有抑制作用,但目前镍对晶状体损伤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硫酸镍对sD大鼠晶状体的损伤情况。方法出生7~14d的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组、腹腔注射组。腹腔注射组、皮下注射组分别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2g/L的硫酸镍溶液10mg/kg,连续给药45d;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给药后每2周裂隙灯下观察sD大鼠晶状体的变化,给药后45d参考LOCSⅡ、LOCSⅢ的评价标准对晶状体的前囊、核区、皮质和后囊进行混浊指数评分,评价sD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45d后处死大鼠,取下完整晶状体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下注射组大鼠晶状体前囊区混浊指数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1,P〈0.05),腹腔注射组大鼠晶状体前囊区混浊指数评分虽高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55,P〉0.05)。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晶状体后囊混浊指数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16,P=0.004;t=7.464,P=0.009)。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晶状体前囊+后囊晶状体混浊指数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87,P=0.000;t=10.533,P=0.002)。各组大鼠晶状体皮质区和核区混浊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注射组、腹腔注射组大鼠晶状体混浊指数总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58,P=0.001;t=10.188,P=0.003);皮下注射组晶状体混浊的总评分高于腹腔注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05)。皮下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晶状体胶原纤维变性均比空白对照组严重,皮下注射组大鼠的晶状体胶原纤维变性比腹腔注射组明显。结论硫酸镍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均能对SD大鼠晶状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晶状体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晶状体前囊和后囊下。  相似文献   
32.
结膜松弛症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略的年龄相关性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松弛结膜组织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上调,引起结膜基质及结膜下Tenon囊降解,导致结膜组织与其下方的巩膜组织不能良好贴附及球结膜松弛;松弛结膜堆积在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引起泪液学异常,泪河残缺、泪膜不稳定、影响泪液分布流动,泪湖不能聚泪,或直接阻塞泪小点导致泪液清除延缓;泪液中炎性相关蛋白、凋亡及凋亡调节相关蛋白以及降解酶等表达增高;泪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可上调结膜成纤维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结膜细胞外基质的进一步降解,加重结膜松弛,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3.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测,以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4.
张兴儒编著、陈家祺审阅的《结膜松弛症》一书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结膜松弛症是常见病,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泪溢,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或下睑缘张力升高,造成松弛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眦部、外眦部之间引起眼表泪液  相似文献   
35.
结膜松弛症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设计 7种松弛结膜切除方法 ,对 31例 5 2眼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患者手术切除松弛结膜。结果 :术后 4周 5 2眼中自觉溢泪改善达 76 92 % ;5 7 6 9%患眼室内观察溢泪得到改善 ;76 92 %患眼裂隙灯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除。结论 :手术切除松弛结膜对治疗结膜松弛性泪溢症有效  相似文献   
36.
上海市普陀区白内障复明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白内障手术复明情况,探讨其影响复明的因素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上海市普陀区进行的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方式、术后视力及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病因等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年来共行白内障手术3361例(3939眼).随着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率的提高,术后脱残率也逐年提高.从2001年12月的66.12%到2004年12月的81.38%,术后视力≥1.0的比率也从5.10%增加到7.36%.白内障手术后疗效差的比率为4.42%~5.32%.影响复明的原因除术中的并发症外,主要是术前合并的眼底疾病.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它能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杯状细胞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球结膜杯状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对10例松弛球结膜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组球结膜对应区组织,采用PAS和AB染色,对照观察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结膜松弛症球结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密度为(2.75±2.68)/100个上皮细胞,对照组为(4.64±3.25)/100个上皮细胞,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P=0.17)。随着结膜松弛症程度加重,球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Ⅰ级(3.90±2.40)/100个上皮细胞,Ⅱ级(2.96±0.72)/100个上皮细胞,Ⅲ级(2.05±0.86)/100个上皮细胞,Ⅳ级(1.33±0.96)/100个上皮细胞。结膜松弛症球结膜上皮细胞层有鳞状化改变,细胞层数较厚,为4~15层,固有层很薄,电镜观察结膜松弛症杯状细胞胞质内大量浆液性分泌颗粒,线粒体少。而正常对照组球结膜上皮层较薄,为4~5层,电镜观察杯状细胞胞质中有黏液小滴,并有丰富的线粒体,杯状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结论结膜松弛症中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及超微结构有异常。  相似文献   
38.
结膜松弛症泪液中羊齿状结晶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估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中羊齿状结晶的变化.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结膜松弛症患者及与正常对照者各30例(60眼).方法 对受试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及泪液羊齿状试验(TFT)检查.泪液羊齿状结晶分四级,Ⅰ、Ⅱ级为正常,Ⅲ、Ⅳ级为异常.主要指标 泪液羊齿状结晶级别.结果 结膜松弛症患者组泪液中羊齿状结晶明显减少(Ⅲ、Ⅳ级占61.7%),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结膜松弛症病程的加重,羊齿状结晶减少明显(P<0.05).结论 泪液中黏蛋白异常可能是导致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眼科,2008,17:37-39)  相似文献   
39.
小梁切除术中丝裂霉素与调节缝线联合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间共为60例(80眼)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与调节缝线的疗效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0.
结膜松弛症超微结构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患者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松弛结膜组织和2例对照组结膜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球结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结膜松弛症组表现为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有较多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胞质外周区有较多衣小泡和吞饮泡.而上皮层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结膜松弛症中结膜成纤维细胞的改变,影响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平衡,可能是结膜松弛症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