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出于脸部外观考虑,患者对睑眉部伤口的美容要求较高。为减少疼痛,最大限度减少瘢痕,如患者经济条件许可,大多愿选择“无痛缝合”治疗。2004~2005年我院应用康派特医用胶粘合各类眼外伤伤口1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测,以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3.
放射核素动态显像评估结膜松弛对泪液排出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结膜松弛症对泪液排泄系统的影响。方法 :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各 8例 (16只眼 ) ,在SPECT下 ,用99mmTcO-4 动态显像 ,比较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T1/2值和结膜松弛症组手术前后的T1/2值。结果 :结膜松弛症组T1/2值(2 92± 198)明显大于对照组 (110± 38)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5 8,P <0 0 1)。结膜松弛症组手术后T1/2值 (2 45± 115 )较手术前明显缩短 (35 6± 189)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t=3 18,P <0 0 1)。手术切除松弛结膜后解除了对泪液排泄系统的影响 ,患者的溢泪症状改善。结论 :结膜松弛症中泪液排泄系统功能不全 ,泪液排泄延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超声乳化治疗脱入玻璃体腔内的晶状体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玻璃体切割联合高能量(80%~100%)、高负压(200~500mmHg)玻璃体腔内超声乳化治疗的23例晶状体脱位入玻璃体腔患者的资料,观察术前和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晶状体23例均通过该方法顺利取出,无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8mo。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3~4.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3.7~4.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4, P=0.000)。

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超声乳化治疗脱入玻璃体腔内的晶状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精杞明目汤治疗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结膜松弛症诊断标准的36例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精杞明目汤组与对照组:精杞明目汤组18例(36只眼),对照组18例(36只眼)。对照组以人工泪液局部治疗,精杞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杞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眼部症状评价、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基础Schirmer试验。结果精杞明目汤组治疗眼部症状的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44.4%)(P=0.03);精杞明目汤组的BUT值及基础Schirmer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基础Schirmer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2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杞明目汤对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有较好的疗效,使眼表组织得到修复,较常用的人工泪液治疗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结膜厚度及形态变化。 方法:使用OCT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2013-05/12收治的初发1~2d的29例36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进行球结膜厚度测量及形态学观察,并在治疗7,14d后复诊时再次测量患者的球结膜厚度并观察球结膜形态变化。结果:患者29例36眼中,治疗7d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治愈(27眼)患者中治疗前球结膜全层厚度(344.00±59.91μm)较治疗后球结膜全层厚度(230.19±22.16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P〈0.01); 治疗前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6.52±6.19μm)较治疗后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1.37±5.53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1); 治疗前球结膜固有层厚度(287.11±60.56μm)较治疗后球结膜固有层厚度(178.81±20.20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P〈0.01)。治疗14d,36眼全部治愈,治疗前球结膜全层厚度(361.39±65.56μm)较治疗后(233.44±22.57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5,P〈0.01); 治疗前球结膜上皮层厚度(55.50±6.72μm)较治疗后(46.67±5.24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P〈0.01); 治疗前球结膜固有层厚度(305.61±66.02μm)较治疗后(186.78±21.82μm)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P〈0.01)。结论:利用OCT能测量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球结膜厚度,并发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球结膜上皮层、固有层和全层厚度都明显增厚,并且随着疾病的转归球结膜下积液和球结膜层间积液、固有层水肿首先消失,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镍钴作业对人眼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14名镍钴作业者与100名非镍钴作业者进行对照研究,镍钴作业空气中镍钴污染比对照组分别高2.7~18倍和3.69~11.1倍。尿镍发镍,尿钴发钴也比对照组明显高,有显著性差异,且与镍钴作业空气中的镍钴含量呈明显正相关。镍钴作业者与对照组相比,角膜缘色素沉着、结膜炎、晶体混浊均有明显增高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晶体混浊随镍钴指数的增高而增多,呈正相关(r=0.6339)。镍钴对晶体的损害是较轻的混浊,对视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结膜松弛症眼表知觉敏感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儒  许琰  李青松  刘晔翔 《眼科》2003,12(1):28-29
结膜松弛症 (conjunctivochalasis)是指球结膜过度松弛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 ,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的一组病变[1,2 ] 。在临床上常被视为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被忽视。在国内还没有被广大的眼科医生所认识。我们1996年开始就对结膜松弛症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诊治 ,为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对 6例结膜松弛症患者进行眼表知觉敏感度检查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结膜松弛症病例选择(1)裂隙灯检查球结膜过度松弛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 ,形成皱褶 ,突出于眼表曲面 ,影响泪液的…  相似文献   
109.
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是由于球结膜过度松弛和(或)下睑张力高,造成松弛球结膜堆积在眼球与下睑缘,内、外眦部之间形成皱褶引起眼表泪液学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如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的疾病[1].有学者发现结膜松弛症可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2-5],泪液功能的改变在结膜松弛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机制尚不明.因此,本研究对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进行检测,以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