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毁损肺是由于结核杆菌反复感染引起的一侧肺广泛性、破坏性病变。病肺实变,体积缩小,功能丧失,不可逆转。大部分患者的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都低于预计值的60%,属于重症肺结核。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结核性毁损肺最有效的办法。1987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为67例患者施行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后,使用玻璃酸钠注入泪道。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1年,治愈33眼(97%),未愈1眼(3%),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先天性泪道阻塞探通术中注入玻璃酸钠,能有效防止探通术后组织黏连,明显提高泪道阻塞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索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采用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对6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并密切随访。结果:随访12~24个月,6例均存活,其中1例术后第4个月发生肝转移,余5例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外科治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作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DC-CIK联合化疗[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为联合治疗组;选取临床资料相近的同期进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的50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培养患者的DC-CIK细胞,其中的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各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下降(P<0.05),IL-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DCR为78.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6.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与单纯化疗组44.0%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明显轻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食欲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处于高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并发症为胸膜肥厚包裹,其发生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沉积有关。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36例,采用及早胸腔穿刺抽液、早期联合抗痨、全身激素,向胸膜腔注入异烟肼与地塞米松等方法,取得良好疗效。胸膜肥厚包裹的发生率为2.9%,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子宫内膜蠕动方式及血流分型.方法 选取92例实施IVF-ET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生化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分别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和胚胎移植(ET)日,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患者子宫内膜蠕动方式及内膜下血流分布.结果 HCG日生化妊娠组子宫内膜蠕动方式为正向运动18例、负向运动15例、相向运动12例、不规则运动4例、无运动1例,蠕动频率为中动23例、小动27例;非妊娠组分别为8、16、11、6、1及18、24例.两组比较,P均>0.05.生化妊娠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A型0例、B型25例、C型25例,非妊娠组分别为12、24、6例;两组比较,P均<0.05.ET日生化妊娠组子宫内膜蠕动方式为正向运动18例、负向运动5例、相向运动4例、不规则运动4例、无运动19例,蠕动频率为大动0例、中动8例、小动42例;非妊娠组分别为5、16、11、6、4、1、30、11例.两组比较,P均<0.05.生化妊娠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A型3例、B型23例、C型24例,非妊娠组分别为13、20、9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HCG日内膜蠕动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而ET日内膜蠕动方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ET日正向运动或相对静止型运动且运动为小动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易于孕卵着床;内膜血流分型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有一定意义,妊娠者以B、C型为主,非妊娠者以A、B型为主.  相似文献   
97.
98.
99.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IFN-γ、IL-4、Th1/Th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2例肺癌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进行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较正常显著降低,肺癌患者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2型细胞因子IL-4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分期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Th1/Th2较正常组显著降低,Ⅰ期与Ⅱ、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的漂移,同其他肿瘤一样,同样存在着肿瘤细胞发生的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00.
生物治疗是肺癌常规治疗模式的有益补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前途的治疗手段.肺癌的生物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机体对肿瘤主动或被动的免疫杀伤能力;基因治疗是通过对基因水平缺陷的修复或导入、强化某些抗肿瘤基因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