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男,46岁.于2008年10月因间断性左上腹痛9个月,腹胀伴胸闷3个月,肠梗阻3 d就诊.患者200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左上腹隐痛,深吸气或咳嗽时出现,伴轻压痛,无明显腹胀,无恶心、呕吐,就诊于外院消化科.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伴椎管浸润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M)伴椎管浸润的认识,减少漏诊的发生。对我科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0例MM伴椎管浸润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M蛋白)水平的检测;对髓外受累部位进行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按照国际分期系统(ISS)及Durie-Salmon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在10例椎管浸润的患者中,累及胸髓的7例,腰髓的2例,骶髓1例。用手术以及含有硼替佐米的方案或顺铂、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泼尼松(DECP)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MM伴椎管浸润患者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旦出现截瘫则治疗效果差、进展迅速、难以恢复,而早期治疗可得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在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8例轻、中度女性尿失禁患者,使用Stmogyn BIO2001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 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随诊,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每天平均漏尿次数和盆底肌肌电值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9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单次全身主动牵拉运动应用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15例患者进行单次全身主动牵拉运动,观察运动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糖变化,评估运动后不同时间点患者主观用力程度、肌肉酸痛程度、疲劳感和运动愉悦感。结果1例患者运动后主诉疲惫不适,14例患者无异常主诉。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糖在运动前、运动后多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1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运动后15 min出现低血糖现象。患者运动愉悦感运动后即刻评分为(2.27±1.53)分,属于愉悦感较好至良好。患者主观用力程度运动后即刻为13(11,15)分、运动后15 min为6(6,6)分,Z=-3.309,P=0.001;患者肌肉酸痛程度、疲劳感在运动后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单次全身主动牵拉运动安全可行,肌肉酸痛和疲劳程度较低,且患者接受度好,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预防过度疲劳和低血糖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67.
家族史 大量研究都观察到了冠心病的家族聚集现象。大多数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联合所致,而年轻人患病时,遗传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8.
冬日的思念     
  相似文献   
69.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差示热分析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牡丹皮是复方中成药或中药方剂中的常用药味,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C9H100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痛、扩张血管、抗自由基等作用。但丹皮酚易挥发、易氧化、水溶性差,为提高其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将其制成β环糊精(β-CYD)包合物,然后添加到制剂或食品中,以保证其功效。为了验证所制备的β-、CYD-丹皮酚包合物是否形成,兹采用差示热分析法(DTA)进行鉴别,以验证β-CYD-丹皮酚包合物的形成与否,和显示β-CYD-丹皮酚包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突发性耳聋的针灸疗效毋庸置疑,如何突破传统选穴思路,寻求更有效的针灸选穴处方值得重视。通过梳理《内经》中关于“暴聋”的相关论述,结合近现代医家应用颈项部腧穴治疗突发性耳聋机制,阐明应用“颈部七线法”各穴线治疗突聋的内涵。“颈部七线法”不同于传统针刺拘泥于耳部穴位,选穴以颈项部为主,结合局部穴位的组织结构特点,同时遵循局部选穴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新的思路,以求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