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Tecarfarin     
目的 设计并合成异 唑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方法 以3,4-二氟苯甲醛、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利奈唑胺为阳性对照药,对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有1个化合物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与利奈唑胺相当。结论 体外活性试验表明,含异 唑的所制备化合物作为新型的抗菌剂,其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凝血因子Ⅱ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处于下游的关键位置,被激活后形成凝血酶而催化纤维蛋白原产生纤维蛋白导致凝血,因此其为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抑制凝血酶可以延长凝血时间,减少血栓形成风险。英国AstraZeneca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口服直接凝血酶因子Ⅱa抑制剂AZD0837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卒中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已经公布的临床前、临床Ⅰ期和Ⅱ期实验数据显示,其具有优于华法林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3.
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撕脱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我院2004年7月-2008年10月用膝关节后内侧改良入路治疗PCL胫骨端撕脱骨折8例,方法安全简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延髓梗死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髓梗死在MRI出现前常被误诊,临床上能做出正确诊断的往往是典型的Wallenberg综合征等。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延髓内侧梗死和不同的Wallenberg综合征表现型逐渐被发现和总结,病因学和临床症状学研究也逐渐丰富。现对我们发现的29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感冒通常指病毒、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的人,患感冒后多不经任何治疗而自愈,而婴幼儿、老年人及体弱者,却可因感冒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因此,为了对患者健康负责,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可根据不同的感冒症状选择抗感冒药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灌胃给予次乌头碱的大鼠尿液样品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检测纯化样品,根据各保留时间对应化合物的多级串联质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推断次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与空白组大鼠尿液相比,在次乌头碱给药大鼠的尿液中共检测到4个乌头类生物碱,分别为次乌头碱原型化合物,18-O-去甲基次乌头碱,N-去甲基次乌头碱,被标识为羟基化的代谢物(结构有待确证)。结论: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了去甲基、羟基化代谢反应,为该成分的药效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群心血管超声结构和功能及血脂的增龄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心血管超声结构和功能及血脂的增龄性变化,进一步阐明动脉硬化发生机制,以指导老龄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防治。方法从沈阳市、大连市和北京市中心筛选健康居民852人,依据年龄分为4组:≤44岁组205人,45~59岁组241人,60~74岁组254人,≥75岁组152人。检测血压和血脂,心脏超声测定各房室腔径、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径等41项指标;B型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参数等14项指标。结果采用|r|≥0.25,P≤0.01作为同时序年龄相关变量入选标准,经相关分析发现,脉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内径、二尖瓣A峰前壁值、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与时序年龄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521、0.425、0.258、0.17、0.274和0.181,P均<0.01),二尖瓣E峰侧壁值和高密度脂蛋白与时序年龄呈线性负相关(r为-0.25和-0.251,P<0.05)。结论脉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内径是影响健康人颈动脉结构、各血流参数的独立因素;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是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总胆固醇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53Sm-EDTMP吸收剂量的MonteCarlo和MIRD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鼻咽癌多发性骨转移为例,分别用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MC)和MIRD方法计算153Sm-EDTMP治疗后病灶和骨髓等靶器官的吸收剂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之不同.方法基于病人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累积尿液的放射性测定,利用优化的MC EGS4程序和MIRD方法分别计算病灶和其他靶器官的吸收剂量.结果MC EGS4法计算结果提示病灶内剂量分布不均匀.患者注射153Sm-EDTMP 33.6×37 MBq,左髂骨转移病灶最高吸收剂量约为5.6 Gy,病灶边缘的吸收剂量为2.0 Gy,以病灶区最高剂量点为参考点,则椎体、皮质、骨髓、脊髓和盆腔组织仅相当于最高剂量的37%、12%、13%、21%和2%;MIRD方法的计算数据仅能粗略提示全身红骨髓吸收剂量,为2.39 Gy.结论MC EGS4方法能准确计算病灶、骨髓和其他靶器官的内照射吸收剂量,故可以真正指导核素临床治疗;而MIRD仅能大致评估153Sm-EDTMP的骨髓毒性.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张伟光张海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计算机中心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微机室)随着信息化社会对信息交换和共享要求的增长,计算机网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所谓计算机网络,实际上是把多台计算机通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