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总结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显微手术治疗室管膜瘤30例并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8例,1例多发者切除四脑室肿瘤,桥小脑角肿瘤行γ刀治疗.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全切除肿瘤是治疗室管膜瘤的最有效手段及治疗原则,不主张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2.
3568名体检者血糖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而它的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血糖(GLU)和血脂4项: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析测定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临床诊断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对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将培养至第7天的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丙烯酰胺不同浓度组。染毒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皮质神经元核形态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各剂量ACR组的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降低,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CR可造成皮质神经元突起萎缩,胞体肿胀,并可以诱导皮质神经元发生核固缩、碎裂,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毒性作用加重。结论:ACR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产生毒性损伤作用。它能抑制皮质神经元的存活,诱导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改变、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腺体伴发导管重度扩张,并有反复肿痛史.术前通过唾液腺造影、CT或B超测定导管扩张和狭窄情况.通过颊黏膜或口底切口将导管扩张段切开并与口腔黏膜缝合,形成改道口.术后定期复查,通过分析临床表现、造影表现及单腺体唾液流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前测量腮腺患者导管狭窄段长度 5~12 mm,扩张段直径8 ~ 16 mm;下颌下腺患者导管闭锁段长度10~20 mm,扩张段直径6~8 mm.所有患者术后 2周改道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 ~78个月(中位数24个月).8例腮腺患者中2例导管闭锁病例术后3个月导管再次闭锁,分别随访半年、6.5年临床症状消失,且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1例术后症状消失,但半年后复发,可自行按摩缓解;余5例患者临床症状及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分泌良好,造影显示导管扩张情况改善.3例下颌下腺患者症状消失,分泌良好;其中2例造影表现良好,1例造影表现有改善.9例管口通畅的患者进行了唾液流率测定,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患侧腺体分泌良好,酸刺激后分泌增加,但稍低于健侧.11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为优5例,良 4例,差2例,总优良率82%(9/11).结论: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对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重度扩张病例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使留守患儿及家长能在互动和谐的氛围中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安全有效的注射治疗。方法针对留守患儿及家长不同心理问题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整体化身心干预措施。结论注射前、中、后对留守患儿及家长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留守患儿情绪障碍,维持和增进心理平衡,以良好的身心状态促进护理行为。这样既有利于留守患儿的康复,也有助于留守患儿心理素质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人血管抑素K1—3基因,构建重组酵母胞内表达质粒PHIL--D2/K1—3。方法:从胎儿肝脏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扩增人血管抑素K1—3目的基因,克隆至酵母胞内表达质粒PHIL--D2中,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用Sourthern杂交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转化子。结果: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到750bp大小的人血管抑素KI-3基因片段,并正向插入毕赤酵母染色体基因组。结论:人血管抑素K1—3基嘎成功整合到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包头市门诊血液乙肝五项化验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水平,为控制和预防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12月包头市门诊血液乙肝五项化验患者2 642例进行血液HBsAg检测。结果:HBsAg携带率为5.45%,抗-HBs阳性率为58.29%;1~4、5~14、15~59岁年龄构成比分别为19.23%、29.75%和51.02%;男女性别比为1:1.06。结论:我们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对HBsAg阳性者应加强管理,进行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包头市九原区结核病流行趋势,更好地掌握九原区结核病的发病特征,为防治结核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控制结核病.方法:对包头市九原区2004-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核病变化趋势,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结核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用灰色模型预测2009-2013年新发涂阳登记率呈上升趋势,该区新发涂阳登记率将会从2004年的30.85/10万有可能上升到2013年49.65/10万.结论:该区结核病新涂阳登记率预测理论值逐年上升,虽上升的幅度缓慢,但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各型毒力因子与胃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生物芯片技术,PCR技术及Southern杂交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等对Hp的各型毒力因子的基因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基因型毒力因子在胃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分析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可能的相关性。结果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关于Hp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研究,然而尚未有哪个毒力基因或其亚型作为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被证实,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对这些致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Hp作为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其致癌机理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参与的过程,除了考虑为地区人种遗传基因的变异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外,还应考虑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的差异为可能因素。结论有关Hp毒力基因及其致恶变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对可塑区的研究技术上的突破,将大大推动临床根除Hp及Hp相关性胃腺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情况以及突发事件中的行为改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并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有相当全面的了解,但有部分学生对了解甲型H1N1流感信息积极性不高,非医学大学生与医学大学生收集信息时有不同侧重点。信息来源广泛,大多同学能够遵守预防行为方式赞成学校和社会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一系列措施。结论大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发生时,具备积极应对态度和较好的行为能力,但仍存侥幸心理,心理压力较大两种不利情况,需要及时疏导和心理沟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