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肝癌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选择96例肝癌手术病人,ELISA法测定术前血清TPS水平,术后肝癌组织切片做角蛋白18(CYK18)、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IHC-SABC)染色,并比较血清TPS水平与PCNA阳性的关系。结果见所有肝癌组织切片CYK18、PCNA染色均为阳性,其中PCNA染色+60例(62.5%), 25例(26.0%), 8例(8.3%), 3例(3.1%);各组中位TPS血清水平随PCNA染色阳性强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表明肝癌细胞膜上高度表达CYK18,血清TPS水平能反映肝癌细胞的分裂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2.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PI、SPF、DI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S期细胞比率 (S phasefraction ,SPF)、DNA指数 (DNAindex ,DI)的影响及PI、SPF、DI与HCC转移的关系 ,以便进一步研究化疗栓塞对HCC转移潜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HCC共 98例 ,单纯手术 5 7例 ,4种化疗栓塞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 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检测各标本PI、SPF和DI ,并与转移情况对照。结果 PI和SPF与HCC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 ) ,DI与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PI、SPF和DI存在组织学差异 ,Ⅲ级高于Ⅰ级 ,梁索型、索状腺样型、透明细胞型低于实体型和低 (未 )分化型。化疗栓塞使HCCPI、SPF下降 ,其中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组 (C组和D组 )下降最明显 (P <0 .0 5 ) ;单材料化疗栓塞组 (B组 )PI上升最显著 (P <0 .0 5 ) ;重复 3~ 4次化疗栓塞PI、SPF下降显著 (P <0 .0 5 ,P <0 .0 1) ;化疗栓塞后1~ 2个月PI、SPF下降 ,2个月后增高。结论 HCC高转移性与高PI、SPF相关 ,化疗栓塞通过抑制HCC的PI、SPF来抑制其转移潜能 ,多次、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且重复治疗间隔 <2个月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3.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8例Child-Pugh A或B级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连续口服索拉非尼,剂量为400 mg/次,2次/d.记录不良反应,每4~6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3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2.6%),轻微缓解5例(13.2%),稳定16例(42.1%),进展16例(42.1%).患者服用索拉非尼的中位时间为180 d(15~550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370 d(42~562 d).22例肿瘤受控患者(有效和稳定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69 d(42~426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428 d(95%CI为330~526 d).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27例,71.1%)、胃肠反应(25例,65.8%)和全身症状(14例,36.8%).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易于处理并可逆.结论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对部分晚期肝癌患者有效,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的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浓度递增的cetuximab和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泰素、伊立替康四种化疗药物分别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于HepG2和Bel-7402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给药序贯的药物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生物学软件Calcusyn计算不同给药序贯时cetuximab和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计算其作用的协同系数(CI)。【结果】Cetuximab和化疗药物联用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受给药序贯影响:cetuximab先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但是CI值均大于1,两者之间为拮抗效应;cetuximab后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更为明显,且CI值均小于1,两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用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较佳的给药序贯是化疗药物先于cetuximab给药,能获得明显的协同效应,这有助于临床用药时降低药物剂量,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我院1967年1月~1982年12月外科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87例,均有组织学诊断。其中良性72例(82.4%),恶性15例(17.2%)。畸胎类肿瘤23例(26.4%),神经源性肿瘤和胸腺肿瘤各21例(24.1%)。住院死亡4例(4.6%)。作者就本组材料进行了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中的体位与切口的选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对纵隔肿瘤切除方式、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我院自1964年3月至1975年12月共收治胃癌465例,其中进行剖腹探查435例,内有胃癌切除术216例(包括根治性切除术176例和姑息性切除术40例),捷径手术114例,单纯剖腹探查术105例,术后均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为100%。现按1977年全国胃癌协作组第一次会议各项统一规定标准,对435例剖腹探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多针双电极射频适形消融治疗肝癌的原理和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多针双电极射频消融肝肿瘤16例,全部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剌,单纯射频消融治疗15例,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治疗1例。结果 全组有12例患者治疗1次后影像学检查见肿瘤完全消融,4例首次射频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见肿瘤消融不完全,2例再次行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消融。甲胎蛋白阳性者6例治疗后全部转为阴性。结论 多针双电极射频不仅能增大消融范围,而且可以根据肿瘤形态适形消融肿瘤,是1种新的有效射频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1964年4月至1982年12月共收治Ⅰ期胃癌14例,行R_2术8例,胃大部分切除6例,其5、10年生存率相似。Ⅱ期胃癌115例,行R_2术64例,胃大部分切除51例,其5年生存率相似,10年生存率R_2术似较高。就理论而言,Ⅰ期胃癌应无淋巴结转移,则胃大部分切除已达治疗目的,但临床实践中必然存在肉眼判别误差,第Ⅰ站淋巴结是否有转移难以判断,故术中认为属Ⅰ期病例,行R_1术多可达到治疗目的。Ⅱ期病例应无第Ⅱ站淋巴结转移,故作R_1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Ⅱ期病例中,多数病灶已侵及肌层甚至浆膜层,则第Ⅱ站淋巴结转移可达30%以上,即部分病例已属Ⅲ期,临床实践中Ⅱ、Ⅲ期肉眼实难判断,故术中认为属Ⅱ期病例,应行R_2术或选择性R_3术较合理。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肝癌的二步切除(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获得二步切除的途径和围手术期的特点。方法:1989年1月至1996年9月,我科二步切除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13例。术中肝固有动脉结扎(HAL)和肝肿瘤无水酒精注射(EIT),术后放疗1例;术中多模式治疗,即OAE,HAL,EIT和微波固化1例。11例经导管或术中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1~5次。结果:此13例肝癌治疗后,肿瘤最大径从10.6±1.5cm缩小为6.6±1.8cm;2例AFP降为正常,其中1例仍发现存活的肝癌细胞。手术方法均为不规则肝切除术。手术死亡1例,其余12例中,术后4例并发肝功能不全。结论:TAE是肝癌获得二步切除重要的途径,二步切除较易并发肝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0.
无水酒精处理肝癌切除术残端癌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大多数肿瘤无完整的包膜,呈外侵型生长,肿瘤边界不清,同时肝癌合并肝硬化率高而限制了手术的切除范围,所以手术切除时易见残端癌,术后复发率高。对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原发性肝癌作肝切除术时残端见癌,术中使用无水酒精处理残端癌的方法和疗效做一介绍。81例病人中,45例术中肉眼或术中超声波检查未见转移灶者,其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1.2%、56.1%;在36例术中见肝内转移结节者,其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1%、29.6%、11.9%。术中使用无水酒精的方法简单可靠,能延长病人生存期,特别对无肝内转移者,效果良好,优于其它治疗方法,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