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细胞癌行再次切除术后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江西省人民医院1995年7 月至2003年7 月48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再次肝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和复发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再次肝切除术前全身状况、复发的出现时间及生存期等,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患者再次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6.3 个月,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3% 、45.8% 、27.1% ,1、3、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8% 、25.0% 、16.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TNM分期、原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影响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原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有无血管侵犯、复发肿瘤病理分级和AFP 水平影响再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复发间隔时间短(≤24个月)、复发肿瘤直径>5cm、复发肿瘤TNM分期越晚,提示再次切除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2.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大多进展缓慢,经手术、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和(或)放射性碘(RAI)等规范化治疗后总体预后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并可能在自然病程或治疗过程中丧失摄碘能力,不能从后续RAI治疗中获益,成为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RAIR-DT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有限,且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对RAIR-DTC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诱导再分化联合RAI治疗在RAIR-DTC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信号通路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DNA甲基化酶抑制剂、维甲酸类药物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在RAIR-DTC诱导再分化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单纯碳包铁纳米晶(CCIN)粒子及结合表阿霉素(EADM)的CCIN粒子对肝癌细胞的体外作用,并比较单纯EADM与结合了EADM的CCIN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MTT法检测单纯CCIN以及载EADM的CCIN对HepG-2细胞的毒性,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对CCIN的吞噬作用.经尾静脉注入不同浓度药物,比较单纯EADM与EADM-CCIN混悬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 光镜、电镜下可见HepG-2细胞吞噬大量CCIN粒子人胞浆,细胞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结构破坏.各浓度的CCIN悬液(包括空白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系,所得的吸光度值各组间无差异.单纯EADM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比相应浓度的CCIN-EADM混合物高,且含CCIN量比例较低的药物组对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要高于含CCIN量比例相对较高的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单纯EADM经静脉给药的LD50值为16.9 mg/kg,低于相应的EADM-CCIN混悬液的LD50值(20.7 mg/kg).结论 HepG-2细胞可吞噬CCIN粒子;在一定浓度下单纯CCIN对HepG-2细胞无毒性;载药CCI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在短时间内较单纯相同浓度EADM的抑制作用弱,且随CCIN比例升高抑制作用相应下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EADM-CCIN混悬液的急性毒性相对于同剂量的单纯EADM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肝癌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选择96例肝癌手术病人,ELISA法测定术前血清TPS水平,术后肝癌组织切片做角蛋白18(CYK18)、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IHC-SABC)染色,并比较血清TPS水平与PCNA阳性的关系。结果见所有肝癌组织切片CYK18、PCNA染色均为阳性,其中PCNA染色+60例(62.5%), 25例(26.0%), 8例(8.3%), 3例(3.1%);各组中位TPS血清水平随PCNA染色阳性强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表明肝癌细胞膜上高度表达CYK18,血清TPS水平能反映肝癌细胞的分裂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5.
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PI、SPF、DI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不同化疗栓塞方法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S期细胞比率 (S phasefraction ,SPF)、DNA指数 (DNAindex ,DI)的影响及PI、SPF、DI与HCC转移的关系 ,以便进一步研究化疗栓塞对HCC转移潜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7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HCC共 98例 ,单纯手术 5 7例 ,4种化疗栓塞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 4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 (flowcytometry ,FCM)检测各标本PI、SPF和DI ,并与转移情况对照。结果 PI和SPF与HCC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P <0 .0 1,P <0 .0 5 ) ,DI与转移关系不大 (P >0 .0 5 )。PI、SPF和DI存在组织学差异 ,Ⅲ级高于Ⅰ级 ,梁索型、索状腺样型、透明细胞型低于实体型和低 (未 )分化型。化疗栓塞使HCCPI、SPF下降 ,其中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组 (C组和D组 )下降最明显 (P <0 .0 5 ) ;单材料化疗栓塞组 (B组 )PI上升最显著 (P <0 .0 5 ) ;重复 3~ 4次化疗栓塞PI、SPF下降显著 (P <0 .0 5 ,P <0 .0 1) ;化疗栓塞后1~ 2个月PI、SPF下降 ,2个月后增高。结论 HCC高转移性与高PI、SPF相关 ,化疗栓塞通过抑制HCC的PI、SPF来抑制其转移潜能 ,多次、多材料联合化疗栓塞且重复治疗间隔 <2个月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6.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索拉非尼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8例Child-Pugh A或B级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连续口服索拉非尼,剂量为400 mg/次,2次/d.记录不良反应,每4~6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38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例(2.6%),轻微缓解5例(13.2%),稳定16例(42.1%),进展16例(42.1%).患者服用索拉非尼的中位时间为180 d(15~550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370 d(42~562 d).22例肿瘤受控患者(有效和稳定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69 d(42~426 d),平均总生存时间为428 d(95%CI为330~526 d).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27例,71.1%)、胃肠反应(25例,65.8%)和全身症状(14例,36.8%).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易于处理并可逆.结论 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对部分晚期肝癌患者有效,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的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碳包铁纳米晶(CCIN)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CCIN粒子,观察小鼠14 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入高、中、低剂量CCIN粒子及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小鼠静脉注射CCIN粒子的LD50=203.8mg/kg;当大鼠静脉注入CCIN 80mg/kg以内时,无动物死亡,肝肾功能、血液系统可能会有一过性轻微损害,但2周内一般可自行恢复.结论 CCIN粒子毒性较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胃癌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第一位,疗效尚差。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20%左右。我院于15年间(1964.3~1979.12)行胃癌手术探查557例,其中行胃癌切除术301例,包括R_1、R_2及选择性R_3根治性切除术136例(R_1表示清除第一站各组淋巴结;R_2表示清除第二站各组淋巴结;选择性R_3表示选择性清除第三站部份淋巴结),胃大部分切除109例,姑息性切除56例;捷径手术131例;单  相似文献   
29.
我院自1964年4月至1982年12月共收治Ⅰ期胃癌14例,行R_2术8例,胃大部分切除6例,其5、10年生存率相似。Ⅱ期胃癌115例,行R_2术64例,胃大部分切除51例,其5年生存率相似,10年生存率R_2术似较高。就理论而言,Ⅰ期胃癌应无淋巴结转移,则胃大部分切除已达治疗目的,但临床实践中必然存在肉眼判别误差,第Ⅰ站淋巴结是否有转移难以判断,故术中认为属Ⅰ期病例,行R_1术多可达到治疗目的。Ⅱ期病例应无第Ⅱ站淋巴结转移,故作R_1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Ⅱ期病例中,多数病灶已侵及肌层甚至浆膜层,则第Ⅱ站淋巴结转移可达30%以上,即部分病例已属Ⅲ期,临床实践中Ⅱ、Ⅲ期肉眼实难判断,故术中认为属Ⅱ期病例,应行R_2术或选择性R_3术较合理。  相似文献   
30.
 我院从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有7例局部晚期复发性直肠癌接受腹主动脉大剂量灌注化疗加药物滤过治疗。所用的药物是丝裂霉素C(MMC,40~50mg)和5-氟尿嘧啶(5FU,2000mg)7例中,5例疼痛缓解,2例肿瘤缩小。4例治疗后6~12个月死亡(平均生存10.5月);3例治疗后0.5~20个月,仍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