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右叶中央深部小肝癌的简化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右叶中央深部小肝癌采用肝癌剜出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1991-1996年12月期间,栗用肝癌剜出术加无水酒精残端处理方法手术切除15例直径小于,4cm的小肝癌。结果本术式操作简便,比常规的不规则肝切除术费时短、出血少、对肝功能的影响不大,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与不规则切除术比较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剜出术适合于伴中重度肝硬化、肿癌深在于肝实质内、包膜完整、直径小于4cm的单个中央型小肝癌.也适合于术后复发的小肝癌,但手术过程中须有B超的指导和无水酒精的残端处理。此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可行,经术后临床随访.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2.
郑云  李锦清  陈敏山  张耀军  张亚奇 《癌症》2004,23(Z1):1477-1481
背景与目的高杆温限制了传统微波固化的应用与发展.气冷微波固化在该领域目前有所突破.本研究探讨气冷微波固化与传统微波固化有关杆温的应用比较.方法动物实验,成年猪2头,分别用传统微波及气冷微波进行超声引导经皮瘤内穿刺固化,比较二者在穿刺点皮肤灼伤程度、引导针表面温度、组织粘附天线情况以及凝固灶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临床应用,观察5例接受传统微波固化术的肝癌患者与8例接受气冷微波固化术的肝癌患者在疼痛、皮肤灼伤、碳化组织粘附天线以及局部疗效和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动物实验传统微波固化80 W×10min,杆温达到119~160℃之间;穿刺点皮肤严重灼伤;拔针后见天线前端有碳化组织粘附;肝内凝固灶有严重拖尾现象.气冷微波固化80 W×10 min,杆温28.8~39.9℃之间;穿刺点皮肤无红肿等灼伤表现;拔针后天线前端无碳化组织粘附;凝固灶无明显拖尾现象.临床结果传统微波固化皮肤灼伤率为60%;天线前端碳化组织粘附率是40%;术后所有病例均中至重度上腹疼痛,延续时间1周至2月;肿瘤完全固化率80%;局部复发率20%.气冷微波固化不会引起穿刺点皮肤灼伤;所有病例拔针后天线前端均未见碳化组织粘附;50%患者术后觉上腹轻度疼痛,均于一周内好转;肿瘤完全固化率100%;无局部复发率.结论气冷却技术可以安全、可靠地降低微波天线杆温,消除高杆温引起的负面影响.气冷微波固化较传统微波固化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3.
化瘀健脾疏肝法对改善肝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中药改善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方法:120例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术后持续服用有化瘀健脾疏肝作用的中药5-6周,两组均在手术后第8-9周复查肝功能。结果:中药组61例中,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转肽酶(GGTP)、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的恢复,分别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化瘀健脾疏肝法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糖痹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及阐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发性的雄性Zucker糖尿病脂肪(ZDF)大鼠,建立T2DM合并NAFLD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糖痹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5、1.25、0.625 g·kg-1)持续灌胃治疗12周。治疗期间每4周记录空腹血糖(FBG)和体质量变化。取材前1周,检测给药治疗对大鼠进食量影响;并进行夜间禁食12 h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糖耐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腹主动脉取血和取肝脏,测定血糖和血脂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游离脂肪酸(NEFA)。对肝脏进行称质量计算肝脏指数,并对其进行肝脏组织形态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Schiff(PAS)染色观察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  相似文献   
12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是治疗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多个研究表明,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文比较不同年代在本中心行whipple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探讨在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监护较过去都有很大提高的现在,术前血胆红素浓度是否仍然是影响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6.
单纯切除与介入治疗后原发性肝癌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并观察栓塞后肿瘤血管密度的变化。方法:选取57例单纯手术切除(单纯组)、57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行二期切除(介入组)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两组病例采用小鼠抗人CD31单克隆抗体来标记人的血管内皮细胞,用标记的链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结果:介入组和单纯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通过对兔VX2肝肿瘤模型作动物实验,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在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 9例兔VX2肝肿瘤模型做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后1周做常规MRI检查确定肿瘤平面后,选择b值(扩散敏感度)为100 s/mm2,300 s/mm2和1000 s/mm2分别做水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与病理作比较分析正常肝组织、残留肿瘤灶和消融坏死灶的DWI图、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差异.结果 由于受患兔呼吸与心跳影响,DWI图像均存在不同程度伪影.以DWI图像上正常肝组织信号作为对比,对应于病理观察到的存活肿瘤组织区域在DWI图像上表现为更低信号,而消融坏死灶区域表现为高信号.而在选定平面所重建的ADC图像上则刚好相反,存活区域色彩鲜明,而消融坏死区域色彩暗淡.正常肝组织、存活肿瘤组织与消 融坏死组织的ADC值(单位:×10-3mm2/s)分别为1.658±0.866、2.011±0.925、0.709±0.511(b=100 s/mm2);1.242±0.651、1.436±0.425、0.529±0.387(b=300 s/mm2);0.819±0.357、1.136±0.217、0.558±0.332(b=1000 s/mm2).在同一b值下,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存活肿瘤组织、正常肝组织与消融坏死组织,而存活肿瘤组织与消融坏死组织在同一b值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b值的升高,不同组织的ADC值普遍降低,在b值分别为100 s/mm2和1000 s/mm2时,同一组织的ADC测量值也存在统计学差异(消融坏死组织除外),消融坏死组织在不同b值下测量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能从微观、功能成像的角度区别消融坏死灶与肿瘤残留灶,是有发展潜力的新型RFA评价手段,但图像质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8.
我院门诊于1978年4月~11月诊治肝癌患者599例,其中非选择性做肝区血管杂音检查20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84例(92%),女16例(8%)。年龄12~75岁,平均48.8岁,以50~59岁居多,占31.5%。肝癌诊断根据广州地区肝癌协作组提出的原  相似文献   
129.
李锦清  张亚奇 《癌症》1989,8(5):375-378
为了研究原发性肝癌对手术之耐受力,自1980至1987年,对358例原发性肝癌术前作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血清蛋白比值,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以及各种术式与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关系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γ-GT活性越高,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发生率越高(P<0.01)。γ-GT活性可作为术前肝手术耐受力的指标,当γ-GT小于40 U%时,基本可作各手术术式;γ-GT>200U%者,结扎肝动脉术要慎重;γ-GT>200U%时,右肝切除术都要慎重;当γ-GT>300u%时,任何术式,即使是剖腹探查,也会出现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术后也未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0.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总体预后良好,但首次治疗后仍可能有高达20%~30%的患者复发,并因此导致预后不良和治疗困难。131I是初治中高危风险PTC患者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仍可在复发性PTC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诊断方面可帮助早期发现并准确定位复发灶、评估摄碘能力、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治疗上可作为微小复发灶根治性治疗、可手术切除病灶再次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不可切除病灶姑息治疗的一部分。本文重点综述131I在复发PTC再次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