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472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087篇
预防医学   42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450篇
  2篇
中国医学   474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9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目的分析儿童磷化铝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7~2018-06在该院确诊的6例磷化铝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年龄1岁5个月~10岁。患儿均有呕吐、精神差,年龄较大者自诉有头晕,其中2例(年龄均为1岁6个月)合并心力衰竭。入院后经综合治疗,4例学龄期儿童1周左右病情缓解出院,2例婴幼儿抢救无效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儿童磷化铝中毒临床表现不典型,婴幼儿病死率高,心血管系统损伤是主要死亡原因,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0.8± 10.7)岁;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17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16例;既往有血栓病史者6例;入院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80±360)×109/L;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者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9例,稳定型冠心病者5例;病变累及左前降支者17例;9例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共置入支架12枚;16例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5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单抗治疗;20例患者院外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1例患者行干扰素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7±17)个月,随访期间平均血小板计数(395±116)× 109/L,较入院时下降(P?<0.05)。1例患者于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梗死,1例 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最常累及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且起病表现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多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JAK2V617F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相关,临床上需注意预防脑血管并发症及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利用Pinnacle V9.10计划系统脚本函数,在没有配置动态计划模块的情况下,实现鼻咽癌在线自适应放疗。方法编辑并嵌入脚本函数,借助西门子滑轨CT和IBA 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医生和物理师共同参与下,依次进行一例鼻咽癌放疗计划的移植、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的移植和修改、计划评估、新计划的生成和剂量的在线验证。结果利用脚本函数及人工手动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4个分次的在线自适应放疗,其中计划更新1次。结论脚本函数的应用能够协助放疗工作人员实现在线自适应放疗,但在线计划的重新优化效率和累积剂量的精确评估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以甘草黄酮类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和药效作用,构建甘草黄酮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甘草的化学成分,把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50%和类药性(drug likeness,DL)≥0.18作为筛选条件,并根据分子结构筛选黄酮类成分;通过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黄酮类活性成分的相关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并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对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富集。最后用Cytoscape 3.2.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和"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筛选得到28个黄酮类活性成分,可作用于97个潜在靶点和61条相关通路,涉及抗肿瘤、抗炎、内分泌调节和氨基酸代谢等多个环节,预测结果得到文献印证。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了甘草黄酮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系统研究甘草活性成分药效作用及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38MAPK抑制剂组,每组1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模型。予以P38MAPK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SB203580,注射后行CLP。造模后24h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肺病理组织学变化、肺湿/干比重值(W/D)、检测肺组织MDA、SOD含量、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38、P-P3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可见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泡内可见出血、渗液,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38MAPK抑制剂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P<0.05)。模型组肺组织MDA较假手术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高(P<0.05);模型组肺组织SOD较假手术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低(P<0.05);模型组W/D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P38MAPK抑制剂组W/D较模型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P3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38MAPK抑制剂组P3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P-P38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结论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以减轻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136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2组,均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血栓通针0.5g静滴,1次/d。对照组加用奥扎格雷钠针80mg静滴,1次/d,共14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14d。结果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目的 在探索区域生长与U-Net相结合在视网膜血管分割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开发的系统自动分割视网膜血管,为医生提供视网膜血管结构变化的准确信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方法 结合U-Net网络和区域生长对预处理后的视网膜血管进行自动分割,并通过控件的设计将算法集成到视网膜血管分割系统中。结果 血管分割性能指标—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977 7、0.768 4和0.982 1,区域生长能够提高细微视网膜血管的分割准确率。结论 该系统具有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的特点,实现了高精度、可视化的自动视网膜血管分割,为医师观察视网膜血管结构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平台,也为医师判断病变性质提供了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