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9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242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2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7篇
综合类   1247篇
预防医学   54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97篇
  3篇
中国医学   607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39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张书怡  孙伟  李凤玲  潘洁  张娴  徐青 《上海医药》2021,(2):17-19,53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于2020年6月27日—7月6日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5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264名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形式发放《基层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信、行调查分析》问卷,共发放问卷264份,回收2...  相似文献   
172.
逵艳  张书俊  张莹 《国医论坛》2007,22(1):26-27
外感咳嗽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该病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3.
<正>肩周炎是指肩周软组织(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又称冻结肩(Frozen Shoulder)、粘连性关节炎[1]。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约为20%[2],病程长,易遗留后遗症。第四届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在肩周炎多年诊治中创立了整肩三步九法,发现“气血痹阻、脏腑失调、筋骨失衡”导致“气虚血瘀、脏腑亏虚、筋损骨衰”是慢性筋骨病主要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74.
患者女性,52岁。主诉间断性上腹痛半年。检查全身情况良好,B超提示:胆囊体部分隔、分隔下部息肉伴泥沙样结石。CT扫描检查印象:胆囊结石、胆囊内软组织占位、肝脾胰正常。于1990年10月10日手术探查见胆囊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大小约8×4×3cm~3,成葫芦状。胆囊壁略厚,周围有轻度粘连;肝脾胰未见异常,胆总管不扩张,附近未见肿大淋巴结。切除胆囊,病理发现胆囊在葫芦状凹陷部腔内有一肥厚隔膜,把胆囊分隔成两个腔,隔膜厚约0.4cm,中,中下部有一小孔使两腔相通。小孔直径  相似文献   
175.
张书凯  刘书廷 《河北中医》2007,29(8):736-737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尽管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多不理想.2001-2005年,笔者应用抗生素前列腺注射配合尿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6.
上海市嘉定区游泳池水中氯仿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游泳池水中氯仿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游泳池水卫生管理和消毒方法的改进以及游泳池水中氯仿等氯化副产物的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嘉定区所有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游泳场馆作为调查对象。按照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确定采样点。于2006年8月1-3日,按照GB/T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根据GB9667-199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评价。结果共调查10家游泳场馆,均以自来水为水源,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采用循环过滤式处理进行水质净化。水温、游离性余氯、氯仿、耗氧量的合格率分别为4.8%,28.6%,14.3%,85.7%,其余指标均全部合格。其中,游离性余氯未达到GB9667-199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的6件,超标的9件。经过Pearson相关(积差相关)分析,氯仿浓度与浑浊度、耗氧量、四氯化碳、游离性余氯、pH值呈正相关,而与大肠菌群呈负相关(均P〈0.05)。由于游泳场馆均采用自来水,再进行加氯消毒。因此,对同期所有游泳场馆所用的自来水中氯仿、四氯化碳、耗氧量、游离性余氯、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同期自来水水样均合格。结论游泳池水中氯仿的浓度远高于同期自来水,池水中氯仿浓度较高可能与池水受游泳者污染和消毒人员投氯量过多有关,建议在GB9667-199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中增加氯仿等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限值,以控制氯仿等氯化副产物的浓度,从而保护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5年后,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及患龋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南省2015年参与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8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1所项目学校,每所学校抽取2~3个班的六年级学生。被抽中班级中2015年进行了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978名儿童作为实验组,符合适应症但未进行窝沟封闭的344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第一恒磨牙封闭剂保留及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窝沟封闭5年后,封闭剂完全保留率15.84%,部分保留率55.32%,完全脱落率28.84%。实验组儿童龋病发病率及龋均(19.02%,0.44±0.87)均低于对照组(27.91%,0.54±1.00)(χ2/t值分别为11.98,-2.63,P值均<0.05),龋齿降低率为31.85%,纯收益率为8.59%。封闭剂保留率越高,龋病发病率越低(χ■=167.16,P<0.01)。结论 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远期效果良好,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龋。  相似文献   
178.
目的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并为今后农村开展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监测,收集自2003年连续四年的监测资料,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质量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浅井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不合格率分别为39.7%和35.3%;各年度水质变化相对稳定(P>0.05);深井水和浅井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亦有差异(P<0.05)。结论我市农村分散式供水主要受生活性污染,提示需加强农村水源保护,做好饮水常规处理和监测,以提高饮水卫生质量。深井水水质合格率较高,所以农村改水应尽量选择深层地下水为水源水。  相似文献   
179.
阿德福韦酯(ADV)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已经被发现具有潜在的肾毒性,但由于其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剂量较小(10 mg/d),肾毒性轻微,常被临床医生忽视.本研究对CHB患者在使用ADV治疗期间的肌酐和血磷变化进行回顾性观察,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院门诊及ADVⅢ期临床试验[1]中,服用ADV(购自葛兰素史克公司)单药或联合治疗的CHB及其并发症患者,经门诊登记及医院HIS系统查询,符合以下条件者:(1)服用ADV 10 mg/d单药或联合治疗≥2年:(2)治疗依从性好,有门诊就诊记录或医院HIS系统记录,随访间隔≤6个月;(3)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磷水平.排除标准:(1)依从性差,间断服药或自行停药者;(2)治疗中途有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者;(3)门诊及检测记录不完全者;(4)在我院门诊就诊但由外院检测者;(5)仅有服药记录而无检测记录者,或仅有检测记录而无服药记录者;(6)服用其他公司生产昀ADV者.  相似文献   
180.
中风在古代是四大难症之一,现如今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后遗症很难治愈,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极大困难。古代医家认为内虚风袭是中风病病机核心,现代中医大家王永炎院士进一步创新中风病机,提出了“毒邪致风论”,但尚不能解释中风前驱期如类中风期病机,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学说是对毒邪致风病机的新补充,填补了中风前驱期病机空白。同时,笔者结合中风临床发现,卫气营血的顺逆传变契合中风病机与分期变化。本文通过从正虚伏毒、毒侵肺卫、毒壅气分、毒燔气营、毒盛破血等不同层次阐述中风前驱期及进展期的病理演变,并引入了未病先防、宣利解毒、凉营清热、解毒活血等相关治法,中风后期病理演变则以正虚毒滞,余毒流窜,损伤气血为主,治疗大法不离补虚培元,解毒除滞,同时注意补虚需忌壅,祛邪需护阴,重视气血理论在脑神化生、肢体灵巧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一系列创新中风诊疗新思路,以期为同道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