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0篇 |
免费 | 159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77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483篇 |
内科学 | 190篇 |
皮肤病学 | 25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66篇 |
综合类 | 923篇 |
预防医学 | 319篇 |
眼科学 | 24篇 |
药学 | 37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83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177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张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49-15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内注射。必要时15min重复注射。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均无再次发生大出血,保留了子宫,总有效率97.92%。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总结护理服务过程中层级护理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医院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层级管理,将层级管理前2年内所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层级管理后1年内所收治的10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层级管理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激发各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探讨农药混合物联合毒性的评定方法。方法 选择蚤状溞作为受试生物,测定西维因和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的单一毒性及其联合毒性,基于单一化合物的浓度-反应曲线,引入交互作用系数,运用浓度相加(CA)与独立作用(IA)模型对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预测,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混合物毒性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西维因、胡椒基丁醚及2者混合物对蚤状溞的急性毒性数据均可通过Weibull方程拟合,R2分别为0.89005、0.92834、0.94441,由拟合方程得到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714、5.7147、2.9680μmol/L;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急性毒性呈协同作用;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混合物毒性引入交互作用系数K后,IA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数据拟合曲线更接近。结论 农药混合物毒性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化合物的交互作用可通过K函数修饰。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了解天津畜牧养殖人群中无形体感染情况,探讨无形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天津4个涉农区县作为调查点,共调查166例畜牧养殖人群,55例非养殖人群,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IgG抗体,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无形体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天津市畜牧养殖人群无形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27%,高于非养殖人群(27.27%);中部地区是无形体感染的高危地区(OR =2.196,95% CI:1.050 ~4.593);喂养较其他接触方式更易感染无形体(OR =4.938,95% CI:1.397~17.458);养羊较养殖其他牲畜更易感染无形体(OR=6.419,95% CI:1.566 ~26.306);牲畜散养是无形体感染的高危养殖方式(OR=2.830,95% CI:1.335~6.001).结论 天津市畜牧养殖人员无形体感染率较高,感染率高低与所在地区,养殖动物、养殖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5.
张丽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8):566-569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机会性真菌感染性疾病。以往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1]。40%~50%的患者有再次发作的经历,而其中有5%~10%的妇女每年发作4次,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2]。妊娠期由于生理变化而成为较特殊的一段时期,Babic 相似文献
146.
李洪甫 胡同平 张利霞 张文兰 李雅倩 李静 李跃宇 李玉栋 张瑞君 刘永凤 陈旺瑞 秦建雄 郭丽娜 < > ' target='_blank'>包娜娜< > 张改英 薄利红< /html> 《现代预防医学》2021,(4):745-750
目的 监测2019年包头市11所三级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构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室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上述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药敏仪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8年版 M - 100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201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9年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8 4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278株,占比27.0%,革兰阴性菌6 152株,占比73.0%。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分别为65.5%和12.8%,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粪肠球菌(EFA)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EFM),EFA中检出2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EFM中检出1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2株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和ESBLs(+)克雷伯菌属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6.0%和16.8%。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 的检出率分别为0.5%和1.1%,CREC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0%,远高于CRKP的29.4%。结论 本地区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继续做好耐药监测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提高磁共振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挑选2016年7月一2018年6月于本院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70例,由不同护理模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5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满意度和患者检查配合率。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检查配合度和磁共振检查图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提高磁共振检查质量存在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磁共振检查,值得推广应用在磁共振检查中。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宫外孕Ⅱ号方联合针灸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孕妇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宫外孕Ⅱ号方配针灸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率,完全流产率。结果 观察患者清宫率为6%(3/50),失败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清宫率为14%(7/50),失败率为10%(5/50);观察组孕囊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100 m1的占72%,>200 ml的占4%,对照组出血≤100 ml的占20%,>200 ml的占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0%,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中应用中药宫外孕Ⅱ号方配针灸能减少阴道出血量,提高孕囊排出率,降低不全流产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9.
150.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不孕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其不孕的原因。结果:260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占62.3%(162/260),继发性不孕占37.7%(98/260)。不孕的原因中内分泌因素和输卵管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1.5%(108/260)和32.3%(84/260),其他为子宫及宫颈因素19.2%(50/260)、免疫因素5.8%(15/260)和其他因素1.2%(3/260)。原发性不孕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为内分泌因素,占53.1%(86/162);而继发性不孕患者最主要的病因为输卵管因素,占51.0%(50/98),两组患者间在病因构成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患者在内分泌疾病因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因素和内分泌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是临床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