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肺结节定量参数预测亚实性结节(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共94个结节)SS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原位腺癌(AIS)6个、微浸润性腺癌(MIA)29个;浸润性病变组:浸润性腺癌(IAC)59个。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结节AI定量参数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概率和独立预测因子对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间年龄、长径、短径、恶性概率、体积、质量、最大CT值、平均CT值、CT值方差、球型度、最大面面积、表面积、3D长径、长短径平均值、紧凑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质量(OR=1.002,P=0.005)和平均CT值(OR=1.006,P=0.001)是SS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诊断阈值分别为202.2 mg、-463.5 HU。预测模型为logit(P)=0.002X1+0.006...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该病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输卵管卵巢脓肿影像学资料,4例行 CT 平扫,9例行 MRI 平扫及增强(其中5例同时行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病变(其中1例超声误诊为肠梗阻),CT 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影,MRI 平扫呈长/短 T1长T2信号、部分可见液-液平面形成,增强扫描脓肿壁轻度增厚并明显均匀强化,所有患者表现不同程度腹腔、盆腔积液及周围筋膜增厚;3例表现为单侧附件区厚壁多房囊实性包块(其中2例术前误诊为卵巢肿瘤性病变),增强扫描表现为厚壁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CT 及 MRI 对腊肠样表现的输卵管卵巢脓肿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多能做出定性诊断,对囊实性病灶能清楚显示,但定性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资料。结果 5例囊肿均由鞍内向鞍上延伸,呈哑铃型,边界清楚,囊壁菲薄。囊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T2WI囊液均为高信号2例,囊壁见线样增强1例。结论典型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正确诊断有可能,但需密切结合临床,并与垂体瘤、颅咽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34.
肘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MRI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MR)成像检查肘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经验和图像特点。方法:采取MR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扫描,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34名运动员共40侧慢性肘关节损伤的MR特点,男21例,女13例;年龄6~16岁,平均(12.3±3.1)岁。结果:慢性肘关节损伤的MR表现为尺骨鹰嘴滑囊增厚、积液,肱骨下段骨骺、桡骨小头、尺骨鹰嘴、尺骨冠突骨髓水肿,尺侧副韧带损伤。结论:MR检查肘关节可明确显示关节内外的骨骼肌肉组织的损伤情况,是一种敏感有效无创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MRI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组、电针加耳穴组3组治疗,每组30例,采用体重、BMI及MRI测量腹部脂肪综合评定方法,并比较疗效.结果 3个治疗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电针加耳穴组的有效率最高(74%).结论 单一应用电针或耳穴贴压治疗,均可有效减轻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和减少腹部脂肪,包括腹壁皮下脂肪和腹内脂肪,而电针加耳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中MRI测量腹部脂肪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电针加耳穴治疗,应用MRI检测出各患者针灸治疗前后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与腹腔内脏脂肪含量(VA),并按照治疗前的VA/SA≤0.6(A组)和VA/SA〉0.6(B组)分为两组,比较治疗前的SA、VA、BMI及VA/SA。结果两组患者的SA、VA、BMI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组VA/SA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VA/SA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不仅能有效减少SA和VA,而且能改善患者的VA和SA的不良分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急诊CT表现及对手术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7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例,均行双层螺旋CT检查,明确患者CT分型并应用ADL量表评估预后。结果 19例传统开颅手术患者中,(Ⅰ+Ⅱ)级患者所占百分率为84.2%,31例小骨窗微创开颅患者的(Ⅰ+Ⅱ)级患者所占百分率为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共41例患者预后较佳,为Ⅰ或Ⅱ级,其中患者CT分型结果多为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分别为1例、7例、16例,预后良好率达92.3%,24例Ⅳ型及Ⅴ型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则为70.8%,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T分型级别越低,预后越佳。结论CT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特征明显,可尽早确诊并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并预测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刘海峰  龙斌  阳义  蒋鸿  张东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13-1815,1824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4D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1年10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全部患者均在发病24h内行CT4D扫描,入院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72h内行CT4D技术复查,测量病灶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同时行脑血管成像了解病灶区血管情况,然后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均发现低灌注区,13例患者梗死区血管分支减少,2例脑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异常;静脉溶栓治疗后,全部患者低灌注边缘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局部脑血容量(rCBV)增加[rCBF治疗前(20.72±3.11)s,治疗后(38.33±8.07)s;rCBV治疗前(1.21±0.30)s,治疗后(1.98±0.38)s],7例患者达峰时间(TTP)缩短,8例患者TTP延长;6例患者MTT缩短,9例患者延长;13例患者梗死区局部血管分支增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溶栓治疗后梗死边缘区脑灌注明显改善,rCBF及rCBV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与MTT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4D技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病灶区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局部脑血管分布情况,为评价溶栓治疗后效果提供准确依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对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分别行冠状动脉成像及DSA检查患者54例,选择其中84节段局部管壁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其钙化影响目测对狭窄程度的判断,利用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前述局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对比相应DSA结果综合评判.结果 84节段冠状动脉利用一般后处理方法目测均无法判断管腔狭窄程度,仿真内窥镜显示管腔狭窄0%~50%者13例,50%~75%者25例,75%~95%者41例,完全闭塞者(狭窄>95%)5例;DSA显示管腔狭窄0%~50%者15例,50%~75%者24例,75%~95%者42例,完全闭塞者3例.结论 128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帮助判断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材料与方法:79例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的病人,其中39例为临床确诊为心肌梗死组(MI),另40例无急性心肌梗死作对照组,所有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分析DSCT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对照组、心肌梗死组病人DS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LVEF上有较强的相关性(r=0.751,r=0.718,P<0.01),LVFS测量值两种方法相关度为中等(r=0.543,r=0.606)。结论:DSCT在冠脉成像评价冠脉病变的同时可以定量评价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