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李永红  张万龙  汪芗 《北京中医》2012,(5):352-353,397
人体阴阳保持相对平衡可维持健康,阴阳失去平衡则会致病。治疗疾病的目的,就是使失却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和建立起来,保持新的相对平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补泻之法,以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补法内容十分丰富,临床应用甚广。可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或扶正祛邪,使疾病向愈。本文从通补与守补两个方面论述了补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后临床疗效不确切,易反复。寻求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试验组(即采用尿激 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和对照组(即单用尿激酶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心房颤动患病率、入院时血糖、脑卒中发病至治疗的时间(OTT)、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7 d内发生出血、系统性出血、出血性脑梗死1型(HI-1)、出血性脑梗死2型(HI-2)、脑实质出血1型(PH-1)、脑实质出血2型(PH-2)的例数,入院3个月内死亡例数,以及治疗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以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进行预后判定,≤1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整个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控制混杂因素。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PSM前,对照组57例,试验组32例。PSM后,对照组26例,试验组26例。两组患者PSM后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心房颤动患病率、入院时血糖、OTT、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PSM后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试验组患者入院第7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Z=-2.754,P=0.006)。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入院第7天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21、-4.121,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7 d内均无HI-1、PH-1发生。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20,95%CI(0.848,1.000),P=0.049〕、入院时NIHSS评分〔OR=0.538,95%CI(0.362,0.798),P=0.002〕、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OR=11.271,95%CI(1.833,69.317),P=0.009〕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注射液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23.
倒睫怎么办     
问:我的睫毛由于比较长,经常出现倒睫的情况。使得眼睛非常难受。请问,常出现倒睫怎么办?答:倒睫是指睫毛向后生长,弯曲黏附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凡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其中沙眼引起的倒睫最为常见。其他如睑缘炎、睑腺炎、睑外伤等,也可导致倒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女性肺癌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龙  简淑媛 《贵州医药》2002,26(6):523-525
肺癌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肺癌尤其是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上升 ,引起大家的重视。由于肺癌缺乏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一旦发现多为中、晚期 ,预后较差。本文收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经病理证实确诊 ,资料较齐全的女性肺癌 10 4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 :2 4~ 4 0岁 ,2 7例 ,4 1~ 6 0岁 ,5 6例 ,6 1~ 80岁 ,2 0例 ,81岁以上 1例。 4 1岁以上77例 ,占 74 %。既往史 :10 4例女性肺癌病人中 ,有既往史者 2 0例 ,占 19 2 % ,其中肺结核史 7例 ,结核性胸膜炎 2例 ,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比针刺与点式直线偏振光(Super Lizer以下简称SL)照射治疗腰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腰腿痛临床疗效的侧重点。方法将60例腰椎骨关节病引起腰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SL照射组30例,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取双侧肾俞、大肠俞、腰眼、环跳、秩边、委中、太溪,10次为1个疗程)和SL照射(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生活质量评定(健康状况问卷SF-36)。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值均下降,针刺组的VAS下降幅度低于SL照射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值均上升,且针刺组SF-36的上升幅度高于SL照射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的全身调节作用显著,SL照射则具有显著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火针联合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止痛作用,并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对4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穴取横突处阿是穴、肾俞、委中,3次/周,3周为1个研究周期);并于治疗前(第0周)、治疗后(第3周)、回访时(第5周)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第3周)时,VAS值下降(P0.05),血清IL-6、IL-10水平上升(P0.05);回访时(第5周)VAS值下降(P0.05),血清IL-6、IL-10水平下降(P0.05)。结论:针刺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其镇痛机制很可能是促进细胞因子的代谢进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药物组采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观察内膜容受性。结果 治疗后,药物组周期排卵率为78.0%,妊娠率为20.0%,流产率为33.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16.0%;联合组周期排卵率达87.8%,妊娠率为53.3%,流产率为0.0%,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为4.0%;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和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基础上,腹针可提高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焦虑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采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 LUFS)发生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B超测量两组排卵期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B组的周期性排卵率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LUFS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率高于A组,流产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A型子宫内膜的比例高于A组,子宫动脉RI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