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运用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12 0例 ,分为对照组、中西医组、观察组每组各 4 0例。通过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心血管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比较 ,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6 7 5 % ;中西总有效率为的 80 % ;总有效率为 87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较单纯的西医治疗要好 ,观察组 ,即在中西医组各型中加大黄兼以通腑治疗 ,疗效较中西医组疗效好 ,提示“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作期运用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脾胃湿热证的证候实质。方法:应用血清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系统生物学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技术分离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发现12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经鉴定可以确定的9个蛋白质分别是备解素B因子、凝血因子Ⅱ、C-反应蛋白、alpha-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4、载脂蛋白AI、重组人载脂蛋白AI、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α-巨球蛋白、补体3。结论: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涉及机体免疫、物质代谢、炎症反应及血液流变学等,通过对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为运用蛋白质组学对脾胃虚实证候实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3.
朱星  廖荣鑫  吕东勇 《新中医》2010,(10):115-116
目的:通过观察湿热环境、饮食、病原微生物等复合因素和应激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改变,探索中医脾胃湿热证的证候实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脾胃湿热组、脾虚组,进行相关证型造模,观察造模前后动物的体重、摄食量及动物的行为学表现旷场试验、肾上腺指数、血清糖皮质激素的变化。结果:脾虚组和脾胃湿热组体重增长缓慢,正常对照组的体重随时间正常增长,且显著高于脾虚组和脾胃湿热组(P0.05);脾虚组和脾胃湿热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胃湿热组大鼠穿越格数、站立次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虚组(P0.05)。脾虚组肾上腺指数、糖皮质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脾胃湿热组的肾上腺指数、糖皮质激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存在HPA轴亢进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4.
从病因病机学、实验动物模型、临床研究方法及微观指标的量化和整体化研究四个方面探讨在湿热证实验与临床的现代研究以及进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湿热证现代研究更为合理、科学,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湿热病邪,湿热证“证”的本质和发病规律,对湿热证本质及治疗的研究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5.
寒哮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顽固性疾病 ,由于其病因不同又有寒哮、热哮之分。在临床上治疗哮喘的内治法很多 ,有从肺、从脾、从肾等论治 ,但应用外治法治疗哮喘却不多见 ,受熏洗、割治、敷贴、穴位注射的启示 ,根据祖国医学“肺主皮毛”的脏象理论为指导 ,我们以辛温浸沐外治为主 ,兼以扶正固本、内服中药、标本同治的方法治疗寒哮病人 5例 ,经临床验证 ,该方法治疗寒哮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 麻黄 80g ,生葱、生姜、白芷、吴茱萸各 3 0 g ,苏子、地龙各 40g ,加水 40 0ml,煎取浓汁 2 0 0ml,水温…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安神和胃法的康泰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HO-1和iNOSmRNA的表达的影响,从结肠粘膜HO-1和iNOSmRNA的方面初步探讨康泰方治疗D-IB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3例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结肠粘膜HO-1和iNOSmRNA表达的变化,并分别与1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O-1和iNOS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O-1和iNOSmRNA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黏膜HO-1和iNOSmRNA表达可能是其临床表现的致病机理,康泰方可通过上述机理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8.
文彬  贺松其  廖荣鑫 《陕西中医》2003,24(12):1108-1110
博士生导师吴仕九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余载 ,精研医典 ,学贯中西 ,治学严谨 ,精心育人。对温病湿热病证论治精微 ,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吴教授 ,从事湿热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 ,现将其论治温病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在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强调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 吴师长期从事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她认为研究湿热证必须以三焦理论为指导 ,密切结合临床 ,应用现代医学方法和手段探讨湿热证的本质。在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主张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湿热病证是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多种外感…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肺与大肠的结构基础和生理病理关系两方面为“肺病治肠”理论在肺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肺病治肠”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应用通腑护脏法治疗肺系疾病,以达到腑通气利,邪去而元气自复之目的。  相似文献   
40.
脾胃湿热证湿偏重、热偏重型大鼠模型脾脏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清香散、白虎加苍术汤分别对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JEM-1200EX型扫描电镜观察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脾脏脾窦、内皮细胞、淋巴滤泡、巨噬细胞、浆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湿偏重组和热偏重组大鼠脾脏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而清香散组、白虎加苍术汤组改变较轻.结论:脾胃湿热证湿、热偏重型均可使大鼠脾脏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可能导致其免疫功能发生改变.而清香散、白虎加苍术汤能有效修复大鼠脾脏各结构的异常,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