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月期间,21例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均采用开放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4个月愈合。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2.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胫骨髁间棘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膝关节镜下,寻找并确定骨折块的部位,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在胫骨结节的内侧向前交叉韧带起点左右各钻一个骨道,复位骨折块后用钢丝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月~2年,平均1年2个月,X线复查显示骨折复位及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无前向不稳,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骨折钢丝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采用Ollier氏切口治疗累及髋臼负重顶的前后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4例患者均为累及负重顶的复杂髋臼骨折,全部经Ollier氏切口显露髋臼的前后柱,同时做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24例患者根据Matta标准,髋臼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8周即可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累及髋臼负重顶的骨折,可采用Ollier氏切口,一期开放复位内固定,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癌基因mdm2和neu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GCT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m2和neu在52例GCT患者(GCT按Jaffe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中的表达。结果:18例mdm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34.6%,11例neu表达呈阳笥,占21.2%。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差异均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871和0.441)。mdm2和neu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25.6%和38.5%,15.4%。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的有4例,mdm2和neu同时过表达与GCT病理分级差异无显著意义(P=0.945),而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结论:mdm2和neu在GCT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其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自主研制的髋部加压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髋部加压带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2~85岁,平均45.3岁,髋臼和/或骨盆骨折15例,10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 (K-L)入路,5例采用K-L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例,均采用后侧入路.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5~87岁,平均40.5岁.髋臼骨折和/或骨盆骨折14例,9例采用K-L入路,5例采用K-L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8例,均采用后侧入路.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显性出血量、第1次换药花费的时间及手术切口相关意外.[结果]术后随访15~ 28个月,平均20.4个月.髋部加压带组术后48 h内显性出血量为(120.57±16.21) ml,对照组为(186.56±22.12) ml (P<0.01),髋部加压带组第一次换药花费时间(9.23 ±1.29) min,对照组(15.13±0.79)min (P<0.01).髋部加压带组手术切口相关意外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髋部加压带不但能同时对大腿上端、髋部、臀部加压,还能防止敷料松脱,且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并对其血生化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血清钙和肌酐水平较干预前降低,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较干预前上升(P〈0.05);干预后患者在准确服药、合理饮食、运动、复查各个方面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后新发骨折率较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焦虑4个方面的评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结合能有效地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病和生活质量,稳定其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Medlink公司Osteocore 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本地区417例绝经后女性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骨折组各年龄段、各部位的BMD均比非骨折组低( 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近端骨量逐渐丢失,除了45~50组,其余各年龄段骨折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 P<0.05),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绝经后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呈明显负相关性,应该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全切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2010年8月,收治各种原因导致的膝关节反复积液的患者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2 ~64岁,平均3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8.4个月.膝关节慢性感染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8例,膝关节滑膜结核3例,不明原因3例.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全切术,在常规前内、前外入路的基础上,结合后内侧、后外侧及髌上外侧入路,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采用跨后纵隔入路.术后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 ~ 46个月,平均30.5个月.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手术24个月后膝关节肿胀复发,余患者关节肿胀消退,浮髌试验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由术前的(36.25 ±7.93)°增加到术后(120.00±13.20)°,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4.84 ±7.04)分提高到术后(85.00±5.75)分,优良率87.50%.[结论]通过关节镜技术能彻底切除膝关节滑膜,创伤小,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9.
微柱比色法检测尿液VMA含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柱比色法检测尿液香草扁桃酸(VMA)含量进行实验学、临床评价。方法:通过微柱色谱分离,紫外分光比色检测尿液VMA含量,并做方法的回收率、重复性试验;对非嗜铬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病人各15例的VM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4.9%,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6.6%,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6.35%,非嗜铬细胞瘤病人临床符合率为93.3%,嗜铬细胞瘤病人临床符合率为80.0%。结论:方法简便、稳定,临床符合率较高,能满足临床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扩髓的带锁髓内钉要复杂粉碎性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手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26例复杂的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结果 26例平均随访18(16-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良好,其中1例因过早负重导致短缩畸形。结论 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的粉碎性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能早期活动,促进骨折愈合的特点,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