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 of Hordeum vulgare var.nudum,HVSDF)对姜黄素的增溶与促吸收作用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比较HV-SDF与姜黄素复配前后姜黄素在体外的溶出速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ESI-MS/MS)测定HV-SDF与姜黄素复配前后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curcumin glucuronide,Cur-O-glu)的含量。结果HV-SDF和姜黄素复配物(HV-SDF-Cur)组的姜黄素的体外溶出度达到62.96%,而姜黄素组的体外溶出度只有26.42%,结果表明,HV-SDF复配姜黄素后可使姜黄素的体外累积溶出率明显增高;测定HV-SDF-Cur组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及Cur-O-glu的含量发现,其结果明显高于姜黄素组。结论HV-SDF与姜黄素复配后可以增加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可为中药难溶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药用辅料学是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药物辅料起着重要作用。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科发展和药学人才培养的趋势,结合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加强应用性、实用性研究,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青龙白虎利咽含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该含片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提取工艺中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青龙白虎利咽含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青黛中铜(Cu)、砷(As)、镉(Cd)、铅(Pb)、汞(Hg)等的含量.方法 供试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铟(115In)为内标,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上述5种元素.结果 5种元素的线性范围良好(r≥0.9994),回收率为94.3%~106.5%,RSD为3.5%~6.8%.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检测限低,可用于青黛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6.
基于化学组分动态变化的附子配伍甘草煎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与甘草配伍前后,附子化学组分在煎煮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确定附子配伍甘草的最佳煎煮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时间附子单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中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确定最佳煎煮条件;考察最佳煎煮工艺所得汤液的大鼠心脏毒性。结果:附子-甘草配伍的最佳煎煮条件为大火煮沸后小火微沸保持30 min;在煎煮0~90 min时,附子-甘草配伍前后的乌头总碱及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30 min时达两者综合的峰值;煎煮30 min的单附煎液和附子-甘草合煎液均表现出一定的大鼠毒性,但合煎液心脏毒性较小。结论:优选的配伍煎煮工艺可为中药复方及临床应用中附子的"减毒存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心可宁胶囊的质量标准,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丹参、牛黄、蟾酥、红花、三七、人参须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参酚酸B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谱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在0.144μg-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2.1%,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为完善心可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印尼姜黄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及印尼姜黄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2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 A 30 mg·kg~(-1)诱导小鼠肝损伤,禁食不禁水8 h后称量体重,摘眼球取血并脱颈椎处死动物,计算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盐脱氢酶(LDH)活性及肝组织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脾脏指数、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匀浆T-SOD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肝脏病变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印尼姜黄与联苯双酯均可明显降低肝炎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肝匀浆T-SOD水平明显升高;印尼姜黄高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印尼姜黄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组织中TGF-β_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印尼姜黄对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通过多位点影响肝组织TGF-β_1/Smad通路可能是其阻断肝损伤进程的机制。  相似文献   
49.
姜黄属中药重金属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婉  高天慧  林美斯  张保献  傅超美 《中草药》2018,49(12):2833-2839
目的研究姜黄属中药重金属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ICP-MS技术测定不同道地产区、不同基原的莪术、姜黄和郁金共20批次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以及研究传统水煎法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道地性的关系以及在煎煮过程中微量元素由饮片到汤液的分布变化。结果聚类分析数据显示,同一产地的药材可较好地聚为一类,具有相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的3种药材能明显的区分开。对于同一药材、不同基原的莪术药材、蓬莪术与广西莪术虽然产地不同,但具有更相似的特征,对于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也更为相似。不同产地、不同基原饮片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为CuPbCdAsHg;元素溶出率显示,中药材重金属在传统水煎过程中不易溶出,且经过煎煮各元素含量发生较大改变,溶出的元素含量存在AsPbHgCuCd的趋势,表明Cu元素虽然在原饮片中含量远大于其他元素,但溶出率低。结论不同产地姜黄属药材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与药材品种和产地分布呈一定规律性。表明产地环境对其重金属元素富集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元素选择性富集能力不同。重金属元素在煎煮过程中由饮片到汤液的分布变化显示饮片中重金属含量与患者口服的汤液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不一定呈正相关,各元素溶出率都较低,揭示了中药入传统汤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可为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对近年来丹参与化妆品相关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与评述,为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 依据相关文献,总结丹参与中药化妆品相关的药理作用,分析丹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结果与结论: 丹参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的功效,研究证实其化学成分众多、药理作用明显,是理想的中药化妆品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