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 γ-GTⅡ定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γ-CTⅡ定性及AT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尤其是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的检出率。结论 AFP-L3、γ-GTⅡ是诊断PHC敏感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硬化及肝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的155例NAFLD、133例肝炎后或酒精性肝硬化及95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57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以上各组及不同肝功能CTP分级中的BRG发生率。结果不同组别的BRG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010,P<0.05)。NAFLD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BRG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TP分级的BRG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933,P<0.05)。B级与C级的BRG发生率显著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后或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及产妇的自理康复,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产妇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产妇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4.
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ERG潜伏期ln25、lp50、ln95及其波幅an25、ap50、an75.结果DM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ERG的潜伏期已延迟,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降不显著.P-ERG的潜伏期及波幅与视力无关.结论P-ERG可作为发现早期DR的检查工具,P-ERG潜伏期比波幅具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急性胰腺炎的病历资料,其中老年组124例,非老年组91例,分析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老年AP患者以胆源性病因为主,占71.0%,而非老年AP患者以非胆源性病因较多见,占50.50%(P〈0.005)。68.4%的AP患者合并有胰腺外损害,81.5%的老年AP患者并有胰腺外损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50.5%)(P〈0.005)。老年组常见胰腺外受损部位依次为肝脏(70.2%),呼吸道(25.0%)和胃肠道(8.9%)。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胰性脑病及DIC等虽然较少见,但主要见于老年患者。27.4%的老年AP患者合并2种或以上器官受损,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组伴有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其复发率、转重症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平均住院时间比非老年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老年AP患者容易合并胰腺外损害,合并胰腺外损害的老年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根除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新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  5 4例确诊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4例 ,予以雷贝拉唑 10mg/次 ,克拉霉素 0 5 g/次 ,阿莫西林 1 0g/次 ,均一日 2次 ,饭前一小时服用 ,连用 4天。对照组 2 0例 ,予以兰索拉唑 30mg/次 ,克拉霉素 0 5 g/次 ,阿莫西林 1 0g/次 ,均一日 2次 ,饭前一小时服用 ,连用 7天。疗程结束后 5~ 6周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计算两组患者用药成本及费用—效果比 (C/E)。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分析 (intentiontotreat,IT)的根除率分别为 82 35 % (2 8/34)、75 % (15 /2 0 ) ,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 (per protocol,PP)的根除率为 90 32 % (2 8/31)、88 2 4 % (15 /17)(P >0 0 5 ) ,副作用发生率为 12 9%、2 3 5 % ,C/E为 3 35、4 92。结论 含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 4日疗法 ,是一种短程、高效、更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的根除Hp方案。  相似文献   
3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已引起广泛重视,如何进行有效的Hp根除治疗,倍受关注。我们观察了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新三联四日疗法根除Hp的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103例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消化科门诊患者,均排除了心、肝、肾等脏器疾病,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传统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镜下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经我国标准H.pylori一线三联根除方案治疗7天,停药4周后检测H.pylori,结果仍为阳性者判定为H.pylori根治失败,即进行H.pylori的补救根除治疗,共68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序贯疗法:前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和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和甲硝唑400mg,2次/d;对照组予以传统四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和胶体果胶铋100mg,2次/d,疗程7天。疗程结束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疗程结束后4周,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3.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73.3%,两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高于传统四联疗法,可作为有效的H.pylori补救根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VEP潜伏期LN75、LP100、LN145及波幅AN75、AP100、AN145。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VEP的潜伏期已明显延迟,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VEP潜伏期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降不显著。P-VEP的潜伏期及波幅与视力无关,糖尿病病程早期潜伏期已明显延长,P-VEP波幅与病程无关。结论:糖尿病早期P-VEP潜伏期即有明显延长,P-VEP潜伏期比波幅具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重要意义。Aubaniac等率先提出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得到广泛应用。现临床上多为使用这一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此后Yoffa提出采用锁骨上途径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认为优于锁骨下法[1]。我们自1995年采用锁骨上穿刺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6例次,其中男201例次,女85例次,年龄25~91岁,平均607岁。均因各种急危重症,临床需要测定中心静脉压(CVP),维持静脉输液通路等而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2 方法 穿刺时患者取平卧位,头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