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急性心肌梗塞球囊成形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小结我院1998~2000年2月间对98例AMI进行PTCA+支架术,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36例,发生率为36.7%。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19例占19.4%,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占17.3%。<12小时打通梗塞相关动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12小时打通梗塞相关动脉(P<0.01),再灌注引起缓慢心律:下壁心肌梗塞组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组(P<0.01)。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再灌注心律失常,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前言有关运动训练与心房的研究较少,仅限于急性运动中和运动后血浆心钠素水平的改变及其机制探讨。作为担负心脏内分泌功能的重要器官,心房是近年来心脏学研究的热点。心房内分泌功能的发现,使心脏从一个单纯的血液  相似文献   
63.
护理风险管理(Rick Management,RM)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病人、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CCU病房通常收治严重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各种复杂和新开展的心脏介入治疗术后以及合并严重酸碱、水、电解质失衡等心血管危重症病人。  相似文献   
64.
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早年研究表明 ,杰出的运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基因 ,在人类存有对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 (highresponder,HR)和对训练不敏感的低反应群体 (lowresponder ,LR) ,其遗传特征可能存有母系遗传。近年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进展及其对运动医学领域的渗透 ,国内外学者尝试着探讨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目前发现 ,有氧能力有关基因有ACE、CKMM、ADRA2A及mtDNA的D -loop和MTND5等 ;家系研究还提示 ,1p、2p、4q、6p、8q、11p、14q染色体区域可能有运动能力相关基因 ;与肌肉力量有关…  相似文献   
65.
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 CAG 只是从影像学角度评估血管病变的解剖特征,不能从功能学角度判断是否引起心肌缺血以及心肌缺血的程度。冠脉介入术(PCI)时通过压力导丝测得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准确性较高[1]。作者测量 FFR 4余年,有效监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1165例,其中成功指导 PCI 实施458例。现将配合 PCI 术的 FFR 测量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综合性三甲医院分院区心内科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依托医院本部护理管理理念,构建属地化与专科垂直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对分院区心内科护理质量与护理考核同质化管理。结果:医院本部和河西院区护理质控结果、护理理论与操作考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服务考核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本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按照河西综合办行政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部专科垂直管理的部署,通过对分院区心内科护理质量、培训与考核、护理满意度同质化护理管理,坚持达到与本部心内科护理同质化管理要求,确保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有效促进多院区病区间护理同质化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7.
冠脉成形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研究术后CRP浓度与远期临床疗效的联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7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PTCA术前、术后48h及术后1周血清CRP,并随访9个月内临床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之间血清CRP值,另25例冠脉造影(CAG)术前、术后48h的血清CRP作为对照。结果:PTCA术后48hCR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1周CRP值和术前无差异。CAG术前、术后的CRP无显著变化。随访期间有13例患者诊断为临床再狭窄,其术后48hCRP较非再狭窄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PTCA术后48h血清CRP较术前显著增高,与PTCA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组织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与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免法测定AMI(再通组42例,未通组22例)及正常对照组(37例)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源(IV,C)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并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射血分数(EF)等心脏超声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清LN,IV,C,HA含量AMI未通组较其他两组增高显著,且画LVDd呈正相关,但其他两组的参数间及其与EF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LN,IV.C,HA均可作为临床判断AMI后早期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的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心电图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2 0 3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UA患者 ,其心电图T波、ST段有异常改变 ,并分析其与临床危险分层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心电图出现T波异常≥ 2个导联者 173例 ( 85 .2 %) ,而T波异常≥ 6个导联在多支病变组为 73 .9%,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 2 0 .5 %;显著T波倒置在UA高危组为65 .9%,明显多于低中危组 8.3 %;T波异常伴ST段压低在UA高危组为 80 .8%,明显多于低中危组 10 .2 %。T波异常的导联数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r =0 .874,P <0 .0 1)。结论 对UA患者T波异常进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病情评价及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SCN5A)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阐明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力竭运动组、反复力竭组及其相应的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12及24小时取材,进行心电图、免疫荧光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测试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离子通道因子SCN5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力竭运动后,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运动后各时相组均显著低于其对照组(P<0.01),一次力竭运动后即刻、4小时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显著低于房室结(P<0.01)和浦肯野氏纤维(P<0.05)。反复力竭运动后即刻窦房结SCN5A mRNA表达显著低于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P<0.01)。结论:力竭运动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细胞膜离子通道亚型SCN5A在mRNA和蛋白水平异常低表达,其中窦房结改变最明显和持久,其结果可能引起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异常,构成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与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